功利主义下“失真的”公民

作者:祁子煜 更新时间:2015-03-30 13:10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功利主义 公民教育
【职称论文摘要】
公民教育必须从学校教育寻找突破口,革新实施德育教育的理念,重新构建以“爱”为核心的关怀德育教育,从而培育出不仅具备德育理论知识的公民,更是拥有德育信仰的自律公民。

        一、现代学校与功利主义
  从古至今,中国是一个社会本位的国家。哪怕是今天,教育体系从上至下都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教育还是要在依据社会本位去塑造“社会需要”人的前提下开展个性教育。德育在这样的宏观大环境下,也难以幸免地带上功利性色彩。具体表现有功利主义德育功能观、功利主义德育目的观、功利主义德育课程观等等。功利主义现象就如多米诺效应一般,牵一发而动全身,滋生到教育的摇篮——现代学校中。
  当学校打着“重视德育教育”的幌子,实际不作为时,咱们的一线教师们也沦陷了。虽然学校德育课被主课挤占的情况不再多见,但我们的教师早已忘记德育课的本质。任课教师为了完成每学期的课时任务,为了一纸成绩,只负责把书本上的德育理论知识教给学生。
  二、“失真的公民”和幸福感的丧失
  首先,“失真的公民”总是以利己思维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他们总是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得失,常常忽视别人的感受,他人在其眼里往往是作为助其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和手段。所以他们总是很难处理好自己和他人和集体的关系,虽然是以自己为中心,但有些时候不得不顾及其他,这往往也会让他们很矛盾。学校自然而然成为他们进行激烈的个人竞争和利益争夺的场所,而不是共同学习和一同成长的场所。
  其次,“失真的公民”对周遭的人总是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因为每当遇到问题或事情,这类人总是以自己的思考模式去假想他人。因为他们自己做任何事的目的性很强、很自我,所以在他们看来别人思考做事的出发点也是自己,于是合作交流变少。
  再次,“失真的公民”总是希望在达成自己目的的前提下,不让他人洞察到自己的私心。既要在众人面前营造出一副完美、受人尊敬的形象,同时也要让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谁也不知道谁的话是真还是假,可能他在表示赞同你意见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持相反意见的。
  最终,在自私、功利和虚伪的矛盾心理状态下,“失真的公民”很难真正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总想着人人为我,却将我为人人弃之一边。这种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我们所能看到的更多是利益关系,缺乏情感这条纽带所建立的关系势必是脆弱不堪,难以经得起时间和真正挑战的考验。
  三、挽救“失真的公民”:重在学校德育教育
  首先,现代学校应确立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根本目标。公民教育理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体”的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只有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终极目的的观念, 才可能做到德育以学生为“本体”,关心爱护学生。
  其次,公民教育要关注信仰教育。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信仰。一个人可能没有宗教信仰,甚至也可能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但绝对需要也肯定存在一定的人生信仰。
  最后,公民教育应施以“爱”为核心的关怀德育。中国德育的功利性特征使德育本性严重丧失,使德育本应具有的超越性功能发挥反倒成为一种受人怀疑因而亟需强调的理想。教师首先不能认为德育理念是难以达到的理想境界,是遥不可及的。同时教师不能把每节德育课程当作完成一项任务去给学生灌输德育知识,让学生误解为这些书本上所要强调的德育理念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除此之外别无他用。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以身示范,用情动之,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拥有一个健全的道德人格的公民,是可以给身边的人带来和谐和幸福的。
  【参考文献】
  [1]蒋青海. 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纽带作用[N].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 2008-12-01.
  [2]王学川. 功利化大学德育观的批判与超越[J].高校教育管理,2010(07).
  [3]唐蓓. 虚拟与真实:关于思想政治课堂情境创设的思索[J].长兴中学学报,20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S].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6]叶飞. 竞争性个人主义与“孤独的”公民[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02):67-73.
  [7]王全文,刘国强. 道德教育从功利取向到人本取向的跨越[J].德州学院学报,2008,24(01):83-86.
  [8]高良,古良亲. 功利主义:德育实效性低迷的“病理”分析[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20(04).
  [9]杜时忠.德育追求什么[J].湖北教育报,1994(3).
  [10]檀传宝.功利主义:中国德育的症候群之一[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3):24-28.
  [11]段学芬,汪耀进.功利主义德育观的评析与超越[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15(04):49-52.
  [12]石泽健.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探析[J].广东教育,2005(6): 48.
  [13]林钟烈.论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对学校德育目标的启示[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 6): 35-36.
  [14]单振涛.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成因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4): 6- 11.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