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戏曲中“角”与导演的关系

作者:王国兴 更新时间:2014-09-24 11:5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中国戏曲;角;导演
【职称论文摘要】
:“导演中心制”是目前戏剧界最有权威的论点之一,是指在排练演出时,每个演员及工作人员都要服从导演安排和调度。然而在中国戏曲界又有这样一种说法,即“角”就是导演。

     中图分类号:J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021-02
  如今中国的戏曲界导演人才匮乏,使得很多戏曲院团都要请话剧导演来负责新戏的排练及演出,这主要是因为话剧有规范的舞台艺术体系及成熟的导演理论,使戏曲界希望通过话剧导演来完成一部戏曲剧作。可是话剧导演虽然有理论和科学的指导思想,却对戏曲专业的知识及对戏曲本身的艺术特点知之甚少,甚至有的导演几乎不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规律。中国戏曲和话剧原本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所以在排练及演出时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样的情况在各个戏曲院团屡见不鲜,有人认为话剧导演并不懂如何编排戏曲剧目,有人认为戏曲演员本身太固执,无法像话剧演员那样,在舞台上自由灵活地体现演员价值。其实,这些观点笔者都不认同。
  首先说戏曲界戏曲中的“角”,即主演。戏曲舞台是程式化,每招每式都有严格的规定,“角”往往从小练功,通过老师的严格训练,使得自身对戏的理解以及戏曲技巧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戏曲剧目中塑造的人物及对舞台节奏的控制都有着非常专业的认知。然而,由于艺术的不断发展,观众口味不断提高,使得戏曲艺术也变成了不再是一个演员的艺术,因此,对戏曲导演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导演作为整支团队的组织者及编排核心,在对整个舞台的把握上,如灯光,舞美甚至包括舞台呈现方面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认为“角”与导演之间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创作更加顺利,艺术作品也会更出色。目前的戏曲创作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排演传统戏时,“角”与导演的关系
  戏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戏曲这种艺术门类逐渐成熟,并且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它包含了全国各民族的三百六十多种曲种。其中传统戏与现代戏作为当下两种不同风格的类型被区分开。其中传统戏就是典型的对戏曲艺术的继承和传承。在戏曲界,自古以来就是以“口传心授”为主的教育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的一招一式都出自老师的亲自示范和现场指导,这恰恰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戏曲的书本上的“概念”类的技巧和招式,每个学生必须要和老师面对面的进行交流才能知道如何塑造好一个人物。这样也就使得“角”思想意识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加上以前的戏曲观众在观看戏曲表演主要是欣赏“角”的表演,所以在一台演出上“角”的地位是不可动摇和替代的,甚至整部剧目都是围绕着“角”的发挥来进行演出。为此,“角”就是导演的观点形成了,在排演期间,“角”可以为了将自己的表演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了让演出更加精彩和卖座而把自己的经验带入到整个排演中,所以地位是举足轻重的,这完全出自于经验和对戏曲技巧及功底的把握。而且,在过去的年代里,“导演”这个名词的概念是不存在的,主演完全可以代替导演的职能进行排演剧目,可见“导演”意识很早就已形成。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艺术门类涌入中国,让所有的艺术门类都有了相互的了解,戏曲界也逐渐意识到“导演”地位的重要性,为此戏曲导演这个位置也派生出来,但是由于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戏曲导演理论体系,中国戏曲在进行排演时就不得不聘请戏剧导演作为指导和排演。在戏剧导演排演传统戏曲时,首先应对中国戏曲史、戏曲相关知识和戏曲的发展加深了解,并且需要观摩大量的传统戏曲剧目,这样才能处理好与“角”的关系。在传统戏当中,应该放手让“角”发挥其作用,导演则做好整体把握,在剧目的整体结构上进行编排和构思,而在细节的处理上应吸收主演的意见和建议。
  二、排演新编剧目,“角”与导演的关系
  随着社会发展,观众的欣赏水品不断提高,中国传统戏曲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观众不仅要看到“角”的精彩表演,而且更加注重整部剧的结构和剧情发展,观众喜欢扣人心弦的桥段和感人的故事,传统戏剧情节的单一和人物性格的薄弱就凸显出来。在新编剧目的不断涌出下,中国戏曲有了良好的发展和转变。所谓的新编剧目即是中国戏曲的发展和创新。新编剧目改良了传统剧目“一人、一事、一线到底”的创作手法,增加了多角度、多元素的创作视角,让剧目鲜活和立体。“角”的位置也从传统戏中不可撼动的位置变成了次席,新编剧目中导演的手法和导演的思想成了主体,如新编戏的《曹操与杨修》中,导演的话剧手法应用就成了整部戏的一个亮点,导演加入了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对曹操和杨修这两个人物的塑造上也变得更加艺术化和写实化,两个人的心理活动也表现得更加深刻、纠结起来,不再有传统戏的平面感,曹操不再是一脸奸相之为,杨修也不再是那个恃才傲物的主簿。让观众欣赏戏曲的角度不再是为了名家名角的表演而更多的是被曹操和杨修的两人关系所带动,有时会为曹操的苦恼而着急,有时会为杨修的坦然所惋惜。导演让传统戏的演出形式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不再单一,并且让传统戏中的人物更加内心化和复杂化,不再是传统戏中坏人一直坏下去,好人一定有好的结局的模式化。现在戏曲导演的教育理论已经趋于成熟,使得导演对剧本分析,把握人物内心,强化二度创作有了更多的体会。相比之下,在新剧目创作时,“角”虽然也有着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对整部戏的理解上和舞台行动及舞台动作的目的性的准确把握上就会相对主观一些,无法像导演那样有客观的审视全剧的能力。因此在新编剧目创作时更需要导演运用自己的手法并引导、启发主演运用程式化表演来体现人物个性和内在情感和情绪的释放,在不违背戏曲艺术创作规律的同时,使表演更加丰满、立体,而不是一个平面的角色。
  可以说,在中国戏曲中,“角”与导演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二者在艺术创作中都扮演者各自的重要的位置。主演更像是整部戏的心脏,而导演更像是整部戏的灵魂,二者缺一不可。这就像是一个人,心脏停止跳动人就失去了生命,而一个人要是没有了灵魂就变成了行尸走肉。在传统戏舞台表演程式化体系上,主演对舞台行动的体现和理解上作用要大于导演,因为在传统戏的表演意义上更加看中的是角色的发挥和表现。而在新编剧目的创作上,主演就应当服从导演的舞台行动安排,因为导演在对整部剧目的创作和现实意义上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目前的戏曲创作中出现了好多“角”与导演之间的问题,这里没有对与错,只有认知的区别,所以一旦知道创作的作品是传统剧目还是新编剧目就可以更加明确“角”与导演的位置,这样也让今后的艺术创作更加方便和更加完美。在艺术创作中需要的是大家的互相学习,体谅,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艺术就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我们既要自省,同时也不能悲观,只有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艺术创作的位置,就能更有效地为艺术服务,就能让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化。一部好的作品才是最终的目的,一部好的艺术作品才能让更多人去思考。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