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物画中的意境布局

作者:徐蕾 更新时间:2013-04-07 21:36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造型;写意;意境
【职称论文摘要】
中国绘画中的意境是一个值得艺术家尤其是理论工作者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一幅作品的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传统人物画了,意象造型起着关键作用,它充分体现了传统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和精神面貌。现代人物画中,它在吸收了传统人物画的造型观念基础之上又融入了西方的造型观念,这使得现代人物画有了自己新的特点,但是它始终和传统人物画是相通的,因为中国画注重的是造境,是为了体现意境和境界的。

        作者简介:徐蕾(1988-),女,汉族,湖南衡阳,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研究生,师从郑林生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画研究与创作。主攻写意人物画。
         众观中国传统的人物画,它的主要特色是对于人物的刻画,当然不仅要与对象的外形相似,而且更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描绘,同时还表现在对于笔墨技巧与语言的高度重视。中国传统人物既有刻画工整细致的工笔画,还有画法洗练纵逸的简笔人物或写意画。然而对于水墨人物画来说,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如何解决笔墨语言与造型之间的矛盾,还有就是如何在日益发展创新的绘画当中开拓水墨人物画中的意蕴与境界等,这对于每一个艺术家来说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决定着人物画是否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重要评判标准,从而挤身于艺术之林。
  在传统的人物画中是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强调笔墨情趣,坚持诗书画印的结合。因受审美观念的影响,大多不注重外形的肖似,更着意通过概括简练甚至夸张变形的造型来表现人物,力图通过笔墨语言的表现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以形写神”是顾恺之提出的,他提出的这一观点的主要意思是通过形象来表现神态,目的是表达审美主题的思想、情感和个性。对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是艺术家永远追求的目标。然而传统的文人人物画一般不会像画家那样认真的表现对象的内心,去表现对象的客观外形以及精神面貌,更多的是借对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如以梁楷为代表的“简笔画”——写意人物画。这些人物画家在前人以“线”造型为主的基础之上,将“墨”的元素融入,扩大了笔墨的表现力。其中《泼墨仙人图》,是写意人物画的典范,画家通过概括简练的笔墨语言描写了一位“仙人”,营造的这种意境正是画家本人所向往的一种精神状态。
  宗白华先生在谈到中国画的意境时,曾提出“境层”的说法,他说: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造。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中国古代画家讲到“立意”,讲到“意境”,也往往用“高”、“远”、“幽”、“静”、“深”、“曲”、“虚”、“旷”、“空灵”、“淡漠”、“缥缈”、“无穷”等来形容,可知中国画理论中的“意”有一个渐次深入的过程,而立意也有高低深浅远近的层次之分(就创作而言,就是由有形而及于神和气韵,并由神和气韵而及于天地自然之道的过程)。中国画理论中所谓最高或最理想的境界就是自然的境界,也是画家主观之“意”与天地万物的“真意”合二为一的境界。
  那么,何为意境呢?简而言之就是艺术中的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知所产生的思想感情,通过特殊的艺术构思和形象塑造,把这种情景交融的感情充分体现出来,使画面产生一种动人的境界。艺术作品经过艺术家的精心创作,将宇宙当中的各种景观,重新编织剪裁,形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作品或使人心潮澎湃,催人奋进;或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因此,一幅画的精髓恰恰就是它的意境,足以见得意境在在幅画中的重要性,也成为众人欣赏和批评中国画的主要标准。百代不衰的传世之作,都是意境新奇深邃的佳作。如吴昌硕笔底藤蔓的金石篆籀之味,石涛横侧逆拖线条的多姿峥嵘气象,黄宾虹山水的苍茫华滋质感……每个画家都在用自己特殊创造的技艺达到属于自己别样风格的浑然之境。
  明代陈洪绶人物画“怪诞”的造型特征,具有特别的形式美感与深刻内涵,其绘画艺术在中国绘画史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陈洪绶的人物画不仅在取材上显示了与众不同,突出表现了自己的内心,同时在绘画的形式上也是如此,如《归去来图》,取材晋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他并没有像以往的画家那样去图解辞意,而是从对陶渊明隐居后的一些事来颂赞他的高尚品德,从而来隐喻自我内心世界。画中的人物比例严重失调,头大躯干小,但却并不影响人们对画家所表现的审美意义的领会,虽然在当时不被人们所喜爱,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反而让人觉得更有意韵,这也就是所谓的“意足而不求形似”,其主要目的在于表达个人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再现某个人物的实际形象,通过这样一种方法,使得他的画面中的内涵与意境兼备,并且成为被广大观赏者所认可的一种绘画形式。
  人物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变之后,特别是20世纪初,当西方的写实观念流入中国后,,人物画又融入了新的审美观念。在人物的表现上,造型意识和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以及笔墨语言上的更新,拓宽了表现空间,画家更注重对人物本身的认识、理解,把握住具体人物的形象特征。
  在笔墨语言艺术形式上,通过点、线、面的构成组合,用单纯的笔墨语言,来表现丰富的造型艺术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管是勾线,还是泼墨、破墨、积墨等,其目的是通过这些语言形式,有意无意间,自然流露出的墨迹,笔痕等,适合画面意境的需要,从笔性墨韵显示出艺术夺人的魅力。从而拓展个人的笔墨表述空间,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符号。如吴山明所作《西湖秋韵——为马一孚、李叔同、丰子恺写照》中,吴老师把三位老先生的大师风范表现得淋漓尽致;三位老先生的那种大度、宁静、祥和、豁达的神态一览无余。首先,吴老师有了欣赏者所需要的情感,然后三位大师也具备画面所需要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再者,吴老师此画上无一丝颜色全部为淡墨而成,非常适合所要表现的状态,从而才有了这件好作品的面世。这时候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可以说是用到了恰到好处。这也许就是传统与现代相通的地方,也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写意人物画蓬勃发展的原因。吴山明还十分重视开掘传统山水画新的审美方式,特别是平淡有味地升华精神境界的造境方式,这对于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创新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在我看来,一幅画的意境与布局是密切相关的,好的布局能使画面的意境更加打动人心。在写意人物画中,人物的笔墨造型语言是整幅画意境成功与否的关键,如北方汉子和文人的画法,要想表现各自的特点,要营造两种不同的意境,这就需要画家结合自己对人物的情感,对不同人物笔墨造型语言的思考。艺术作品通过作者创作过程中,首先附于思想(一种认识,一种思维的能动性,一种闪念,一种合理的冲动。)然后再运用技法来进行提炼,一种提纯的过程。而这种提取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内在的情感和外在的因素。)然后就是技法,就是成品,就是供给个人的心灵净化。然后才被外来的人接受,过程是:观看,理解,表述。无论是传统人物画还是现代人物画,其作者在表达客观对象与画家内心情感的思想是相通的,都是对意境的无限追求。意境就是在这种交互式的过程中完成,并始终在创造一种新的方式让人们接受和受到美的享受。(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