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跋内容鉴赏研究

作者:龙军 更新时间:2018-05-02 11:46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题跋;诗词书画;艺术鉴赏;美学
【职称论文摘要】
题跋,在宋代时期已较为常见,多出现于书籍、字画与碑帖中。苏轼一生书画艺术履历丰富,伴随其仕途沉浮起落的过程,有大量书画作品创作出来,并得以传世,这些作品,是后人研究苏轼其人其艺的史料凭证。除此之外,苏轼还有大量书画题跋散落于各处。本文对苏轼的题跋内容作一粗略研究,以补充研究其相关艺术理论与创作的内在客观概况。

        苏轼题跋现今多集结于明末毛晋《津逮秘书》的《东坡题跋》中,近六百篇,数量内容之丰富,是同代人所收集的资料中无法比拟的。从其内容来看,大至可分为三类:一是对文章诗词等的评述鉴赏,二是苏轼个人在书画艺术方面的美学理论,三是他对日常活动的记录及生活感兴等。内容上的丰富性使得题跋艺术在苏轼的推动下向前大为迈进。
一、苏轼关于文章诗词等的评述鉴赏
遍检东坡题跋集,此类跋文数量并不多。之所以将此归位一类,是因为此类题跋很好地体现了苏轼品评诗文词藻的角度及思维方式,这一点也正是体现了苏轼萧散简远、不拘泥于矩、率性自然的性格所在。现举例如下:
“渊明《闲情赋》,正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屈宋所陈何异?而统乃讥之,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对于陶渊明的《闲情赋》,历史颇多争议 。苏轼持“无淫论”,且以“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讥之,观点多少显得有些臆断,但不失为诗词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或思维方式。
又如东坡关于陶渊明《饮酒诗》中“望南山”与“见南山”之间的论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多索然矣。古人用意深微,而俗士率然妄以意改,此最可疾。
如跋文所述,苏轼认为近代诗集中误将“見南山”中的“见”改成“望”,使得整句诗失去了原有的悠然自得,及情景交融之美。然而从文献学考证的角度看,当以“望南山”为是,而“见南山”是缺少可信度的。但是,从苏轼之后及至今日,我们所见到陶潜此诗的版本大都作“见南山”。可见苏轼的文艺理论是符合历代文艺思想倾向的。同时,他的这种观点被广泛接受也说明了苏轼这种畅自然、萧散简远的美学思想符合当时文人的普遍认识观念。
二、苏轼在艺术方面的美学理论
苏轼以题跋来谈诗、议词、评文、论画,常从题跋的对象引发开去,甚至借题发挥,从而阐述自己的文艺思想和审美观点,往往有自身独特见解。如下文:
“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其善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使人至以手扪之,谓有洼隆,以为至妙矣。然其品格,特与印板水纸争工拙于毫厘间耳。”
“唐广明中,处士孙位始出新意,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其后蜀人黄荃、孙知微皆得企笔法。始,知微欲于大慈寺寿宁院壁作湖滩水石四堵,营度经岁,终不肯下笔。一日,仓皇入寺,索笔墨甚急,奋袂如风须臾而成,作输泻跳蹙之势,汹汹欲崩屋也。知微既死,笔法中绝五十余年。”
“近岁成都人蒲永升,嗜酒放浪,性与画会,始作活水,得二孙本意,自黄居寀兄弟、李怀衮之流,皆不及也。王公富人或以势力使之,永升辄嬉笑舍去。遇其欲画,不择贵贱,顷刻而成。尝与余临寿宁院水,作二十四幅,每夏日挂之高堂素壁,即阴风袭人,毛发为立。永升今老矣,画亦难得,而世之识真者亦少。如往日董羽、近日常州戚氏画水,世或传宝之。如董、戚之流,可谓死水,未可与永升同年而语也。元丰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夜,黄州临皋亭西斋戏书。”
在上文中,苏轼提出“死水”与“活水”的观点。诚然,水并无“死”“活”之分,苏轼是以诙谐的方式提出文人画一直强调的思想,认为绘画重在气与韵、思与景的关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作品不仅只是形似,还需传神达意。
再如苏轼在《跋宋汉杰画》则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与“画工”画的概念:
“唐人王摩诘、李思训之流,画山川峰麓,自成变态,虽萧然有出尘之姿,然颇以云物间之。作浮云杳霭,与孤鸿落照,灭没于江天之外,举世宗之,而唐人之典型尽矣。近岁惟范宽稍存古法,然微有俗气。汉杰此山,不古不今,稍出新意,若为之不已,当作着色山也。又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
这与上文“死水”与“活水”之分有异曲同工之妙,“死水”即是“画工”画,仅重形似;“活水”即是“士人”画,乃重神似。重形似,“往往止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便倦”;重神似则“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苏轼所取的神似,并非游离于生活之外,恰恰相反,倒是要植根于生活之内,因而表达出来给人真实,自然之感。
苏轼不仅在绘画方面这样要求,在诗书、文章方面亦如此: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之下,韦苏州之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佛云:“如人食蜜,中边皆甜。”人食五味,知其甘苦者是,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
苏轼对陶、柳诗的好评正是看到其内在的“膏腴”,超出文字本身之外感受其真意,这正是苏轼对诗、文、书、画等艺术感赏的一贯准则:即取形迹之外。
三、对日常活动的记录及生活感兴等
苏轼关于日常活动的记录及生活感兴等这类题跋文字一般字数不多,但表达起来却饶有兴趣,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到作者生活中的一些真实形态,这也是很多诗文中无法传达的。它从侧面反映当时文人的生活,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文人心理变化,及其艺术作品中所要传达的思想意境:
“灵壁出石,然多一面。刘氏园中砌台下,有一株独峻然,及覆可观,作麋鹿宛颈状,东坡居士欲得之,乃书临华阁壁,作丑石凤竹。主人喜,乃以遗予。居士载归阳羡。元丰八年四月六日。”
苏轼素以嗜石著称,其“雪浪斋”蓄有各种奇石,随兴赏玩,并有咏石诗文流传于世,此文便是记载了他以画换取灵壁石的趣事。寥寥数语,便把当时文人交流的场景,人物之间的心理状态交待得很清楚。不同于之前的古文表达方式,苏轼的这种题跋形式为题跋文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它让我们了解到当时文人墨客之间如何进行文赋交流,这是很多古文式的题跋所无法启及的。与此同时,这些题跋也为文献的考证提供了研究线索。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