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视点与矿冶文学小说《古巷道》的叙事策略(2)

作者:李金妹 更新时间:2013-04-08 00:08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古巷道》;矿冶文学;视点;认知诗学;本土化
【职称论文摘要】
(三)知觉视点 知觉视点反映了作者在认知过程中信息的选择与组合方式,是观念视点、时空视点和叙述视点的载体。[11]在小说语篇的构建中,故事的起始话题就是知觉的起点,故事内容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新信息,也是知


  (三)知觉视点
  知觉视点反映了作者在认知过程中信息的选择与组合方式,是观念视点、时空视点和叙述视点的载体。[11]在小说语篇的构建中,故事的起始话题就是知觉的起点,故事内容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新信息,也是知觉的终点。古清生在建构语篇时,体现了人们从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外框架下,小说开篇用全知全能零聚焦的叙述视点描绘了古巷道中现实场景,描绘了起子和九疤子在年代久远、恐怖阴森的古巷道中寻找青铜斧,这是故事的起始话题,即知觉的起点。随着情节的展开,起子和九疤子在古巷道中历尽艰辛却一无所获。原来青铜斧早已被先进入古巷道中的豺狗和凤子找到,并据为己有。故事的高潮是为了争夺青铜斧,本是表兄弟的九疤子和豺狗互相残杀,起子和凤子一对热恋中的情人相互猜忌、暗算。结尾是,到手的青铜斧不翼而飞,凤子也“没了影踪”,刚刚死去的“九疤子已化为一堆白骨……”最后,起子在万分恐惧下,出现人格分裂、精神失常。一场八级地震将这一切化为乌有,谁也没得到青铜斧,谁也没能走出古巷道。
  内框架中,《古巷道》对于信息焦点的选取是以起子的视角展开的大量断点式叙述。故事中起子的思绪打破一般的时空顺序和逻辑联系,他的思维随意跳跃、凌乱无序,意识胡乱闪接和怪异地流动,有时还带有怪诞离奇的幻想,以至于让人感觉类似于精神病患者的错乱意识。然而把起子意识中的信息碎片重新整理、拼装和分析,我们发现起子的意识流与整个故事情节浑然一体,是小说重要的内容和题材,成为故事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篇小说中,古清生对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不仅体现了他独特的创作手法和娴熟的文字驾驭能力,而且也反映了他在认知过程中对于焦点信息的选择与组合方式。更重要的是,叙述者采用第三人称内聚焦、以起子视角进行叙述,不仅将人物复杂的生活经历、思想及情感揭示出来,而且把起子在瞬间产生的自我的迷失、惶恐、精神分裂的心理状态如实、真切地呈现出来。而这些是传统的叙述方法所达不到的。
  (四)观念视点
  “视角蕴含着小说的价值体系和各种态度的集合”。[12]Stevick说的这个“视角”等同于本文的观念视点。观念视点指作者或人物通过文字体现出来的立场、信仰体系和价值观等。在《古巷道》中作者刻意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恐怖的氛围。如文中写到:
  “1940年日本侵略军开来一个探矿队,钻进古巷道就再也没有出来。当时日本人又派了一个中队去找,除了中队长跑出来,其余的也都没了踪影。那个中队长,一出来就疯了,扒了军衣乱喊乱叫,被他的最高指挥官——山田大队长一枪崩了。后来,在月黑风高的晚上,人们路过古巷道的洞口时,仿佛还听到那个中队长的喊叫,骇得这一方人不敢拢近。”
  又如在古巷道中,九疤子和起子谈论关于鬼的话题;以及豺狗带着假面具,装成鬼恐吓起子和九疤子:“……头披长发,尖下巴,两只眼睛极大,闪着阴森的光。……露着一口白森森的尖利的牙……伸展开十个又尖又长的手指,又吐出红红的舌头,边跳边往这头挪动。”还有小说中描写到在黑漆漆的古巷道中一大堆骷髅和人的尸骨,日本人的刺刀,以及青铜斧神秘的消失等。
  小说的结尾还体现了“佛家文化中所宣扬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灵肉分离、灵魂不灭等观点的影响。”这些描写增强了小说悬疑、灵异、恐怖的神秘色彩,体现了故事中人物强烈的、根深蒂固的神灵意识,也增强了小说的审美价值,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人类精神世界广袤复杂,变化多端,也显示着人性的脆弱。[2](P142-143)
  同时小说采用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可以任意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自由地进出叙事本身,也因此享有对人物进行评论的极大自由。《古巷道》中全知叙述者经常会中断叙述,时不时发表评论,进行道德评价,褒贬是非。如在古巷道中,九疤子提出“人为财死”的人生观,并夸口说:“老子这辈子为财杀过人,为财……,起子,你放心,大江大海都闯过,绝对在这翻不了船。”叙述者在此中断叙述评论道“翻不了船?谁能断定呢?世间事本说不清。”以表明作者对九疤子流露出一种不赞同、斥责、鄙视的态度。小说的结尾,起子费尽心机得到的青铜斧却不翼而飞,叙述者又做出评论道:“起子你本应该老老实实呆在母亲身边,种三亩田……吃份安稳饭,在那么些年的屈辱中,最渴望的难道不是一份安稳?”这里的评价表明了叙述者的态度及道德评价,劝诫世人。正是全知全能零聚焦的叙述方式凸显叙述者的权威、主导地位,发出居高临下的评论,以权威的口吻建立道德标准,引导读者实现价值认同。

     另外,叙述者采用第三人称内聚焦的视角对起子进行聚焦,频繁地进入他的内心世界,拉近他与读者的距离,引起读者对他的思考。作品中,作者肯定了起子顽强向上、从不向命运低头的抗争精神,但同时又批判他被利益驱使的“盗矿”和“盗宝”的疯狂行为,劝诫世人在改变自己生活和命运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和理性,不要在欲望中迷失了自我。[3]
  三、结论
  视点的选择和安排是叙述策略的体现,不仅表现出作者的创作技巧,而且也蕴含了作者的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影响读者对于作品的理解与评价。读者在解读文学作品时,要仔细分析作者或叙述者的视点和叙事策略。本文从认知诗学的角度,结合语篇视点,分析了黄石矿冶小说《古巷道》中的叙事与聚焦特征,不仅验证了这一全新的解读方法对本土作品的解释力,同时也为中国文学文本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古清生.古巷道[J].小说月报,1992,(5):95.
  [2]周进珍.黄石矿冶文学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3]黄燕.道德评判与生命关怀——探析《古巷道》中的人性世界[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3.
  [4]李金妹.论《古巷道》的文体风格——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视角[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3,(1):129-132.
  [5]熊沐清.论语篇视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21-28.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