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作品中探析通感的运用

作者:张远宜 更新时间:2015-04-03 14:21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文学作品 通感 比喻
【职称论文摘要】
文学作品中的通感现象较为普遍,它把读者的各种感觉在一定条件下沟通起来,让听觉、触觉、嗅觉等补充视觉感受的不足;它使其他感觉形象地转化为听觉形象,启迪读者更加深远的想象和联想。通感往往和比喻相结合,赋形于声,赋形于色,声色形兼备,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通感将各种感觉沟通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平面的景物立体化、单纯的感觉复杂化,从而使人们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通感,简单地说,就是把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在一定的条件下沟通起来,使它们相互作用,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修辞方式和创作技巧。
  通感其实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画院常以考题试画。相传,有一次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命题让画家作画。许多应试画家苦思冥想,大多画出一片片千姿百态的繁花、一匹匹活灵活现的骏马、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但都未能把那个“香”字画出来。有一位画家,匠心独具,他画的是百花盛开的季节的一个傍晚,一个人骑在马上悠然而行,几只蝴蝶追绕着马蹄,翩翩飞舞。蝴蝶为什么要绕马蹄飞呢?这在生活中或许是极不可能的,但在艺术上,这种画法却是独辟蹊径的创新。这个画面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蝶飞与花香的关系。蝴蝶绕着马蹄飞舞,是由于马蹄上沾染了花的香味,把“踏花归去马蹄香”这一命题形象生动、韵味十足地表现了出来。这位画师十分巧妙地把嗅觉转化为视觉,用形象的视觉代替了抽象的嗅觉,圆满地完成了画题。这是通感技巧在绘画创作中应用的一个典型实例。
  在文学作品中,通感的应用就更为广泛,也更加微妙。现实生活中,客观事物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往往是复杂难辨的,只靠某一种感觉的功能和活动,常常很难准确、充分地表达出来。这样,就必须求助于通感来发挥作用。下面我就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几例通感的运用作以分析。
  朱自清的《绿》中,写梅雨潭飞溅起来的水花的透亮和细微时,有这么一段描写:
  “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这显然是视觉形象,是显不出通感作用的。接下来继续写道:“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地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这段描写,细微的水花,被风吹散变得越发细微,以致难以用视觉感受到它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不再写视觉范围内的水花,而通过触觉来表现它,让它倏地钻进了“我们温暖的怀里”,“再也寻它不着”。这就把触觉和视觉沟通起来,让触觉补充了视觉感受的不足,显示出了通感的作用。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这样写道:“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浓黑”是“悲凉”的修饰成分,是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器官的客观现象,而“悲凉”是形容人的主观感觉。作者运用通感,更确切地刻画出旧中国的极度黑暗,深化了文章的意境。
  通感在作品中的运用不是孤立的,它往往要与比喻修辞格相结合。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是嗅觉的可感形象,“歌声”是听觉的可感形象,“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都有飘渺轻柔、若有若无的特点,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使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启迪读者更加深远的想象和联想。
  《荷塘月色》还有这样描写塘上月色的句子:“塘中有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这也是通过比喻,把视觉器官上的感觉用听觉器官来表达,通过通感使读者引起联想,用欣赏梵婀铃上奏着名曲的听觉感受来体会荷塘上光与影的和谐之美。
  再看《明湖居听书》一文中王小玉唱歌的描写。作者具体从听众的感受出发,用了大量的比喻,将人们的感觉和视觉形象又赋形于声、色,把每一个阶段都做了细致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王小玉初唱时那种并不大的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到“五脏六腑,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毛孔不畅快。”如此甜润、舒畅、美妙的歌声,本来是听觉形象,文中用了人们的感觉形象来设喻,用感受“伏贴”和“畅快”的体会来欣赏甜润、美妙的歌声。
  描写那“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的声音时,说它“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描写那“回环转折”“节节高起”的声音时,又用“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作比,用人们的视觉形象说喻。
  如果说用层层叠叠的山峰来比喻一句比一句高的演唱,在读者面前所出现的,还只是凝固的、静止的画面,那么当作者在描绘那“陡然一落”“千回百折”的声音时,就选用了一个活动的画面,用一条“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的飞蛇”作比,把白妞那轻快、曲折、甜润、婉转的歌声写活了。最后,在描写“陡然落下”“忽又扬起”的声音时,选了一个“东洋烟火”上天的比喻,使扬起的声音,形、色兼备,不但绘形,而且还以色彩进行点染。
  尽管通感在作品中有着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用法,但归根结底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心理活动的反映,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进行形象思维的一种表现,很自然地将各种感觉沟通起来,从而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平面的景象立体化、单纯的感觉复杂化,我们在学习和欣赏作品时完全可以掌握它的规律。
  【参考文献】
  [1]朱自清.荷塘月色.
  [2]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3]刘鹗.明湖居听书.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