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客家山歌的创作特征与演唱特点

作者:郭黎 更新时间:2016-11-25 13:18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征,特点,作特,歌,家山,议,
【职称论文摘要】
 客家山歌是客家先民及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口头传唱艺术,其调高昂激越,歌词朴实无华,是一种原汁原味的民歌。其创作特色和演唱风格有着属于浓郁民间民族特色。客家山歌具有非常独特的旋律以及节奏,这些独特的旋律、以及音乐元素和均衡理性的节奏组成了鲜明的音乐体系,从而使得客家山歌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突出的时代感。

       一、客家山歌的创作特征
(一)吸收民间元素
丰富的民间资源是客家山歌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在素材方面也大量吸收民间的因素。早期也不乏其爱国主义情感的参与。从家喻户晓的“兴国山歌”,一直到广西的《刘三姐》剧中的山歌,被全中国人所喜爱和传唱,不少民歌的曲调,追根溯源都吸纳了客家山歌的原材料。客家山歌体现了客家地域的特色及美学特征。经过与民间文化的糅合和吸收,客家山歌越来越多元化。
(二)创作旋律灵动流畅
客家山歌的音色唯美动人,旋律灵动流畅,如《青春绿水夫妻对》在一个个音符将农家山寨的泼墨山水画生动呈现在人们面前。其歌谣的巧妙之处在于将山歌高亢的旋律音调和活动气氛配合,让听众受到感染,感受到当中喜悦志强。在歌词当中运用了很多的衬词,节奏鲜明,展现出客家山歌的音乐特点。歌曲中同时蕴含了民族特色和时代艺术感染力,受到民间大众的广泛喜爱。《过山溜》也是一首传统的江西山歌,作曲家在作曲过程中运用最原始的音乐语言对歌曲加以渲染,让听众的心灵得到震颤。在音乐的世界里没有国界和时代的界限,一首好的歌曲可以糅合古老和现代元素,在东西方艺术文化之间,为听众打造一个纯粹的情感世界。客家山歌也是客家婚嫁文化的特有表现,例如“哭嫁歌”在客家文化历史上的传承模式是口口相传,其歌谣内容反映出客家文化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取向。它即是一种民俗的婚嫁形式,又是一种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在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日益消减的今天,“哭嫁歌”始终表现着其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其通过口述传承的方式,也是土客家文化特有的创作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山歌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关于其传统继承和发展过程方面的讨论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让人们对客家文化的发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研究。
(三)独到的创作技法
旋律方面的创作技巧。客家山歌在的创作过程中,十分擅长对旋律进行较好的处理,因为对民间歌曲的大量引用和特点汲取,这就使得客家山歌在旋律创作方面给人一种非常舒畅的感觉。他的歌曲旋律整体特点是舒畅、宽阔和朴素的,让人歌唱起来,感觉气势非常舒适,也给人非常广阔的感觉,这就让歌者唱起来有种顺势的感觉。在客家山歌的创作过程中,这种旋律几乎具有普适性原则,可以用于表达喜悦和欢快,也可以用来表达痛苦和哀怨。这些旋律的使用也使其歌曲非常具有凝聚力和舒张力,收放自如。
节奏上的创作技巧。一首好的歌曲,其节奏必然是生动的,流淌的,也是丰富的,富有生命和灵动力的,在客家山歌的创作过程中,非常注重节奏的引用,他运用多变的节奏使得整个歌曲犹如泉水般流淌,富有生命力。
调式的灵活运用。客家山歌在创作过程中,十分注重运用调式的变动,来增强整个乐曲的生命力和灵动性,这也受益于其灵活跳跃的思维。在调式灵活运用的歌曲方面,《《山歌情》就出现了在第14-15节突然出现离调的和声,使歌曲更富感染力。
曲式上的处理技巧。客家山歌非常擅长使用一段式、二段式和三段式的曲式结构,这样使得整个曲子短小精悍,明朗欢快。
二、客家山歌的演唱特点
(一)注重气息运用
自丹田处发声,是客家山歌在气息运用上的精髓,所谓气沉丹田,乃腹式呼吸的要点。将“丹田运气”融会贯通到演唱中,“丹田”为歌唱气息支点,有利于更加细腻的表达感情。民间则流传“七分气息三分唱”,指气息对歌唱至关重要,气息运用是否得当决定了客家山歌演唱的好坏。控制好气息,可以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因而唱歌是一个先调气、再调声的过程。
科学的发声方法是客家山歌高亢嗓音的前提,要想如此,就得“深入呼吸,灵活操控”;声带的张力要强;声门档气的力量要大;喉结要稳定,产生共鸣效果;共鸣腔要恰到好处;声音要有力度、有穿透力、清晰、顺畅。为解决音域和声区问题,客家山歌演员通常会采取传统办法,如喊嗓、吊嗓,即通过i、a、i等元音练嗓,由低音区划向高音区,气沉丹田,达到气与声的结合,时锻炼了气息的控制。这是客家山歌演唱的宝贵经验,与我国的客家山歌演唱有一定的相似性。
(二)注重咬字发声
客家山歌演唱首先要“口齿清楚”,演唱不仅表达情感,还要传达意义,所谓“字正腔圆”是客家山歌演唱的基本要求,各部位在口腔里的位置要准确,在发音之前,吼、舌、牙、齿、唇都应将气息提到应有的位置上,积蓄力量。客家山歌演唱对一些规则要求极为严格,比如咬字、归音、收声、以及四呼五音十三辙等,一切服从于情感,旋律、字和情感分别是层层递进的从属关系,此所谓“珠走玉盘”。
“字正腔圆”从最初衡量一个客家山歌演唱者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发展成为行业内普遍认可和遵循的规范,反映了客家山歌唱法在“唱”字上的高标准。在客家山歌演唱技巧上,有“叼住字头”的说法,这反映了生动的语言、口齿清晰的吐字在客家山歌演唱中的独特地位,它有助于表达客家山歌中的情感和剧情变化,是表达客家山歌主旨、揭示内在主题的不可或缺的元素,这也成为客家山歌演唱技巧方面的科学理论,表达丰富客家山歌情感的有力武器。客家山歌演唱有韵味和特色的个性色彩的主要是借鉴了戏曲歌声(五音)、韵(四呼)、调(四声)为特色的汉语发音规则和十三辙归韵、收声的咬字吐词的收放方法。
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优越的物质生活,然而也让很多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精粹受到了冲击,客家山歌在时代面前也同样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所以,我们要对这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民俗艺术的瑰宝要进行挖掘和整理,让子孙后代继续享受到它的魅力。
此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学音乐学科岭南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研究成果论文 ,荣获“中国梦·全国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大赛”壹 等奖。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