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连形象论

作者:吴旷 更新时间:2012-06-03 14:13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奋斗;矛盾;形象价值
【职称论文摘要】
于连从18岁到德·瑞那市长家当家庭教师开始,到23岁因枪伤市长夫人而被送上断头台为止短短5年间的生活历程。于连是一个个人奋斗者的形象,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于连的性格是复杂的,多侧面的。分析于连形象的价值及社会意义。

 《红与黑》是法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代为背景,以平民知识分子于连·索黑尔与贵族资产阶级上层社会顽强曲折的斗争为主线。于连出生于法国北部风气闭塞的小城维立叶尔,他出身贫民,自幼家庭贫穷,厌恶劳动,父亲对他十分的粗暴,他崇拜卢梭,接受启蒙思想家的自由平等观念和无神论思想。在一位老军医的熏陶下,他也崇拜拿破仑,羡慕拿破仑时代青年人能凭自己的才干青云直上。他企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达到向上爬的目的。如果是在大革命时期,他一定会穿上红色的军服走从军的道路,但在王朝复辟时期,这条道路已经被堵塞了,当他看到神父能拿到三倍于拿破仑手下大将的收入,就决定穿上黑色的教会服,通过教会的门路向上爬。他背熟一部拉丁文的《新约全书》和墨士德的《教皇传》作为向上爬的敲门砖,以虚伪作为唯一的武器来适应社会。他常常口是心非,言不由衷,把自己的真实感情深藏起来,他崇拜拿破仑,却在人前诋毁他,他不信神,却装出一副虔敬天主的样子。
   一、于连是一个个人奋斗者的形象,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于连的两条奋斗道路,一个是有反抗旧社会精神的知识青年,在自己的奋斗下建功立业,具有红色革命的寓意;一个是在他骨子里旧思想的牵引下,融入教会的黑色势力中。然而,身为现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他,本身的革命意志并不强烈,渴望荣华富贵,所以具有很大的矛盾性。
   于连的阶级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英雄主义热情和虚荣心。于连很早就形成了一种反抗和仇恨贵族大资产阶级的心理。爱读书身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平民崇拜拿破仑,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然而封建等级制使他希望破灭;而后他看到教会盛极一时,他投靠了教会,于连以虚伪为武器、以反抗和投协为手段,开始了个人奋斗式的道路。
   于连的平民阶级意识并未完全泯灭。在那个王政的复辟年代,于连作为一个平民知识分子为了争得自己的出路,向贵族资产阶级所作的反抗与斗争精神是应该给以肯定的。但他的手段又似乎接近于不择手段,比如说于连在选择红的道路来飞黄腾达行不通时,他又选择通过“黑”的道路,幻想进入修道院,穿起教士黑袍,以便将来成为一名“年俸十万法朗的大主教”,他其实不是真的想当大主教,而是为了实现他的野心与阴谋;他对玛特儿小姐的爱并不是真正的爱,而是通过玛特儿小姐实现了他的“三十岁当司令”的美梦。在进入巴黎时,他因“终于要在伟大的事业的舞台上显露身手”而高兴,这是为了能实现他的野心与阴谋的高兴。
   二、于连的性格是复杂的,多侧面的
   于连的性格是矛盾的。受压后就反抗,当个人名利得到满足后就妥协、投降。
   在德·瑞拉市长家做家庭教师,具有平民意识的他应聘的条件是和主人桌吃饭,显示出反抗的精神。在市长家他所感受到的是“对上流社会的仇恨和厌恶”,他虽然痛骂他们所取得的肮脏的财富和建立在这种财富之上的享乐,但同时又渴望着这种财富和享乐,不断追求。这是他矛盾性格的体现。
   在木尔侯爵府,于连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忠心为侯爵效劳、和侯爵女儿玛特儿恋爱、结婚最终得到了一份颇丰的地产和官衔。
   在德·瑞那市长家,于连是为了报复市长大人对自己的轻蔑,粉碎他的骄傲心理,而带着战斗的情绪走进市长夫人的房间的。即使在与德·瑞那夫人进行热恋时,于连的这仇恨心理和反抗也从未停止过。他始终把爱情看成是他对贵族阶级的报复和争取自由平等的愿望。人们多数认为这是恋母情结。“俄狄甫斯情结”会扩大,成为整个家庭的情结。原先依恋母亲的男孩,会因为母亲转去关心其他男孩而感到失落。这时男孩可能就会选取他的姐姐或妹妹作为他的性对象,从而代替不忠诚的母亲。
   三、于连形象的价值及社会意义
   于连的叛逆与奋斗形象反映了法国大革命过后英雄主义尚存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寻找个人出路和社会出路的时代精神,带有鲜明的反封建反复辟的性质。于连形象中的平民意识、自我观念和反抗精神是经过了长期的生活体验之后基奠在作者深层意识之中的心理原型。由于它凝聚了作者对人类生存与奋斗的深刻思考,实际上又成了人类群体中个人奋斗者的一个象征符号。它表现了人类与生俱来的推动人类自身发展的对自由生命的追求和原始生命力的运动,乃一代又一代的人类共同体验过的集体意识。
   从于连身上,每个人似乎都能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在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中,也许我们就在某一个时期,或在某一个方面面临着与他相同或相似的处境。于连能打动我们,能深深触动我们的心,使我们在阅读的同时给予于连极大的同情,在其中让我们感悟人生、明辩是非,获取一种精神力量.
   司汤达敏锐地捕捉住了人物的内心,而且以鲜明、强烈、富有挑战意味的姿态点明主题。
  
   参考文献:
   [1]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吴 旷(1992.01-),男,汉,浙江金华人,大学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 (文案策划),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论文网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