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亨廷顿政治现代化理论与执政党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

作者:雷凡毫 更新时间:2014-10-22 15:57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政治现代化; 政治秩序;政党
【职称论文摘要】
现代化,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是指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其实,现代化就是一个社会不断整合的过程。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提到:政治现代化涉及权威的合理化,结构的分离和政治的参与的扩大等三个方面。他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一直着力于加强党自身的建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传统向现代化的过渡中,亨廷顿关于现代化的独特理论观点,对于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下,转变执政方式,提高

      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论述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时,就总结性地指出:没有一个强大、有力量的政党的领导,是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无法控制政治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政治衰朽的主要原因。他认为,“共产党国家在建立政治秩序方面的相对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他们自觉地把建立政治组织(政党)一事摆在优先地位”。从传统到现代化过渡是一个克服社会动荡和防止政治腐朽的历史过程,因此,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从传统到现代化转型之路上,面对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如何通过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加强政治变革,实现政治稳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拟从梳理《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亨廷顿关于现代化与政党,政党与政治稳定的思想并分析、总结、借鉴,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中国政治现代化有一定的意义。
  一、 政党是实现政治现代化的组织手段
  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是立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际发生于第三世界国家政治舞台上的现状,针对主要是美国学者提出来的两种理论——正统现代化论和现代化修正论,提出了第三派学说,即强大政府论,或曰政治秩序论。亨廷顿作为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中比较历史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对二战结束后的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充分观察和总结,系统地提出了政治稳定理论,所谓政治稳定,其实指的就是在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同时保持政治稳定。现代化过程中的动荡的根源在于一个国家进行了现代化而又未获取现代性,现代性他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中却滋生着动乱。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里的变革。在亨廷顿看来,一个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国家欲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就必须树立起强大的政府。但强大政府的构建和维持依赖强大政党的缔造和巩固,而政党的强大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力量。
  那么,什么样的政府才是强大的政府呢?他指出,强大政府就是有能力制衡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政府。一个政府是不是强大,稳定与否,主要看它能否在其政治制度化的速度和扩大群众参与水平二者之间求得最佳值。其中,政治制度化主要是指政治组织和施政程序获得公认价值内容和稳定性质的过程,其考究的标准可以用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凝聚力来衡量。总之,亨廷顿认为,解决政治稳定的核心在于政治制度化,而政治制度化的目标是实现政治现代化,只有实现政治现代化,才能实现政治的长久稳定。而在提到政治现代化时,亨廷顿认为政治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应该涉及权威的合理化,结构的分离以及政治参与的扩大这三个方面。现代人与传统人的区别,最重要在于他们对人和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不同。“当人民意识到他们自己的能力,当他们开始认为自己能够理解并按自己的意志控制自然和社会之时,现代性才刚开始。”要实现权威的合理化,就得实现,以单一的、世俗的、全国性的世俗权威取代各种宗教的家庭的种族的政治权威。现代化要求具有变革能力的权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权威的合理性在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道路上已经成型。首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来看,我们宪法第一条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制度上实行的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誉与共”。还有,现代化政治是以高度民主和完备法制为特征的,衡量一个国家政治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实现法治的状况。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早已经深入人心,它对我国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律实践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曾进一步强调过,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表明我们党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结构的分离,其实质是政治功能的专门化。在西方,权威的合理化和权力的集中曾伴随着更为专门化的政府机构和部门的出现先以及职能的区分。比如说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在行政、立法和司法三部门上就体现了以权力来制约权力的制衡制度。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日益复杂,相对应地,对政治的功能专门化的要求也越来也迫切。我们国家从结构的分离来看,目前一个很突出的矛盾就是党政仍然不分,权力过分集中,权力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政府也围绕着精简机构和转变职能的双重目标,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改革,取得了一些实际的绩效。但,路漫漫其修远兮,仍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能,尽快实行党政分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真正发挥党的总揽全局的作用。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参与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中共十六大在论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时,就提出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构架。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从各个层面、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进一步加大了解决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问题的力度。当然,在推动公民政治参与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够高,参与领域不够广、参与程度够深、参与的机制和有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党认清事实,辨证地对待问题,实施更有力的举措。

     二、 强大的政党是现代化政治稳定的关键
  在亨廷顿看来,政党它就是现代社会中的政治共同体,而这种政治共同体一旦建立,就应当在“横向”上能将社会群体加以融合,在“纵向”上能把社会和经济阶段加以同化。亨廷顿在对第三世界国家历史进行充分的观察后,总结出:越是在现代化早期就形成了适当的政党组织的国家,越能在扩大政治参与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在现代化过程中政党建立晚了一步的国家,扩大政治参与之路就会不那么平坦。比如说,20世纪60年代的马来亚和泰国,在当时,马来亚的得传统领导已经在全国各个不同种族集团编织在单一的政党构架之内了,而泰国当时几乎还不存在政党,当时的人们公认为马来亚要比泰国要稳定。可以这么说,有着高度发达的传统政治制度的国家,政党的作用是第二位的,补充制度的力量,而不是填补制度真空的力量,但在某一阶段,对于扩大政治参与,政党发挥着必不可少的组织和安排的作用,只有政党才能实现传统政体从观念到制度的现代转型。要想尽量减少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的扩大酿成政治动荡的可能性,就必须得再现代化进程中尽早建立政党制。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