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研究向学科化研究的转向(2)

作者:康年 更新时间:2010-10-29 10:33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青年研究;青年本位;学术规范
【职称论文摘要】
(四)共青团研究 1.共青团的青年研究 推动青年研究向前发展的动力中,有一股重要的力量共青团。30年间,共青团主要沿着两个路径为青年研究作出了贡献: 其一,结合共青团工作需要,开展了大量的应用研究。调查研究成果主


  (四)共青团研究
  1.共青团的青年研究
  推动青年研究向前发展的动力中,有一股重要的力量——共青团。30年间,共青团主要沿着两个路径为青年研究作出了贡献:
  其一,结合共青团工作需要,开展了大量的应用研究。调查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为共青团制订工作规划,作决策、谋对策、订政策提供依据例如《关于共青团体制改革的基本设想》(1988 年),《在建设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我国青年工作战略发展规划》(1993 年),《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纲要》(1998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共青团工作战略发展规划》(2003 年)等各个时期的重大决策,都是通过大规模调查研究,把握新的变化现状,从而找准工作定位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另外,调查研究成果还被用来回答团内以及社会上对共青团工作及其对象——青年的一些疑虑或误解,推进思想解放,为共青团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统一认识、制订相关的决策和政策提供了重要支持参见吴鲁平《90代年中国青年社会参与意识与行为》,《当代青年研究》1994年第Z1期。。其二,汇聚了社会各界的研究力量,为搭建青年研究平台、整合青年研究成果作出了努力。青年学的学科建设正是在共青团为满足青年工作者培养需要时启动并延续的。1991 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 1994 年中国青年研究会 (1998 年改称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的相继成立,为在全国范围内规范和推进青年研究奠定了组织基础。
当然,也正是因为共青团工作与青年研究之间紧密而复杂的联系,使得我国30年来的青年研究带上了政治性、工作性的烙印。
  2.对共青团工作的研究
  作为全国最大的青年组织,共青团自身的现状和发展也当然地成为青年研究的重点。青年工作者和学术界围绕共青团的工作职能、工作机制和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展开了讨论。
  共青团的工作职能既是其存在的正当性来源,又是其明确工作领域、选择工作方法的依据。而共青团要“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这一社会职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得以明晰 ⑥ 参见黄志坚《改革开放三十年共青团工作八大新发展》,《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1期。。共青团工作机制研究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创新。20世纪80年代,共青团研究者主要针对团工作的行政化倾向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参见王俊杰《基层团组织行政化工作方法批判》,载共青团上海市委研究室编《自我超越的思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90年代,在政府着力让渡社会管理职能的大背景下,共青团工作的社会化成了讨论的重点⑥。近十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共青团研究的跨学科化,关于工作机制的讨论更加全面、并富于想象力,其中,网络化手段和活动项目品牌化运作是提及率较高的创新性方式参见胡献忠《活动•项目•事业——从学雷锋到志愿服务看共青团事业的发展》,《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2期。。而对共青团存在合法性的讨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不少学者提出,缩小服务范围、找准凝聚青年的切入口,成了共青团更好地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必然选择参见王艳、伊行《青少年事务发展与青年组织的政治合法性》,《青年研究》2007年第6期。。
  
  二、问题研究向学科化研究的转向——代评价
  
  在认真回顾和总结相关文献后,我们发现,无论从研究视角、方法、主题还是从学科背景、研究队伍组成等各方面来看,30年来的青年研究都有着极大的突破和创新。
  从研究视角来看,青年研究正从最初主要服务于意识形态发展到力图将现实、政策与理论融会贯通,使研究富于客观性和学理性;从研究范式来看,青年研究从主要将青年视为“问题群体”、开展以治疗和拯救青年为目的的研究,发展为更趋多元化、更倾向于相对主义的研究;从研究的学科背景上看,研究者为弥补青年研究长期存在的理论贫血和“拼盘”状态,正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文化学、解释学等学科中汲取养分,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青年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多种学科方法和理论的引入不仅使青年研究跳出报告文学式的“陷阱”,得以进一步拓展,形成一些既互有联系又各具特色的分析框架与理论视界;而且在这些方法论导引下,青年研究开始摸索自身的研究逻辑和手段。另外,从研究人员的结构来看,早期的研究人员主要来自从事思想教育工作和青年工作的共青团系统,而目前越来越多的受过学术训练的专业研究人员进入了青年研究领域。
  上述这些演变特点使得当代青年研究的存在形态与发展逻辑,出现了远比早期的问题导向型青年研究更加复杂的特点,也正是这些新的形态、逻辑和特点将青年研究引上了一条力图学科化的路径。但是,青年研究在朝学科转向的过程中仍有似乎绕不开的藩篱。借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沈杰的话,青年研究走向专业化的过程中所遇障碍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看到学科的地方看不到青年;二是,看到青年的地方看不到学科参见沈杰《“青年研究”何去何从》,《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1期。。
  (一)青年在哪儿?——青年研究的问题意识
  青年研究是否需要问题意识,似乎是不言自明的问题。但这很难解释,为何在青年研究的文章、著作中大量存在没有问题的情况,包括没有提出新问题、没有对已经提出的问题作出新分析和提供新资料、没有对某些结论和判断的怀疑和批判等。
  从学理上说,青年研究的问题意识应当来源于青年,是从青年出发的,是青年本位的青年研究。但事实上,我国的青年研究自纳入社会科学起,就是由于当时强烈的社会需求,要求对青年中的社会问题以及如何教育引导作出回答,是问题先行的研究模式。问题导向的青年研究,似乎包含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其实不然。问题导向的青年研究,预设了青年是问题群体,预设的标准则是政治性或主导文化性的。因而,问题导向的青年研究中所谓的问题,是不是真问题另当别论,但至少不是从青年出发的问题。问题导向的青年研究中所谓的问题意识,缘于其意识形态性的标准和规范参见陆玉林《青年研究:学科逻辑与问题意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青年研究的反思》,《青年研究》2007年第5期。。在问题导向的青年研究中,青年是缺位的。
  青年研究中青年主体性的缺位是可悲的,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会在现实中发现,一方面是青年研究的成果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却是作为学科与问题研究对象的青年群体对研究成果不闻不问。青年研究或者在社会学、心理学、人才学等学科领域进行精致的哲学思辩,或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旗帜下进行政策研究,演绎出一套又一套的对策性成果提供给某些决策部门。两者在某种程度上都站在主流文化的视角下进行思考,都在自己的话语霸权下解释青年和青年问题,但作为研究对象的真问题却是一种集体失语的状态。问题的主体性角度在这种学科的自说自话中消失,作为真学问的青年研究就只能在一种泛道德色彩的语境下忠实而又虚弱地完成自己“诲人不倦”的社会化功能参见黄海《田野、叙事和结构:青年研究的人类学进路》,《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第2期。。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