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主型家庭对子女教养的误区

作者:徐丹 更新时间:2010-11-11 09:48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社会交换 民主 单向社会化 双向社会化
【职称论文摘要】
从社会交换的视角来看,民主型教养方式如果只停留“单向社会化”层面,还是会存在很多问题,只有过渡到高层次的“交换”型家庭教养方式,才能实现“神形兼备”而非“形似神离”的民主教育。高层次“交换”型教养方式从具体刺激手段的运用中脱离出来,强调亲子间的互动是双向

 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认为,就人们的全部行动而言,某人的一个行动越是经常得到酬赏,就越有可能进行这种行为。如果以前某一特定刺激或一系列刺激的出现都使某人得到酬赏,则当目前的刺激与该刺激越是相似,他就越有可能进行这种行动或相似行为。特别是对个体来说,其行动的结果越是有价值,他就越有可能从事这种行动。“交换”是一种引导个体做出预期行为的有效手段,将“交换”作为家庭教养手段,效果如何呢?
  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被公认为是最理想的教养方式。但是,由于这种教养方式奖励和惩罚之间落差比较大,容易使未成年人采取“趋利避害”的做法。当奖惩手段被撤销时,未成年人行为保持原来运行状态的机率有待研究。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中最关键也最难以把握的是奖惩的手段运用。只运用物质和活动作为手段,容易导致未成年人形成“唯物质至上”的世界观和没有报酬不干事情的不良品德。只运用精神作为手段,容易导致未成年人对自身认识上的大起大落,难以形成准确的自我看法。这两种极端情形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少见,更多的是将物质、活动和精神三种手段交替使用。根据手段使用的侧重点不同,总结出四种情况。
  一、奖励和惩罚都侧重运用物质或活动手段,较少运用精神层面的手段
  假如未成年人达到父母要求时,获得的是一件电子产品或者游玩的机会;没有达到父母要求时,遭受身体上的惩罚。这种教养方式透露出来父母仍然是物质至上的教育理念,采用的体罚手段也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一不小心就会走向专断型家庭教养方式中去,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二、奖励和惩罚都侧重运用精神层面的手段,较少运用物质或活动手段
  可以想象一下,当未成年人达到父母要求时,获得的是赞美之言;当达不到父母要求时,得到的是责备之词。如果父母的素质比较高,懂得采用温和的语言进行沟通,说明其中的道理,那么这是种比较理想的教育方式;但是如果父母的素质比较低,采用了带有损毁性的言语,那么这种波动比较大的评价,不利于未成年人形成稳定而准确的自我认识。
  三、奖励侧重于运用物质和活动手段,惩罚侧重运用精神层面的手段
  当未成年人达到父母要求,可以获得想要的物品或游玩的机会;但是达不到父母要求时,得到的很可能是责备,这样教养方式虽然奖惩分明,但未成年人为了获得奖励逃避惩罚,很可能会做出取悦父母而并非发自内心的行为,也很容易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的问题,长此以往,父母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奖励侧重于运用精神层面的手段,惩罚侧重运用物质和活动手段
  当未成年人达到父母要求时,获得的是赞美之言;但是达不到父母要求时,得到的是挨打、罚跪等身体上的惩罚,或是对行为的约束。随着现代父母教育科学性意识提高,体罚子女的事情逐渐减少。假若未成年人自己认为父母采用民主教养方式,那么体罚在这一类型中所占比例应该较小。但对看电视、上网等行为进行限制的情况却比较常见,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看电视和上网等活动是对知识和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将之视为洪水猛兽的做法不科学,更加不应该作为惩罚的手段,而要因势利导。
  民主型家庭父母在奖惩手段上的运用应尤其注意,不能偏废,特别是进行惩罚的时候,要尽量避免使用带有侮辱性质的语言,应该在批评的同时,帮助未成年人找出问题,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最利于过渡到“高层次”交换型家庭教养方式,要争取摆脱具体手段运用的束缚,修正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中形似而神离之处,理解并把握民主教育的内涵。在此过程中,父母应该转变角色观念,变传统的“教导指挥”式为“交流沟通”式,前一种表现出上下级关系,后一种反映的是朋友关系。朋友关系所代表的平等理念更容易被新时代的未成年人接受,父母需要和他们一样继续努力学习,在扮演各自角色过程中不断进行社会化,这体现着高层次“交换”型家庭教养方式的思想,即抚育过程是父母和子女进行双向社会化的过程。时代发展非常迅速,家庭教养方式应该保持开放的状态,并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方式和理念。□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张正沛.家庭教养方式和独生子女心理的发展.伊犁教育学院学刊.1996年第2期.
  [4]李德升、潘叙贤.家庭教养方式与子女性格特征的相关分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5]李坚敏.家庭骄阳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和田师范专科学校.
  [6]许群民.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幼儿教育.2000年6月.
  [1]杨斐.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爱的情感影响及对策.,http://www.cqvip.com.
  [2]梁秀琼.家庭结构规模及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http://www.cqvip.com.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