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模式探究

作者:张蕾 更新时间:2016-07-18 12:17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社会管理;公众参与;弱政府;强公民
【职称论文摘要】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有力地推动着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这是社会变革的要求,也符合社会进步的趋势。公民参与社会管理需要良好宽松的环境,也需要公民意识和公民自身的责任感的推动。通过研究“广州公共观察”的成功,探寻社会管理中“弱政府强公民”的模式,从而引发对构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有效模式的思考,提出要从建立开放的政府、加强公民教育和培养独立的社会组织等方面采取措施。

         一、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的理论逻辑
  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国家经济下滑、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等多方面问题的出现,新公共行政学兴起。随之,新公共管理学、企业家政府理论、服务型组织理论都相继产生,尽管这些理论从不同侧面阐述各方观点,有些观点并不完全一致,如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企业家政府理论提出的企业家政府具备的十项特点进行了一一批驳,但他们是站在同一立场之上的思想碰撞,即他们都认为政治和价值应再度回到行政组织学的核心位置。由此,公共管理进入“服务行政”时期。所谓“服务行政”,是一种以公共利益和公共责任为导向,强调社会治理方式以服务为主的行政管理模式。政府的角色从控制者转为服务者,政务的重点由单纯地追求经济和效率转变为重视公共管理与非公共管理、民主与效率的关系,开始思考如何以“服务者”的角色采取诱导性和服务性的管理方式为社会快而稳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服务行政”是对社会环境变化的一种必然回应:要求回归传统价值,重建规范。它不仅对政府的角色转变提出了要求,还对公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提出了期望,期望政府、公民、社会三者良性互动。如,新公共服务理论针对企业家政府理论提出,政府的职能既不是掌舵也不是划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要建立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当今社会,公共政策实际上是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结果,政策方案是许多不同意见和利益的混合物。政府的作用不只是提供服务,更是调停者,与私营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一起,为社区所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服务行政”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政府实践,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在政府的角色转变之中调动起来。在广州,打响了“广州公共观察”的旗号,它是在“服务行政”大背景之下产生的一个政府与公民良性互动,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典范。
  二、“广州公共观察”的模式分析
  2013年,由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创立了“广州文化观察室”,“广州公共观察”的名号就是由这个观察室打响,这里是一帮“刺头”的聚会场所,被称为“刺头联盟”。广州市大小事务,大到城市债务、路桥规划、出租车价格,小到停车场收费以及公交站牌如何摆放,只要事件曝光,这个“刺头联盟”就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从各自不同的关注点和角度进行批评。他们批评,政府就听;他们提建议,政府就同他们一起商量;一直到商量出合适的解决途径,才算是完结。然后,他们又开始下一轮的“挑刺”。
  “广州公共观察”在广州已经打响旗号。群众拥护,政府支持。广州的社会土壤,孕育并包容了“公共观察”,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对抗化作对话,使“协商民主”从纸面走到地面;另一方面,这个“刺头联盟”使整座城市充满正能量,他们的批评和建议提升了城市品位,拓宽公共的边界,使公权力一刻不敢懈怠,使公民社会茁壮成长;可以说是一种“弱政府强公民”模式造就了其成功。这里的“弱”不是真的弱,不是指功能不强大,相反,“弱政府”是一个回应力强、公信力强、接近有限政府的强政府。之所以称之为“弱政府”,是因为这样的政府在公民面前没有过多的强势,不是以政府享有国家权力的高姿态将其压服,能够直接面对并接受公民的质疑与批评。这里的“强公民”并不是指一帮暴徒采取暴力方式抵抗政府政策,无端生事,而是有着强责任感、强公民意识,并且拥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强悍”到为公众利益挺身而出并能为政府甚至是同政府一起出谋划策的公民。
  1.低姿态的“弱政府”
  2012年,“广州公共观察室”成员韩志鹏在两会上发声:“同德围是广州的耻辱!”同德围在广州,占地3点多平方公里,约有30多万人居住,公共卫生是其主要问题,环境恶劣,就像广州的一个疮疤。韩志鹏的发声引起了市建委等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采取实地调查活动,并与之商议确定综合整治工作,在整个整治过程中,职能部门将身段放到最低,主动与韩志鹏及咨监委进行沟通,每个月通报一次整治进展。这样低姿态的政府,看似弱,实则强,是一个具有强回应力的政府。强回应力的政府才可能成为强公信力的政府。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有利于增进政府抵御风险、化解矛盾的能力,建立两者之间的互动合作机制。一个合理而有效的政府,应当扎根于民意之中,只有政府对民声能够有效回应,政策掷地有声,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切实改善和解决,群众从政策实施中有获得感,才能够改善人民与政府的关系,才能够真正地激起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才能提升政府公信力。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的透明化,腐败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等使得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有所下降。面对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和缺失,应设法尽快将其恢复。政府的合法性存在基础主要是靠公众的认同和信任来维系的。集权统治之下,公众对政府只是服从和依附关系,这是基于政治强制力的结果,谈不上对政府的信任。而在当今社会,当政府无力满足公众的愿望和要求,又无法疏导公众的不满情绪时,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就会加深。相反,如果政府具有强回应力,政策拟定征求公众意见,给群众一个建言的机会,给群众宣泄不满情绪的渠道,重视公众的想法,公众就会慢慢恢复对政府的信任。
  2.具有公民意识的“强公民”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是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公民对于社会政治系统以及各种政治问题的态度、倾向、情感和价值观。公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观念形态系统,有它自身内在逻辑联系着的层次结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公民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自信、自强意识;公民的自由、平等和主权在公民的意识;公民的护宪、守法的意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意识;公民应具备现代文化的心理素质。从本质上讲,强的公民意识表现出来就是高度责任感。

        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关系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州公共观察”得以存在,因为这个群体的努力是正面和真诚的,是有公心的。他们愿意锲而不舍地去对话、不断地按照程序去质询,因为他们内心相信民主法治社会是需要每一个个体去争取的,而这股争取的力量和信念正是捍卫和信任法律精神的体现,这也是公民的护宪、守法意识的体现。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