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经济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类别特征研究

作者:余川江 邓玲 更新时间:2012-08-06 10:46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区域产业竞争力;经济区;类别特征;聚类分析
【职称论文摘要】
了解各地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类别特征,有助于细化分类指导、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战略。采用所构建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和相关统计数据,对中国四大经济区(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范围内各行政地区区域产业竞争力进行聚类分析,将各地

  一、引 言
“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我国“十二五”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任务,着手提升中观层面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是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支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是我国目前发展成型、有国家级规划编制的四大经济区,是我国经济核心增长极,辐射范围基本全面覆盖我国东、南、北、西四大地理方位的广阔地域,应成为我国提升中观层面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首要重点对象。以行政区划为表现形式的政治力量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推动区域经济实际运行的独立主体是以行政区划为界的行政地区,分类剖析四大经济区内各行政地区的区域产业竞争力特点,对把握我国区域经济与竞争力格局、并有针对性指导各类型地区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有着重要的理论启发与实践示范意义。
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在相关竞争力研究成果[1]-[5]基础上,将“区域产业竞争力”概念定义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区域相对其他区域更有效地集聚控制要素条件、承载和发展产业、配置资源、调适和创新的区域产业系统状态和能力。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多层次构成、多要素互动强化的完整功能系统,既包括资源要素来源,也包括竞争结果;既包括目前竞争的现实状况,也包括长期维持和提升竞争地位的可持续潜力。区域产业系统依靠的资源要素包括客体要素和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竞争力衡量资源要素的物质来源,主体要素竞争力衡量资源要素的主观动力。区域组织功能和优势产业竞争力衡量区域产业竞争结果,优势产业是产生区域经济竞争关系的有形载体,是区域产业体系集聚资源、输出产品和服务的主导力量,优势产业竞争力是区域产业竞争力最集中的现实表现;区域组织功能反映区域产业系统的空间组织能力,即以产业为载体带动要素互动、并在空间系统上配置资源和调适创新的能力,是区域空间组织“底盘”对优势产业持续发展的支持潜力。
立足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参考已有的相关指标研究[6]-[20],按照科学性、可获得性、可比性等原则,设计全面定量反映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见表1)。
其中:
根据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选择主营业务收入区位商大于1的工业部门,增加值区位商大于1的服务业、建筑业和农业部门作为区域的优势产业;
优势产业层次度(1)=优势制造业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例*0.4+优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例*0.6;
优势工业销售利润率(2)=优势工业部门的利润总额/优势工业部门的主营业务收入总额;
优势产业市场竞争力:通过优势产业中的工业部门市场占有率,优势产业中的服务业部门、建筑业或农业部门增加值占全国比例的算术平均获得;
优势产业的全国年均增长率(3):通过优势产业中工业部门主营业务收入的全国年均增长率,优势产业中建筑业、农业或服务业部门增加值的全国年均增长率算术平均获得;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GDP/从业人员数;
产业结构转换速率:通过三次产业增加值年均变化率的绝对值算术平均求得;
财政服务支出比例(4)=政府服务性支出项的地区财政支出/地区财政总支出,政府服务性支出项:包括公共安全、科技、教育、文化体育传媒、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九个部门;
政府间协调度:通过地方政府规划与国家规划的重点产业门类一致性比例、同级地方政府规划的重点产业门类差异性比例的算术平均获得;
政府与企业间协调度=企业规划与注册所属地地方政府规划重点产业门类一致的区域A股上市公司数量/区域A股上市公司总数;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三、实证分析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用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代表长三角经济区范围,用广东省代表珠三角经济区范围,用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代表京津冀经济区范围,用四川、重庆两省市代表成渝经济区范围。为适应五年规划发展战略要求,选取“十一五”规划期始末的2005、2010年数据进行实证应用。指标的原始数据来源包括: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四大经济区范围内各省市统计年鉴等权威统计数据,中国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国四大经济区的“十二五”区域规划及中国四大经济区范围内的各省市“十二五”规划,中国四大经济区范围的A股上市公司2010年后公开资料。优势产业的全国年均增长率、产业结构转换速率通过获取2005-2010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其他指标核算主要来源于2010年数据和资料。
2.数据无量纲处理的标准化方法
——越大越好型指标标准化公式:
Zij= (Xij-min Xij)/(max Xij-min Xij)
(i=1,2,3,4……,j=1,2,3,4……);
——越小越好型指标标准化公式:
Zij= (Xij -max Xij)/( minXij-max Xij)
(i=1,2,3,4……,j=1,2,3,4……)。
3.划分区域产业竞争力类别的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对多属性统计样本进行定量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按照距离的远近将数据分为若干个类别,以使得类别内数据的“差异”尽可能小,类别间“差异”尽可能大,反映样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21]将区域产业竞争力具体指标数据的标准值输入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将中国四大经济区内各行政地区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包括四川、河北、重庆;第二类,包括江苏、浙江、广东;第三类,包括北京、天津、上海。 4.区域产业竞争力水平的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是客观赋权法的一种主要方法,用几个综合因子代表众多的变量,使得在变量个数较多的高维空间中研究样本规律的问题得到简化,最后得出综合得分。[21] 将区域产业竞争力具体指标数据的标准值输入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2010年中国四大经济区区域产业竞争力及各构成要素的水平得分和排名(见表2),可见不同类别地区的区域产业竞争力存在显著的梯度差异:第一类地区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水平最低,在各构成要素方面均最弱;第二类地区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水平居中,在各方面上发展较为均衡、表现稳健,优势产业竞争力最强;第三类地区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水平最高,区域组织功能是最大优势。(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