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慕课选课模式的探讨

作者:郭晓红 张军林 吴明煜 更新时间:2015-05-21 11:25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慕课 选课 课堂改革
【职称论文摘要】
慕课是一种随互联网时代而来的新兴在线课程模式。作为应用型的本科院校,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共享校外优质课程资源,在进行校内慕课建设的同时,通过慕课选课,将在线课程与线下辅导考核相结合,使学生有更多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完成自己的学业,是现阶段对 “慕课”建设的一次积极尝试,也可为今后慕课的建设及实施提供宝贵的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慕课,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作为一个新潮学霸的代名词,于2011年开始流行,是一种随互联网时代而来的新兴在线课程模式。慕课打破了学校的围墙,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的课程资源和精英教育。经过多年的摸索与推广,国内各大高校及中小学校园内,慕课建设正热火朝天,如火如荼。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名校的知名教师纷纷加入了慕课行列,精心录制慕课并提供分享。同时,一些社会机构也加入打造更专业慕课的行列。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我国慕课产业的规模化。
  慕课建设需要一定的设备、资源和资金,对带宽、课程库和网络运维有特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优秀的教师团队,这使得慕课的建设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国内已有超星慕课、爱课程等较成熟的适合中小学及高校学生选课学习的慕课平台,这使得在学校推行慕课选课,通过在线学习获得证书或完成学分变为可能。作为应用型的本科院校,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共享校外优质课程资源,在进行校内慕课建设的同时,我校生科院推出了面向本院所有专业年级学生开展网上慕课资源的选课学习,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慕课选课实施模式。
  1课程的选择及学分的认定
  目前,国内学生通过慕课平台学习获得证书或挣学分的体制还不完善,这是制约慕课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我院学生慕课选课的一般原则及学分认定办法。具体为,学生可在“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超星慕课”等慕课平台进行选课,所选课程可以替代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上的同名选修课或相近选修课,也可选择人才培养方案上没有的课程。学完的课程须经面授任课教师认定合格,方可认定学分。为避免对课堂造成冲击,目前我院的专业必修课一般不建议学生选修慕课,但是重修学生可以选择慕课课程获得相应学分。
  2教研室把关,院系统筹分配
  为了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要求由教研室每月定期公布上线或即将上线的慕课课程信息,同时提供建议选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年级、先修课程等,避免了没有相应基础的学生选课,降低学习效率。教研室上报可供选择的课程后,院部再统筹分配课程给相关层次的学生选择,增强了课程选择的针对性。
  3班主任做选课指导
  为了使学生能选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课程,班主任需要在第一时间将慕课课程信息发布到班级QQ群,并负责解答学生的疑问。选课成功的学生需要将自己的姓名、教学号、手机号码、常用邮箱等信息及时提供给辅导员,以此作为登陆在线平台的凭证,以及及时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如果信息有误或者未能按时提供,将直接影响课程学习的进度及期末成绩的判定。辅导员统计学生报名情况,并按照班级和课程分类将学生报名信息汇总给教学秘书。教学秘书汇总全院课程信息和学生报名信息,并报教务处。
  4专职教师做线下辅导
  慕课相对于传统授课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重复观看课程难点,还可以通过论坛、在线即时通讯等工具与教师沟通,并获得在线帮助。但是,慕课的在线答疑目前实施并不理想,很多同学提问的问题很久都不会得到解答。针对这个实际情况,我们安排报名人数在10人以上的课程,由教研室指定专职教师做线下辅导,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熟悉或者同步跟学,教师可根据课程难易程度集中安排线下辅导。辅导时间可安排在早自习或晚自习,每月辅导4学时左右;或建立一个选修课QQ群,利用工作或生活空隙中的琐碎时间进行答疑,提高效率。同时,指导教师做好线下辅导的文字记录,包括时间、地点、简要的辅导内容、辅导时长等,以便院部上报教学工作量。
  5线上线下双重考核
  课程结束,选修本课程的学生需按照所选网络课程规定的学习及考核办法进行学习并参与考核,考核电子合格证书作为线上考试成绩;同时指导教师安排取得电子合格证书的同学进行线下考核,均通过的,将学生名单提交教学秘书。教学秘书汇总课程学习合格学生名单,上报教务处,认定课程学分,输入学籍管理系统。
  6结语
  我校独立的“慕课”平台正在紧张筹备中,通过慕课选课,将在线课程与线下辅导考核相结合,使学生能有更多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完成自己的学业,是现阶段对我院“慕课”建设的一次积极尝试,也可为今后慕课的建设及实施提供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曹继军,颜维琦.“慕课”来了,中国大学怎么办[N].光明日报,2013-07-16.
  [2] 汪瑞林,张春铭.MOOCs的挑战与大学的未来——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N].中国教育报,2013-09-23.
  [3] 杜杨.“慕课”对高校体制的五大挑战[N].光明日报,2013-08-21.
  [4] 陈竹.中国大学“慕课”上线要颠覆传统教育[N].中国青年报,2013-09-24.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