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从厥阴论治浅析

作者:张杰 更新时间:2015-01-12 15:10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剩回室酰晃诿吠瑾
【职称论文摘要】
消渴病临床表现各异,大多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与《伤寒论》厥阴病有诸多相似或相符。作者根据临床经验,结合研读《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理论的感悟,认为消渴病其位在厥阴,其病机关键在于阴竭阳郁,阳郁化热伤津,阴阳气不相顺接,其治疗大法应以养肝生津,寒温并用,通调阴阳为核心。以乌梅丸为主方加减,收效颇佳。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433-02
  
  消渴病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基本一致。历代医家多以上、中、下三消论治,主张上消宜润其肺,兼清其胃;中消宜清其胃,兼滋其肾;下消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其病机主要为阴虚燥热,迁延日久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但临床因其病因病机变化多端,常表现各异,大多阴阳错杂和寒热混淆,症状特征与《伤寒论》厥阴病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而“消渴”被仲景置于厥阴篇提纲之首,且六经只有厥阴提纲明确言及消渴,这就提示我们,厥阴之消渴或另有所因,值得详加研究,而得以找到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1.消渴病位当在厥阴
  《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 《伤寒论直解•卷五》:“厥阴者,两阴交尽,阴之极也。阴极阳生……。”[1]从阴阳学说系统看,厥阴代表阴气最衰的阶段,为阴尽阳生的转折点[2]。两阴交尽而衰变之厥阴,包涵有阴气主退,物极必反,阳生于阴,阴中有阳之意。
  《灵枢•终始》:“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喜溺心烦……”《素问•诊要经终论》:“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素问•脉解》:“厥阴……所谓甚则嗌干热中者,阴阳相薄而热,故嗌干也”。东汉医学巨著《伤寒论》重现了厥阴经主消渴病的特点,提纲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伤寒论》以“消渴”这种明确病名形式出现于厥阴病中,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足臂十一脉灸经》记载足厥阴经病候为脞瘦,多溺,嗜饮,足跗肿,疾痹。《外台秘要》卷十一载:“消渴有三: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是消渴病也;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油而数者,此是消中病也;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萎弱,数小便者,此是肾消病也。”其中的第三种表现,与《足臂十一脉灸经》的“脞瘦,多溺,嗜饮,足跗肿,疾痹”诸候极其相似,二者间的这种内在关联,决不是巧合所能解释的[3]。清•黄坤载深谙经旨,在《四圣心源•消渴》中说:“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为表里……风木之性,专欲疏泄……疏泄不遂……则相火失其蛰藏。”另肝肾乙癸同源,肝郁不疏而化热,火热灼伤阴液,肝肾阴虚使肾之固摄失常,致津液直趋膀胱,则尿频,阴津损伤则口干。《医宗金鉴》亦曰:“消渴证,厥阴之病。”综上所述,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消渴病位当在厥阴。
  2. 阴竭阳郁,阳郁化热伤津,阴阳气不相顺接当为消渴之关键病机
  消渴之病,受历代各医家不同观点的影响,一直处于各执己见,认定不一的状态。这给研究、攻克消渴,带来诸多不利,故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如能达成共识,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形成系统性规范化的理法方药,将可能为传统中医药学攻克消渴病带来希望。
  消渴的大意不仅指口渴,并伴饮水次数及量的剧增,且饮后即消,旋而复渴。渴必由口舌,必由心脾,必由火土,而舌为心之窍,口为脾之窍,五行分属火土。厥阴为肝,属木,且木为水之子,水木同源。而心在五行中属火,又为木之子,由木所生,这说明厥阴为最容易影响口舌、心脾、火土功能的因素。因此,厥阴能使心脾的苗窍——口舌保持充分的滋润而无有渴生。各种原因致厥阴发生病变,心脾之苗窍无法得到滋润必将导致消渴的发生[4]。《伤寒论》第337条云:“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病至厥阴,当为阴尽阳复阶段,若阴阳之气相顺接,阳复阴退则病愈;反之,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则或阴消阳长,阳复太过;或阳消而阴长,阴盛太过而变生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之证。厥阴者,肝也。肝气不能升发,厥阴不能顺接阴于阳,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受到阴寒的束缚,而在束缚的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郁遏,郁遏即会进而生热,形成寒热错杂之证。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说:“阴阳各趋其极,阳并于上则上热,阴并于下则下冷”,病在厥阴,阴阳错乱,失去了正常互济机能,便形成了上热下寒证。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指出:“消证生于厥阴风木主气,盖以厥阴下水而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症。”[5]肝主疏泄,以气为用,肝失疏泄,气机不畅,郁而化火;若火热炎上,则木火刑金,消烁肺阴;若横逆克土,脾胃升降失常,胃火内升,则气阴被耗;肝郁化火日久,必损肝阴;而乙癸同源,肝阴损伤,则肾阴不能自保,久必耗及肾阴。阴竭阳郁,阳郁化热伤津,阴阳气不相顺接,与厥阴病之病机相符,当为消渴病之关键病机。
  3.养肝生津,寒温并用,通调阴阳当为消渴病治疗大法。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认为消渴病的诸多临床表现实际上都是由厥阴的本性失用所致,故消渴病治疗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恢复厥阴的本性,使阴阳之气相互顺接。临床采用养肝生津,寒温并用,通调阴阳为治疗大法,以《伤寒论》厥阴病主方乌梅丸随证加减,治疗消渴病收到很好的效果。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厥阴属风木,风木之味为酸,且酸能生津,故治疗厥阴之病,当从酸入手。厥阴主方乌梅丸,重用乌梅三百枚为君,更以苦酒即酸醋浸渍一宿,致其酸无以复加。因酸属木味,其先入肝;酸属阴味,其性收敛,正与风属阳邪而疏散动摇之性相对。臣以附子、干姜、椒目、桂枝、细辛之辛热以助其阳,温以祛寒;黄连、黄柏之苦寒以坚其阴,兼以泻热,佐以人参、当归之甘味温益脾胃,调和气血,培土生木,生津止渴。使以蜂蜜甘缓和中,调和诸药,全方集酸苦辛甘、大寒大热之药于一体,以杂治杂。纵观本方温热药既多且杂,重用酸味药乌梅就可以将分散的药力药性集中起来而聚于厥阴,助厥阴之气突破阴寒的束缚,从而承阴启阳,真正地实现升发,实现阴阳的顺接。因此,乌梅丸治消渴于事于理皆相符。此为乌梅丸之大义也。正如陈修园所说:“盖以消证,后人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分,而其病源总属厥阴。夫厥阴风木,中见少阳相火,风郁火燔,则病消渴。……时医皆不言及厥阴,而不知风胜则干,火从木出,消渴不外乎此。……师未出方,然无不可于乌梅丸及伤寒中各条悟出对证之方。”临证中用乌梅丸的辛开苦降,温下焦之寒,清上焦之热,抓住“消渴”主症,随证加减,如口渴多饮,津液亏虚明显者,可以去附子、干姜,加玉竹、石斛、沙参等;消谷善饥,属胃阴不足或胃火亢盛者,可去附子、干姜、细辛,加麦冬、熟地、生石膏等。待病机转化后再重新调整方药配伍。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论文网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