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人类究竟应当如何对待家庭?

作者:陈学明 陈祥勤 更新时间:2010-09-14 10:39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家庭;强制性家庭;父权制家庭;自然的家庭;母权制家庭;性革命
【职称论文摘要】
赖希“消灭家庭”的本意是要用“自然的家庭”来取代“强制性的家庭”,用“母权制家庭”来取代“父权制家庭”。赖希“消灭家庭”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揭露目前流行的家长制家庭、“父权制家庭”的消极功能,并批评这种家庭模式压抑人的性需求。但赖希把从“母权制家庭”向

 在“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赖希所提出的实现性革命的各项措施中,没有比“消灭家庭”这一主张更令人驰魂夺魄了。他的《性革命——走向自我调节的性格结构》一书中一章的标题就是“消灭家庭”。他把现在的这种家庭模式视为实现人的性需求的重大障碍,于是顺理成章地提出了“消灭家庭”这一口号。他把“家庭革命”作为“性革命”的主要内容,有时干脆把“家庭革命”作为“性革命”的别名。那么,他所说的“消灭家庭”是不是意味着为了让人们无拘无束地满足自己的性需求就要根本取消“家庭”这种形式?西方一些“性解放”的追随者就是这样认为的。可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
  
  一
  赖希认定,家庭是压抑人的性需求的主要场所,也是制造“独裁主义性格结构”的主要工具。赖希之所以将家庭及其所代表的两性社会关系纳入他的社会、政治和心理分析,乃是源于他的“性经济社会学”或“性政治心理学”的立场,在他的理论中,性、性的压抑和升华通过与经济社会等概念的结合,由心理学范畴跃入社会学范畴,并以此分析诸如法西斯主义、父权制、独裁、神秘主义、革命动力等问题,其中,家庭问题一直是赖希“性革命”理论的主要问题之一。他指出:“每一个社会制度都创造出为保护自己所需要的那些性格形式。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借助教育和家庭制度,通过使它的意识形态成为社会一切成员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而保证它的地位。”(注:[奥地利]赖希:《性格分析》,Trans. Theodore P. Wolfe,纽约,1972年版,第17页。)他甚至认为家庭是“制造顺从动物的工厂”, “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温床是强制性家庭”
  ③ ⑤ ⑥ ⑦ ⑧
  [奥地利]赖希:《性革命——走向自我调节的性格结构》,Trans. Theodore P. Wolfe,纽约,1962年版,第74、74、74、74-75、75、75页。)。在赖希看来,“家庭革命”的重要性正是由家庭在性压抑社会中所起的这种作用所决定的,而现存独裁主义社会的维护者之所以要竭力“保护这块圣地”,也主要由于“家庭是现存社会秩序的主要堡垒”。
  赖希在对家庭做出这个基本估计的同时,反复申明家庭是特定的“经济结构的产物”,他在这里所加以抨击的“家庭”主要是指建立在独裁主义经济结构基础上的家庭。他反对笼统地把家庭视为“人类社会本身的基础”,或者说“人类社会的细胞”,认为这是“保守的观点”。在他看来,如果“考虑到家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变换的形式及其相应地变换的社会功能”,如果“把家庭看作是特定的经济因素的产物”,那么就不能把家庭看作“社会的基石或基础”。“当保守的性学、反动的性道德和合法秩序继续把家庭说成是社会和国家的基础时,只是就强制性家庭不可分离地从属于独裁主义国家和社会而言,才是正确的。”?③他的意思是,只有在独裁主义社会和国家里,由于“家庭不可分离地从属于独裁主义国家和社会”,从而它才成了社会和国家的基石。“既然权威主义社会是借助于权威主义家庭而在群众的个体结构中再生产出来,那么,政治反动势力就不得不把权威主义家庭当作‘国家、文化和文明’的基础来加以维护。”
  [奥地利]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94页。)
  那么具体地说,在独裁主义的社会和国家中,家庭是如何履行作为“基石”的功能呢?或者说,在独裁主义的社会和国家中,家庭究竟是如何体现其“社会意义”的呢?赖希对此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他认为,家庭的“社会意义”首先体现在“经济功能上”,这主要表现为“在资本主义时代刚开始时,家庭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单位”;其次体现在“社会功能上”,这主要表现为“在独裁主义社会中,家庭有保护在经济和性方面被剥夺了权利的妇女及其子女的重要功能”?⑤。他进一步指出,在资本主义的早期,家庭的直接的经济基础是家庭小生产,所以那时家庭主要履行这种“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作过程的集体化,家庭的功能发生了变化。“随着妇女被越来越多地结合进生产过程,其直接的经济基础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经济的重要性失去了,代之而起的是其政治功能。”?⑥保守的科学和保守的法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调“家庭的主要任务”是“成为独裁主义意识形态和保守结构的基础”。“它成了几乎每个社会成员无一例外地都要从一开始就经历的教育设施。家庭,不仅作为当局的一个机构,而且,……借助于其自身的结构,把一种保守的世界观强加给儿童。它是社会的经济结构与其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之间的桥梁。其中充满了保守的气氛,而这又给其每个成员打上了不可消除的烙印。通过其形式本身及其直接的影响,它不仅传播了对待现存社会秩序的一般态度和保守的思维方式,而且还由于它从中产生和发展的性结构,对儿童的性欲产生了直接的、保守的影响。”?⑦
  他认为,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下述现象“绝不是偶然的”:青年人对家庭的态度与对现存的社会秩序的态度完全一致,即“青年人对现有社会秩序的赞成抑或反对的态度与他们对待家庭的赞成抑或反对的态度成正比”。大体上,“保守的、反动的青年依赖于家庭并想保存家庭,而革命的青年对家庭持对立的、破坏性的态度,并想不同程度地消除家庭纽带”?⑧。
  二
  在赖希看来,家庭成员处于这样的家庭中都是受压抑的,那么具体地说,这样的家庭又是借助于什么样的途径对其成员实施压抑,特别是性压抑的呢?赖希认为,这样的家庭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对其成员施加影响的:
  其一,通过家庭教育,用社会意识形态影响家庭成员。赖希认为,尽管上层阶级的家庭与下层中产阶级的家庭不一样,而后者又与产业工人家庭有所区别,但所有这些家庭“都笼罩在同样的性道德气氛之下”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奥地利]赖希:《性革命——走向自我调节的性格结构》,Trans. Theodore P. Wolfe,纽约,1962年版,第75-76、76、76、77、78、80、80、81、82页。)。这样的家庭的基础是作为一家之长的父亲与其妻子和子女的关系。父亲是国家权威在家庭中的代表,他天然地是个典型的士级教官类型的人,即他一方面害怕上级,对上级的意见心领神会;另一方面他又对下级趾高气扬,竭力向其灌输上级的“指令”。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婚姻状况和家庭组织是多么可恶、沉闷、痛苦和不能忍受,在意识形态上,家庭仍必须受到家庭成员从内部和外部加以保护”?②。正是在主要由父亲所施加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产生了广泛的家庭情感,制造了‘家庭幸福’、‘温馨的宁静的港湾’这样的口号,带来了所谓由家庭赋予儿童的那种幸福”?③。而所有这些所产生的主要成果就是“使家庭成员的痛苦被隐藏”。赖希特别指出,“家庭幸福”、“温馨的宁静的港湾”这些自欺欺人的口号“形成了意识形态气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情感上是必要的,因为它们保证了在精神上付出很大代价的家庭状况的延续”。赖希还强调,婚姻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培养儿童的主要途径,“不仅社会气氛支配着这种对性加以否定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由于成年人的性压抑而变得必然”?④。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论文网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