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不足的实证分析:基于黄金律消费角度

作者:陈忠斌 蔡东汉 更新时间:2012-12-02 23:43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索洛模型;黄金律消费;消费支出;乡村人口迁移
【职称论文摘要】
文章利用1978—2010年数据,基于Solow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回归,求出经济达到稳态时的黄金律人均消费水平。然后将城市和农村居民实际年人均消费支出与黄金律人均消费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城市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基本达到了黄金律消费水平,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始终低于黄

 一、引 言
  1998年前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首次遭遇通货紧缩和内需不足,学术界开始将目光更多地转向了对居民消费不足的研究。居民消费不足的主要依据,一是中国实际人均GDP中的消费份额在持续下降。按2005年不变价计算,实际人均GDP的消费份额,从1952年的63.15%、1980年的43.17%,下降到2010年的35.26%。[1]二是中国人均GDP的消费份额明显低于同等收入国家组的消费水平。2000—2010年中国实际人均GDP的消费份额平均值为47.73%,不仅低于52个中低收入国家实际人均GDP的消费份额的平均值73.88%,而且低于27个高收入OECD国家和23个其他高收入国家的平均值64.04%和48.7%(1)。
  居民消费不足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居民消费多少才算充足呢?孙烽和寿伟光采取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最优消费路径的变化进行了估算。大体说来,最优人均消费水平约为60%~80%,最优人均消费增长率约为17%~25%。[2]顾六宝和肖红叶对1992—2003年的人均消费额和人均消费增长率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实际人均消费额居于模拟值与最优值之间,当θ=4.3、θ=2时模拟的人均最优消费增长率分别为4.55%和9.49%,实际人均消费增长率位于4.55%和9.49%之间。[3]田卫民利用1978—2006年的数据,从经济增长角度估算中国最优消费规模为66.46%。[4]吴忠群和张群群基于黄金律法则得出中国的最优消费率为0.8063。[5]
  孙烽和寿伟光、顾六宝和肖红叶的研究都是基于家庭消费的效用函数,对最优消费额和最优消费增长率进行数值模拟。田卫民把消费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该回归模型本身存在不妥。因为消费本身不会直接进入生产过程,它只是生产的结果,属于总需求。基于这样一个模型得出的最优消费规模66.46%无法令人信服。吴忠群和张群群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资本存量和新增投资同时作为自变量和劳动力一起对产出进行回归,这个回归模型也是不妥的。因为资本存量的增量就是新增投资,自变量中既有资本存量,又有新增投资,将高度相关的两个自变量对同一产出进行回归,这样的回归模型存在明显的内生性,其估计结果令人质疑。此外,这四篇文章都没有考虑到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没有对城乡居民实际消费支出与最优消费水平进行比较。
  本文针对上述研究存在的不足,基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以索洛(Solow)模型[6]为基础,首先估算出我国宏观经济的黄金律消费水平。再将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实际年人均消费支出,与黄金律消费水平进行比较,估算出城市和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与黄金律消费水平的差距,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二、黄金律消费模型
  索洛模型把储蓄、人口增长以及技术进步视为外生变量。只有资本和劳动力两种投入要素,每种生产要素的报酬都等于其边际产品。1978—2010年期间中国经济体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方程为:
  Y=AKL,0<,<1(1)
  其中,Y表示产出,K表示物质资本存量,L为劳动力,A为技术水平,它主要反映技术进步。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条件下,+=1,式(1)可以写成:
  y(t)=Ak(t)(2)
  其中,k(t)=K/L为一个有效单位劳动力的资本存量,y(t) = Y/L为一个有效单位劳动力的产出,指数α越大,意味着人均物质资本对人均产出的贡献越大;技术水平A越高,意味着同样的人均物质资本投入对人均产出的贡献越大。
  考虑到技术进步这个外生变量,资本存量的变动k等于储蓄sy(t)减去收支相抵的投资(n+g+)k(t)。收支相抵的投资包括三个部分:为了使k保持不变,k用来替代折旧了的资本,nk为每个新劳动力提供资本,gk为技术进步产生的有效率的劳动力提供资本。其中,s为储蓄率,n为劳动力增长率,g为技术进步率,为折旧率。需要说明的是,一些文献把劳动力增长率等同于人口增长率,但实际上劳动力增长率要比人口自然增长率滞后至少20年。人均资本k的均衡解式为:
  k=sy(t)-(n+g+)k(t)
  =sAK(t)a-(n+g+)k(t)(3)
  式(3)显示,k收敛于某一稳态值k*:
  k*=[sA/(n+g+)]1/(1-)(4)
  可见,稳态的人均物质资本存量k与储蓄率s正相关,与人口增长率n负相关。
  一个社会所选择的储蓄率s越高,其所能达到的稳态资本和稳态收入也越高。但是k越高,就需要更高的投资来维持资本-劳动比,而不能用于现期消费。所以一个过高的储蓄率一方面能够带来高收入,另一方面却造成低消费。
  每个有效劳动力的稳态消费水平c*等于稳态收入f(k*)减去稳态投资(n+g+)k*。
  c*=f(k*)-(n+g+)k*(5)
  如果技术进步不高,或者说技术进步率g很低接近于零,这时稳态消费可写成:
  c*=f(k*)-(n+)k*(5a)
  增加的边际资本恰好生产出能弥补增加的必要投资所需要的额外产出时,每个有效劳动力的稳态消费水平达到最大化,也就是说,当式(6)得到满足时稳,稳态消费最大。 MPK(k**)=(n+g+)(6)
  为了判断中国经济是高于、低于或恰好等于黄金律的稳态水平,我们需要对比资本的边际产出MPK和总产出增长率n+g+。如式(6)所示,在黄金律稳态水平上,MPK= n+g+。如果经济体在比黄金律稳态水平低的资本水平上运行,那么递减的资本边际产量告诉我们MPK> n+g+。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投资率将促进产出增长,最终将带来更高的稳态消费水平。然而,如果经济在过多的物质资本水平上运营,那么MPK  三、数据来源及数据说明
  本文回归检验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10.1),《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1.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WEO, 2012.4),以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表PWT7.1数据库(2012.7)。
  1.名义GDP、总固定资本形成、城镇和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等名义值,全部根据GDP缩减指数(1990=100)调整为实际值。
  2.1952—1980年GDP缩减指数是将《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的人均GDP现值,除以PWT7.1“China Version 1”中的实际人均GDP(rgdpl)得到;1980—2010年GDP缩减指数来源于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然后将两组GDP缩减指数统一调整为1990年为基年的GDP缩减指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没有采用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而采用IMF的GDP缩减指数,将城镇和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调整为实际值,是为了保持回归检验分析中的各项数据的一致性。同时,我们知道,GDP缩减指数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的物价变动更加全面客观。(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论文网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