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下,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问题及有关对策建议

作者:朱蓓力 更新时间:2012-11-22 00:5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后危机;银行业;问题;对策建议
【职称论文摘要】
近两年来在美欧等一些发达国家债务危机冲击下,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将进一步增加,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我国经济金融环境亦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在此环境下,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受到影响。本文提出银行业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尚未结束、国际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国内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信贷管控比较严格、流动性趋于紧张以及宏观、微观审慎监管进一步改善的大环境下,银行业在流动性、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方面面临着一些问题,银行业应注意把控好信贷投放的总量和节奏,努力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后续整改工作,防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信用风险,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推动转型和开展创新来逐步预防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
  (一)存款负债难度加大
  2011年,银行存款增长明显放缓。截至1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3.1%,较2010年末大幅回落了7.1个百分点。预计2012~2014年增速将会放缓,可能落在10% 左右。以下两个原因导致了存款负责难度加大。一是争夺存款竞争加剧。2010年监管当局时隔多年后重祭贷存比调控工具,未来持续运用概率较大。目前,多家股份制银行都徘徊在监管当局设定的75%红线附近,制约了放贷能力,因而加剧了对存款资源的争夺,负债难度将会加大。二是金融脱媒、通货膨胀、消费理念转变、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促使近年来国内居民的储蓄意愿不断下滑。居民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强,倾向把财富转换为存款之外的其他形式。新一代金融消费群体更倾向于利用各项金融资产保障未来生活使储蓄存款负债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规模会有所增加
  从2012年第一季度的环比看,除工行的少数几家银行以外,其余11家银行一季度末的不良贷款余额均比2011年年末的水平有所上升。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的不良余额则分别上升7.2%和1.3%.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在走弱,银行业已经步入不良贷款上行周期。
  1.受出口环境恶化影响,外向型企业银行贷款风险上升
  在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对象中,欧盟、美国和日本占到中国出口总额的60%以上。联合国预测2012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为1.3%,考虑到欧债危机、日本经济衰退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反倾销和反补贴),发达国家市场对中国出口产品需求将下降,加之国内制造业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外向型企业业绩下滑。出口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税费较重、盈利空间缩小挑战,这使得银行对出口企业的贷款风险上升。
  2.房价深度回调将导致银行不良率上升
  房地产市场步入高风险区域,按揭贷款存在系统性风险。目前,房地产类贷款在银行信贷业务中占比很大,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9.12万亿元,总占比为19.7%。美国等无数前车之鉴表明,房地产市场变化对金融企业影响较大,房价大幅下跌会带来地产商偿债能力的下降和住户违约率的上升。2009年以来,我国主要城市房价涨幅较大,价格虚高、泡沫化明显,已经脱离了大部分居民的真实购买力。未来三年内,房价很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如果跌幅度过大,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均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
  3.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可能给银行资产质量带来的巨大威胁
  根据《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数据估算,截至2010年末,我国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总量约14万亿元,其中70%的项目需要土地开发权、地方政府财政安排等第二还款源支持。而2010年全年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仅为4061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率已远远超过90%~120%的国际警戒线。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平台贷款的集中到期,2012年及之后三年内将有37%的融资平台贷款到期。另一方面是房地产市场下行拖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下降,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1年各地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减少30%~50%。双重压力之下,地方政府债务率进一步升高,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化解和防范平台贷款风险的压力。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预测平台贷款不良率均值可能达到15%,不良贷款规模有可能超1万 亿元。
  (三)流动性风险增加
  近年来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一直呈上升趋势,预计未来三年上升幅度虽有所放缓,但趋势将以延续,而同时,存款又呈现不断活期化特征,这种存、贷款期限结构的背离将使期限错配风险加大。此外,许多银行“规模情结”根深蒂固,热衷于市场排名和份额,片面倚重时点规模考核,导致高息揽储、违规吸存的现象屡禁不止。这种以牺牲议价能力和风险控制为代价的短期化行为,不仅使监管数据失真,而且人为扭曲资金市场供求状况,加剧银行体系内流动性的波动。同时,新业务带来流动性风险。目前,我国银行业新业务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年理财市场火爆给银行的流动性造成了一定的风险。第一,投资标的与理财产品期限错配风险。银行往往通过连续滚动发行来解决资产池 投资类短期理财产品运作期限与资产池资产期限不匹配问题,在市场资金趋紧的极端情况下可能因滚动发行募集金额大幅下降或发行不成功而产生流动性风险。第二,银行竞相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易造成资金在银行间大规模地频繁流动。由于数额巨大,且都是“大进大出”,严重影响银行存款资金的稳定性,对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尤其在宏观流动性收紧时,会加剧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
  (四)信贷规模紧缩,净息差缩窄
  伴随着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下滑,企业生产持谨慎态度,企业对未来盈利预期下降,企业扩大投资的意愿不强,造成了信贷需求回落。央行公布的《2012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指出,一季度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放缓。3月末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3%,比上年末低2个百分点。本季度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1532亿元,同比少增697亿元。 我国上市银行当前的业绩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存贷款所产生的净利息收入。随着利率市场化趋势的加快,信贷规模的紧缩,贷款议价能力下降,可以预见,商业银行的净息差空间将逐渐受到挤压。 2012年第一季度,在部分贷款特别是按揭贷款重新定价的基础上,整体上市银行的平均净息差为2.65%,同比上升了11个基点,但较去年 全年平均净息差略低,同时环比缩窄7个基点。二、有关对策建议
  (一)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步伐
  银行应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改观“贷大、贷长、贷集中”信贷格局。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后转型发展期,商业银行应加快退出“两高一剩”行业(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性行业),不仅是防范潜在信贷风险的需要,也是释放信贷投放空间以培育新信贷增长点的需要。进入2012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相应要求“贷大、贷长、贷集中”格局进一步改观。(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