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的乌托邦情结(2)

作者: 刘焱可 更新时间:2015-07-19 10:02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好莱坞;美国梦;乌托邦;情结
【职称论文摘要】
乌托邦情结之四:故事中的非逻辑 故事讲究逻辑,这是在课本上学到的,可好莱坞电影不是课本,它是一段历史,真正发生的历史,并且还在延续着。只要能够赢得市场,好莱坞的电影故事就可以没有逻辑,这并非带有贬义的

        “乌托邦情结”之四:故事中的非逻辑 

  故事讲究逻辑,这是在课本上学到的,可好莱坞电影不是课本,它是一段历史,真正发生的历史,并且还在延续着。只要能够赢得市场,好莱坞的电影故事就可以没有逻辑,这并非带有贬义的嘲讽,而是事实的说明,说明好莱坞电影的魅力。它的魅力已经足够抵挡观者挑剔的眼光,什么故事逻辑,好看似乎占据了第一。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娱乐怪物,人们的“口水”再多也伤害不到它。支撑了好莱坞电影产业的有诸多元素,大师级人物却是真正的支柱,而斯皮尔伯格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位被公认的代表好莱坞最高成就的大师,可以说是位居好莱坞权力王国的顶尖阶层,年年名列好莱坞权力榜的前十名。他所拍摄的《辛德勒的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更是叫好又叫座。《拯救大兵瑞恩》将镜头对准了二战题材,是艺术与娱乐结合的典范。关于这个故事不可细细考究,虽然影片中有逼真、详尽的战争场面,还有更准确地描绘了战争中军人大量死亡、血肉模糊、命运难测的事实。斯皮尔伯格通过开场30分钟的血肉横飞的残酷画面来烘托出后面的主题,即拯救大兵瑞恩。观者不禁会问:“这样做值得吗?”就为了让一个母亲拥有一个儿子,而让更多的母亲失去自己的儿子吗?影片从头到尾都没有给出答案。面对如此不可动摇的为国奋战的信念,剧情似乎多少显得有些矫情了。到了最后,小分队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瑞恩时,影片就干脆演变成了好莱坞式的弘扬主旋律的煽情,再加上孤军奋战,以弱胜强的高励志情景,观者看到这里,已经忘记最初的疑问了,为什么要如此拯救大兵瑞恩,这是否符合战争逻辑呢?然而到了最后,这显然已经不重要。斯皮尔伯格又带领观者完成了又一部乌托邦式的神话。
“乌托邦情结”之五:娱乐至上的精神性
好莱坞电影倾向于商业化,确切地讲,它就是商业化的标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电影的商业性本身战胜了艺术性。而商业性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娱乐性。追求感官的刺激,追求特技版本的画面效果,在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中,动用科技的力量来进行包装,让观者在津津有味中“食用”这道“快餐产品”。就如同卢卡斯的《星球大战》,一部创造完备的未来世界的影片。他依靠他的技术优势,又借用了一个完整的虚构世界,制作出了好莱坞样式的“大片”。
影片《雨中曲》,由斯坦利多南与好莱坞一代舞王金凯利合导,金凯利同时也是主演。他的舞姿热情奔放,作为一部经典的歌舞片,《雨中曲》赢得了世界荣誉,尽管它并没有角逐到奥斯卡的奖杯,却依然被认为是好莱坞歌舞片中的最高水准,在影迷心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在雨中独舞的片段中,金凯利那潇洒自如、充满活力的舞步,向人们宣告什么才是舞蹈,什么才是娱乐。雨伞的舞动,再加上音乐的节拍,思想内涵、哲学道理,在这部影片中全部都抛开。除了娱乐,还是娱乐。这种歌舞升平的场景,这种娱乐至上的精神,只有好莱坞电影才能酿造得如此完美。《雨中曲》被誉为美国的“国宝级”影片之一,片中许多情景都被人们争先模仿,并会用四个字来概括——“叹为观止”。的确,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刚好是社会经济不景气的历史时期,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压力,而《雨中曲》刚好是乌托邦式的歌舞片,并且是出类拔萃的一部。《雨中曲》包含了一个经过精心过滤的现代童话故事,一次典型的乌托邦式的大团圆结局。可以说观者的情绪在影片歌舞升平的节奏中得到了释放,可以使人们把俗世凡尘中的东西暂时忘记,在精神上得到了寄托,并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
结语
总之,在好莱坞成为世界性的电影文化过程中,乌托邦情结为它规整了一套相对而言“整齐划一”的世界影像,如一层布纱将多元的文化笼罩在一个统一的亲和角度,带来异域风情的同时,又留有特有的民族味道,并且能将这种特有味道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一如你掌控,你可以选择各种类型的片子,但实际上这些无非是好莱坞影片外在“包装”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好莱坞电影还是以它独特的商业化方式、乌托邦形式而“横扫”了世界观众。让人们在不自觉中已经陷入这神话般的乌托邦世界,在华美的好莱坞影像中寻找感官上的种种刺激。尽管少了些思考,但在好莱坞电影特有的文化自觉启示下,这一点似乎又算不了什么了,它终归是将世界的与民族的融合在了一起,既尊重传统,又在反思和超越。正因为好莱坞电影中有了乌托邦情结,它才能吸引如此多的观者,让人们心甘情愿地被愉悦,又不由自主地接受着并感染着美国人的价值取向,这的确是它最大的成功。
[课题项目]  本文系河南省科学技术厅2014年度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42400410887);河南省社科联2015年度调研课题(项目编号:SKL-2015-1528)。
[参考文献]
[1] 李佑明,徐建纲.美国电影中的文化现象浅析[J].电影文学,2008(10).
[2] 李其荣.个人主义与自我驱动——美国人的自我观[J].学海,2005(03).
[3] 鲁鹏.人文精神:外化与失落及其启示[J].理论学刊,2002(05).
[4] 张栋,马骅.好莱坞批判[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 王琼.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精神研究综述[J].学术界,2008(04).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