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恐怖电影的“狂欢化”特性研究

作者:刘英昕 李敏 更新时间:2013-07-21 15:28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恐怖电影;“狂欢化”;宣泄;颠覆
【职称论文摘要】
恐怖电影在电影类型之中是一个异类的存在。英文恐怖电影更与西方世界文化观念的变迁密切相关,在电影场景的设置、叙事视角的设置及人类心理展现等方面都极有代表性。本文借用巴赫金“狂欢化”的理论,从视觉、言语和自我三个角度分析英文恐怖电影的“狂欢化”特性,从而更加深入地揭示出此类型电影对人类的宣泄本能、后现代的颠覆意识的集中展现,对了解西方文化生产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狂欢化”一词取自巴赫金的研究专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他将狂欢节与艺术研究联系起来,认为“狂欢节形象与某种艺术形式特别相似,这种艺术形式即为场景(spectacle)”“它位于生活与艺术的边界,在现实中它是生活本身,不过遵循的却是某种戏剧的规则。”狂欢化(Carnivalization)即“狂欢节转为文学的语言”①。本文借用巴赫金“狂欢化”的理论,对英文恐怖电影的场景设置、语言特点及主体进行分析。
  一、视觉狂欢
  巴赫金在对“狂欢化”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空间的重要性,即“广场”,认为广场是与官方意识形态霸权相对应的公共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才能实现全民的交际与狂欢。在英文恐怖电影中,为了形成观看者的恐惧感,电影创作者也非常重视空间形态的营构及色彩的强化。
  恐怖电影空间的选定带有很强的哥特小说的特点。与亚洲电影往往设置在熟悉的家庭空间不同,英文恐怖电影往往注重选择带有陌生化色彩的空间,如地下室、祭坛、森林、陌生的房子、城堡等,狭窄、幽暗和不熟悉,都给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抑。这种空间往往带有一定的转喻意味,即和“狂欢化”理论中的广场效应一样,陌生化的空间适合于激发人的欲望,对主导文化也带有一定颠覆的色彩,如神圣象征的宗教空间变成了异教徒、魔鬼操纵的空间(《驱魔人》);本应熟悉的家庭也变成了精神病患者失忆后的血腥再现场所(美版《鬼镜》);儿童成长的第二母体——学校,也成为暴力展现的空间(《魔女嘉莉》)。这种充满感官刺激、带有极其残忍特点的视觉冲击使得观看者在有限的视觉空间中感受到心理空间的无限延长,从而能在对本民族文化的颠覆中获得一种恐怖的快感,实现空间“狂欢”的效果。
  在色彩的运用方面,狂欢节给人的视觉影响即在于色彩的冲击,英文恐怖电影也是如此。不同于日本恐怖电影的唯美,英文恐怖电影往往侧重于阴冷色调的展现,而在黑、白、灰的主调之下,强调了红色的运用,即四下溅出的血液。这种色彩的对比给观看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并造成更大的心理暗示与刺激。红色本身与暴力、血腥就有紧密的联系,与红色相关联的伤口、疾病与死亡成为人内心当中破坏性欲望的象征,而嗜血的动物本性使人在看到红色血浆的时候往往也能引发压抑在心底的强烈的暴力欲望,并造成在“移情”效果之下强烈的不安情绪。
  在巴赫金看来,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正比的关系,因而在英文恐怖电影的表现中,空间已超越了家庭空间、社会空间的区分,在空间所象征的权力、欲望、诱惑、暴力的范围之中,在明暗色彩的强烈对比之中,构造出了“狂欢化”主体命运演进历程,从而为人内心恐怖情绪的凝结与实现打造了可能的平台。
  二、言语狂欢
  巴赫金的研究发现了广场中“狂欢”的主体之间语言的特殊性,采用正式场合、官方文化所禁绝的言语形式,即大胆、粗鄙、自由的方式,这种言语表达形式能更好地宣泄参与者内心的情绪,从而达到“脱冕加冕”的效果。这种言语表达的策略在英文恐怖电影中也有所体现,特别是在带有一定宗教色彩和科幻色彩的电影作品之中。
  在《新约》中对于地狱观念、天使与撒旦之间的战争及末日审判等都有所论及,因而带有一定宗教对立立场的谈话在英文恐怖电影中经常出现;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外太空生物即科技理性的恐惧也常常将肉身之人与怪物放置在对话的立场之上。这种对话以两种形态呈现:(1)可见对话。对话的主体带有一定的可见性,如常见的受到恶魔控制的人,在这种主体之上能看到恶魔对身体或意志薄弱者的操控以及人类对自己发明创造的机器无法操控带来的对话。在这种对话形式之中,往往侧重的是传统的善恶观念的变相演绎。(2)不可见对话。对话的主体往往是同一个体之中的分裂,这种电影也常见于翻拍作品之中,如美版《咒怨》等;同时,也表现在外星生命体以人为寄主加以繁衍自身从而造成个体的从思想到肉体上的分裂以及分裂人格的主体之上。这种对话形式往往针对的是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带有的灵魂的阴暗面与破坏欲。两种对话形式,都在不同程度上排斥他者的参与,从而将宗教观念与科技理性的无力之处展现出来,而开放式的结局也表现了这种对话的未完成性特点。
  言语狂欢的主体即受恶魔或怪物操控的主体往往是女性或儿童,其主要原因即在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女性从传统的家庭角色向社会角色过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显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对女性这种作用的恐惧形成了男性文化中普遍的厌女症:即带有一定的歪曲、否定女性作用的倾向,如《化装杀人》《魔女嘉莉》《金刚》等。而儿童作为魔鬼作恶依附的对象也是为了以儿童身体形态的弱小反衬其可能潜藏或被潜藏的力量的可怕,在他们普遍的反抗、犯罪、被操纵等“恶”的展现中,直指家庭角色变化以来西方世界中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对权威的否定以及同龄人之间的排斥、敌意和冷漠,如《孤儿院》《捉迷藏》《鬼驱人》《罗斯玛丽的婴儿》等。
  在英文恐怖电影中,通过表现宗教、科技对人的全方位侵入及将女性与儿童作为言语主体,实现了对传统的文化观念的解构和对新的家庭观念、社会角色与文化心理的追寻,并完成了对文化演进的展现。
  三、自我狂欢
  随着心理学领域的各项成就的出现英文恐怖电影侧重用人格的裂变表现在社会的压制之下人类难抑的各种欲望,正如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勒泽欲望哲学(Philosophy of desire)观念所概括的,“人在欲望中生活,人就是一台欲望机器,欲望表现为欲望机器的分裂增生的过程”。“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就是俄狄浦斯化的实现,它是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它大力破除前资本主义社会。”②电影就是要打破对欲望的控制,以人格裂变展现西方社会发展的文明症结。

      (一)自我狂欢的生物学基础
  在英文恐怖电影中,经常看到精神分裂人格的多重对话,如理性、正义、良心、道德与人的原始攻击性、残忍性、非理性之间的冲突矛盾,其合理性在于:现代脑科学指出,人脑是由三重构造组成,即人有三层脑,“最里面一层是年代最久远的爬虫类(鳄鱼)脑。中间一层是哺乳类脑(或叫猫狗脑)。最外面一层是人类脑,又叫大脑新皮层或新哺乳类脑。”③这也就是恐怖电影带来的观看者恐惧心理更深的原因。每个人在现代社会高速运转的挤压之下都会有相应的病态人格,而在电影中的展现即吸血鬼撕咬人的脖子、《沉默的羔羊》中兼具精神病专家与精神病人的汉尼拔、揭示人类性与暴力的基本本能的《本能》等。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