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海豚湾》中的美式文化思维(2)

作者:江晗 更新时间:2010-10-27 10:12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美式文化思维;冲突剧情;英雄主义;文化霸权
【职称论文摘要】
在材料组织上,这种身份带入式的拍摄思维有别于传统纪录片的客观呈现,对观众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向性和煽动性。如果纪录片的表现方式是忠于事实的,那么观点就会各不相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


在材料组织上,这种“身份带入式”的拍摄思维有别于传统纪录片的客观呈现,对观众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向性和煽动性。如果纪录片的表现方式是忠于事实的,那么观点就会各不相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众的这些立场归纳起来最多也不会超过三种:支持、反对以及中立。而这种“身份带入式”的拍摄思维,就会使绝大多数观众都站在拍摄者的立场,反对海豚捕捞。观众所关注的是海豚的命运以及剧组的命运,但几乎没有人去关注当地渔民的生计。这正是电影制作方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二、个人英雄主义情结的彰显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中最受推崇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美式电影中从来不缺乏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题材的影片,无论是西部片、警匪片、生活片、战争片、史诗片或者是动画片,不同类型的英雄人物都深刻体现了好莱坞电影文化的特色和内涵,就连刚刚创造票房神话的《阿凡达》也跳不出英雄主义的故事俗套——某位英雄在危难时刻,单枪匹马(或者在少数几个朋友的帮助下)力挽情势于狂澜之中。而在一部环保纪录片中凸显出个人英雄主义,是《海豚湾》的重要特色,也是在以往纪录片中不多见的。
  该片将主人公理查德•奥巴瑞刻画成一位自我救赎式的英雄,这位资深的海豚训练师,靠训练5只雌性小海豚来表演,并凭借自1964年开始热播的节目《海豚的故事》而名声大振、日进斗金,享受着一年换一部保时捷跑车的优越生活。然而10年后《海豚的故事》停播,5只海豚被送入迈阿密水族馆。没过多久,一只名叫“凯西”的海豚因为情绪低落而自杀,他这才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开创的驯养海豚娱乐人类的方式,是对这种高智商的友善生灵犯下的罪孽。纪录片主人公的个人情怀比较浓重,想在有生之年结束这个海豚捕猎行业的罪恶,因为这一暴利行业是他开创的,《海豚的故事》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围捕海豚,其中身强力壮、智商超群的海豚被贩卖到世界各地的水族馆和海洋馆,训练它们为人类做“美丽”的表演;而弱小者只能被无情地屠杀血染海域。可以看出理查德•奥巴瑞对于捕猎海豚的强烈反对是带有个人赎罪的因素在里面,他在极度的忏悔中奔走于世界各地,尽力解救受困的海豚。而当发现如今人类不仅是伤害海豚的健康,而且在不断扩展海域,占有海豚的家园,甚至屠杀它们时,他告诉人们:“我要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一切的终结。”作为当初利益链条的开创者,理查德•奥巴瑞现在渴望做一个终结者,一个让海豚重归自由的拯救者和解放者。
  对于整个日本的捕鲸行业而言,该片中反映出来的是,就算有些本土日本人觉得捕食海豚野蛮残忍不可思议,同情海豚的遭遇,甚至拒绝吃海豚肉,但几乎没有日本人会为此奔走呼吁,因为日本有句老话叫做“冒头的钉子要挨打”。但是,美国人的文化观念却是“要么是积极分子,要么是消极分子”,既然日本本国没有人愿意挺身而出,这个场景下美国人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救世情结就油然而生,他们势必要扛起这个神圣而艰巨的任务,摆出一副正义天使拯救世界的姿态,出于道义责任帮助日本纠正错误。所以观众在纪录片中看到的是,在主人公理查德•奥巴瑞的个人影响和召唤下,一群环保人士主动走到他的身边,与“人类的公敌”——由当地渔民、政府和警察串通一气的黑道势力斗智斗勇。而在纪录片的最后,观众看到的是年逾古稀的理查德•奥巴瑞一个人身上绑着播放有海豚被血腥捕杀画面的显示屏,踏进国际反捕鲸协会会场,走到各国代表面前和东京街头抗议的身影。这也是个人英雄主义中以个人渺小力量抗衡罪恶黑势力的典型缩影。而且,由于绝大多数美式英雄主义电影里势必有着“英雄大获全胜、坏蛋受到惩罚”的套路,在电影结尾部分,日本渔业部副部长的卸任,其头发样品中汞超标的画面信息,也很好地迎合美国电影常用模式——“大仇得雪、坏蛋罪有应得”这一让观众扬眉吐气的结局。
  三、文化霸权的单向输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全球文化朝着同质化的趋势发展。而实际上,往往是那些拥有着先进经济实力和科技手段的国家决定着全球文化同质化的发展方向。“东方在西方的视野中一直以‘他者’的形象出现,这是一种西方中心论的产物……在当今世界舞台上,某些发达国家正是不自觉地将自身文化置于文明的制高点。它们借助全球化的文化构造,借助经济全球化所包含的‘文化同化’倾向,利用自身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中的优势地位和话语权力,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自己的政治理念、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以期从思想文化和社会心理上征服其他的民族和国家。”(左亚男、高昂,2010:47)而在西方文化中,美国文化在近代又一直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多年来,美国好莱坞电影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和媒体宣传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宣传,甚至渗透其文化模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有时候甚至是党同伐异地对相对弱势的异质文化进行声讨、侵略和篡改。《海豚湾》这部纪录片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美国文化价值观的传播。
  《海豚湾》虽然名义上是一部纪录片,但其实是以写实的名义输出美国文化及其价值观,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典型特征,特别是在意识形态上主观片面地宣扬了美国文化中的个人英雄主义,采用的方式是潜移默化的单向渗透,在价值观上体现了美式文化的双重道德标准,并在话语权力中彰显了美国文化对于他国的单方面霸权输出。这部纪录片诞生于环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片中采取极富戏剧性的故事描述方式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刻意描画手法,符合现代观众的观感习惯和审美趣味,从制作和立场上都很容易说服和打动观众。当影片引导观众一步步走入真相之中,进入了一个敬畏生命、保护海豚、批判日本的崇高状态之后,很少人会去质疑纪录片所宣传的价值观的合理性。
  “从文化自身发展的逻辑来看,文化差异可能导致冲突,但差异性并不是冲突的必然基础,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同文明、文化如何对待这种差异。”(杨生平、张慧慧,2009:98)导演路易•皮斯霍斯“将贯彻全片的抽象的意识斗争形容为是一场挑战邪恶势力的具象化的游戏”,(沈兰红,2010:81)可见其充分利用了传媒的话语权力进行了有利于其自身立场的信息重组,给传媒受众一种表象就是日本人的十恶不赦、残忍至极、不知悔改。例如,片中说“日本人把捕鲸当做营生,而且还有扩大经营的趋势。但美国人认为日本人非要继续衰退的捕鲸行业是为了稳固他们所谓的文化,是大日本帝国的思想余孽作祟,是误导的民族自豪感作祟,因为他们受够了西方国家的指挥,该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所以偏要捕鲸,看你(他国)怎么阻止”。但该片中拒绝给出更多的日本人,特别是当地渔民对捕杀海豚的观点和解释。最后对于日本渔业部副部长的卸任原因也交代不清,或许这与影片并无太大关系,但却被生拉活扯地放到这里以支撑其观点,刻意丑化日方形象。这种极具戏剧性的煽情方式很容易说服和打动观众,但对于纪录片中没有发出正面声音的日方却有失偏颇。美国对于他国文化的强势由此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