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电影的时代发展须“以人为本”

作者:李林 姚书志 更新时间:2010-11-16 08:57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 爱国主义电影;时代发展;教育功能;“以人为本”
【职称论文摘要】
传统爱国主义电影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商业文化的冲击已步履蹒跚,艺术性、趣味性乏善可陈,难以满足欣赏者的口味,因而思想教育功能逐渐弱化,亟须探索新的发展思路。本文着重论述了在新的时期,借鉴国外商业影片成功制作的理念,开创商业爱国主义电影发展的新模式,更好地发挥其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深刻地将其思想内涵形象地传递给观众,进而感染其情绪还不是别的艺术形式能够轻易超越的。在艺术的领域,它是一件精品,是精雕细琢的文明世界感受到人类内心渴望回味历史、解读现实与畅想未来需要的必然产物。同时,电影的特性也注定了它是能够体现国家意志的强有力的工具。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抑或是贯穿了国家精神、意识形态的电影,作为一种杰出的宣传媒体,承担起电影事业的先驱们不曾预料到的重大职责——教化民众,团结人民,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在新的世纪,新的社会环境下,观众的口味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电影艺术要更好地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还需要新的一代人不断地探索。胡锦涛总书记曾提出,文艺已经是综合国力的一个表现,要作为软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经过近几年电影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终于让我们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有了期待,让我们在我们自己的影片中看到了人文精神、人性色彩以及人本思想之上的国家精神。新近拍摄的《建国大业》就是这样一部人性化的优秀影片,同时它的成功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商业爱国主义模式,让观众在完美艺术的面前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为人民服务不辞劳苦的感动,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片新资源。新时期爱国主义题材电影的制作必须“以人为本”,才能保证电影艺术商业化需求条件下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这样的电影才是新时代的“爱国电影”!
  一、传统爱国主义电影发展历程及时代局限性
  (一)发展背景
  从1905年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算起,中国的电影史已过百余年。而建国初期电影产业的发展源于延安时期,这与解放区文艺事业的繁荣是分不开的,这一阶段的电影主要集中在红色经典和革命斗争题材的电影,如《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地雷战》《地道战》等。虽然限于当时的影视技术和社会环境,电影工作者们还是从影片的故事性、感染力等方面进行深入发掘,使其所反映时代人物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形象的展现,描绘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艰苦朴素的生活场景和乐观主义的精神态度。
  同时,随着文化事业的“百花齐放”,也拍摄了一些如《梁山伯和祝英台》之类的历史题材影片。
  这些影片共同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人民群众重要的精神食粮,也是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电影”。首先,它们激励了劳动人民冲出旧社会,打碎封建精神枷锁,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情。其次,它们也是刚走出战争年代的中国人民同反动阶级敌人斗争勇敢无畏的真实写照。
  这个阶段的影视作品塑造了一批鲜活的英雄人物形象,他们刚毅的性格和无畏的精神,在同敌人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给欣赏者以心灵上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共鸣。这些人物是千千万万的中国大众的代表,对他们形象的塑造也是完成我们民族形象塑造的需要,这些英雄人物的塑造也激发并体现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1]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塑造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所散发出来的朴素的真、善、美的精神气质来感染观众而完成的。这个年代的爱国主义电影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这些战斗和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楷模们,他们高尚无畏的精神给我们以指引,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有战争类的《大决战》《挺进大西南》等,都是以宏大的战争场面舒展了中国人民缅怀历史的豪情,一举打破了10年“文革”期间艺术界的沉闷,预示着中国的电影事业将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起轰轰烈烈地展开新的篇章。另外还有如《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任长霞》等一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杰出贡献者和精神楷模的影片上映。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以细腻的手法描绘了人物的心理和日常生活,通过其对工作的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塑造了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这些当代的共产党人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通过平凡的故事展现了不平凡的人生,将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之中,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谱写了一曲党群干部优秀作风的赞歌。国家的意志和爱国主义情怀在这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身上崭露无遗,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扬。
  (二)时代局限性
  随着电视、计算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和完善及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传统爱国主义电影在显示它辉煌的同时也随着电影事业一起在90年代中后期进入了缓慢发展的阶段。很大程度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文精神的复苏这些电影的精华所在很难与现代人的人性观念发生碰撞,进而产生艺术的感染力。另一方面,则是大众商业文化造成的价值观念混乱对传统艺术价值的冲击。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点:
  1.传统爱国主义电影缺乏人文关怀精神,难以激发新时期人们的共鸣。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的远去让人们无法再感受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念,进而也无法完全理解其可贵的精神所在。有人就认为《小兵张嘎》里的嘎子和《闪闪的红星》里的潘冬子思想激进,两个人分别为了把枪和红星甚至不顾性命,作为十来岁的孩子却卷入了可怕的战争。我们不能责怪现代的年轻人,时代的进步让我们更加注重自身,注重人性,时光的流逝改变了许多价值观念的认同。这些电影反映了人刚毅乐观的精神,却忘记了现实生活中人也有脆弱的一面。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已不太合时宜。
  2.传统爱国主义电影与现代人生活联系的松散性,割裂了艺术与生活。英雄和模范人物的塑造固然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但是其不能为平常人所达到的能力和精神高度,加上较为刻板的情节,久而久之,现代观众就很难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接受电影艺术的感染,进而产生淡漠的情绪。
  3.传统爱国主义电影的表现技法有待创新,缺少可观赏性,难以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好莱坞电影式的特技、宏大的场面和夸张的叙事以前是很少能够在国产电影里看到的,所以不能满足新时期文化激荡条件下观众对电影震撼力的期待,影响了票房的号召力和电影艺术的发展创新。因此,20世纪前后的中国只有进口商业大片,而很少有优秀的国产大片。
  4.传统爱国主义电影在商业化和大众文化的冲击下,价值观念受到挑战。商业大片的引进带给观众的是全新的视角和对这个世界新的理解,国外的文化品位不知不觉就渗进了我们的思想。随后是网络文化、饮食文化等消费文化的崛起对传统电影艺术的价值观念和表现方式都构成了威胁。电影艺术的发展有待以新的画面展示新时代的国家精神。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