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播放“热”之“冷”思考(3)

作者:张婷婷 更新时间:2017-11-28 19:03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人民的名义》 官场 文化 叙事方式
【职称论文摘要】
(注:虚线表示不直接发生关系) 分析这幅模型图,我们可以发现至少以下几种关系:1.秩序:以侯亮平、陈岩石为代表的清官式好干部将党性原则和民众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公平与正义的化身,亦是合理合法的秩


(注:虚线表示不直接发生关系)

  分析这幅模型图,我们可以发现至少以下几种关系:1.秩序:以侯亮平、陈岩石为代表的清官式好干部将党性原则和民众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公平与正义的化身,亦是合理合法的秩序维护者;2.反秩序:以赵立春、祁同伟为代表的腐败官员伙同赵瑞龙、高小琴等不法商人窃取国家和人民的资产,肆意破坏现有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并与秩序之间产生了尖锐的对抗;3.非秩序:大风厂广大员工在整个“一一六”事件中是受害者,他们痛恨腐败、追求公平正义,处于秩序的规约中,但本身并不具备颠覆性的打击犯罪的力量;4.非反秩序:以沙瑞金为代表的上级领导处于秩序的更高层,他们与底层群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但能对侯亮平的反腐行动给予权力上的领导和道义上的支持,对腐败官员给予致命的最后一击。

       值得关注的是,《人民的名义》中的普通民众并不如一般的反腐题材影视剧那般处于被腐败分子完全压制的地位,而是采取自己的方式向腐败分子施压,如大风厂员工在自身的合法股权被强占时,勇敢地组织起护厂队与山水集团的拆迁队相抗衡;大风厂工会主席郑西坡被公安局非法拘留时,员工们采取静坐的方式表示抗议。此外,当侯亮平被蔡成功诬陷时,也是陈岩石发动大风厂员工及广大群众搜集证据,有力地协助反贪局破除了敌人的阴谋诡计。与之呼应,政府官员也并不总是高高在上、远离群众,而是主动体察下情,倾听并重视民众的呼声,例如在“一一六”事件中,市委书记李达康在护厂队和拆迁队的尖锐对峙中为了稳定局面而彻夜陪守在工人身边,为工人们送早餐,安抚工人们的情绪,并代表市委做出了认真负责的承诺。 

  从上述关系模型中,不难发现《人民的名义》所采取的正义/邪恶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这种情节结构易于树立反腐英雄的高大形象,也易于迎合观众的审美心理,“它已不仅是小说的一种叙事模式,而且也是广大民间绵恒久长的政治思维模式”{8}。剧作在故事的一开始就将主人公置于政治权力斗争的危难处境中,赵德汉的受贿案仿若一根导火索,引爆了一系列官商勾结的贪腐事件。每一个主要人物的登场都牵扯出一段新的故事,却又与核心内容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犹如主干与支脉相互照应、相互影响。在纷繁复杂的故事情节中,正反势力迂回斗争,新的线索不断出现,调查的结果亦逐渐明朗。如此生动曲折的剧情安排大大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
“故事的要素在于悬念性,悬念性愈强,故事性也就愈强。在世界各地的民间大众文本中,事件是否有悬念性,甚至成为决定叙述成败的关键所。”{9}《人民的名义》之所以能抓住观众的审美心理,产生扣人心弦的审美效果,还得力于剧作成功地吸纳了中国传统侦探小说和公案小说的叙事技巧,将情节的曲折性与悬疑感相结合,通过缜密的逻辑推理和精妙的专业技能来构成审美的愉悦。故事开始所设置的丁义珍的成功出逃、陈海的车祸以及大风厂的拆迁等问题都形成了一个个悬念围绕在观众心头,随着案情的进一步发展,各类幕后主使纷纷登场,这些问题才得到解答。尤其是剧中多次谈及的高育良与高小琴的关系问题,在高育良与吴老师的分居事实、祁同伟与高小琴的地下恋情等事件的不断冲击中层层发酵,直到最后谜底才得以解开:原来与高育良有关系的是高小琴的胞妹高小凤。可以说,正是在危机四伏的反腐斗争和张力十足的情节结构中,政坛英雄与腐败集团间错综复杂的斗争态势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也在想象与焦虑中获得符合审美期待的满足感。
结语
总体来说,《人民的名义》的成功并非偶然,这固然与国家的大力支持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更为重要的因素来自于剧作本身的闪光點。作为一部响应主旋律的号召、反映官场百态与社会现实的力作,它的出现是对现今影视圈充斥着抗日伪剧、鬼怪仙侠剧、古装宫斗剧等现象的反拨,其底层抒写和生活化的叙事特色使得该剧在迎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的同时,还获得了在当代社会占据主流地位的大众文化的认可。无可厚非的是,该剧在思想内涵、叙事手法、演员的采用等问题上都为今后同类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其所体现出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亦具有发人深省的现实意义。
{1} 转引自张光芒、贺仲明、汪政、晓华、何平:《反腐文学·现实主义·小说类型学》,《文艺评论》2005年第1期,第49-55页。
{2} 贺绍俊:《新政治小说及其当代作家的政治情怀——周梅森论》,《文艺争鸣》2010年第7期,第23-27页。
{3} 〔法〕伊波利特·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81页。
{4} 杨子云:《N种身份周梅森》,《法律与生活》2004年第4期。
{5} 何新:《论典型性格的复杂性问题》,《上海文学》1981年第6期。
{6}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14-215页。
{7} 〔法〕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蒋梓骅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8页。
{8} 唐欣:《权利镜像——近二十年官场小说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页。
{9} 苏晓芳:《新世纪政治小说的结构主义叙事分析》,《求索》2010年第8期,第204-205页。
作 者:张婷婷,湖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