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纳风景创作中的隐性思想解析

作者:曹国洪 更新时间:2018-03-12 16:31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透纳;风景画;思想
【职称论文摘要】
透纳是英国著名的风景画家,他在风景创作中注重对色彩的分析和研究,强调极端的天气、暴风雨等自然现象,使英国风景画走上独立道路。文章通过透纳在风景创作中引入历史故事和现实事件,探讨作品隐含的主题思想。

         透纳,英国著名的风景画家,学院派的杰出代表。透纳一生致力于风景画创作,作品强调光与空气间的微妙变化,同时,他还注重对色彩的分析和研究,把风景画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英国风景画走上独立道路,在西方美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人们认识透纳,更多的是关注他的风景画中的光色变化,而作品中隐含的思想寓意常常被忽视,尤其是他晚期的创作与社会紧密联系,更加注重作品的潜在哲理和醒世隐言,这种与主流艺术反叛的创作思想,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透纳风景创作中自然伟力的颂扬
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应该成为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典范,但梦想与现实还有很大的差距,英法战争艰难的进行,英国失业率高居不下,“卢德骚乱”使工厂机器被肆意的破坏。此时透纳已经成为英国美术界的英才,手中的订单也不断增多,生活逐渐富足和殷实起来,但透纳没有满足于生活,而是将目光投向社会的深层。为了反映社会现实在人们心灵上的创伤,透纳创作了《暴风雪——汉尼拔率领他的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
作品取材于迦太基人与罗马人的战争故事:公元前218年迦太基统帅汉尼拔率五万步兵和九千骑兵穿过高卢南境翻越阿尔卑斯山,从北方进入罗马境内。汉尼拔大军是历史上第一支翻越阿尔卑斯山脉的军队,士兵中绝大部分是西班牙和高卢的雇佣军,相互之间语言不通,装备和训练水平较罗马军差异极大,但汉尼拔凭借出色的才能,给罗马军队以猝不及防的打击,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一个奇迹。汉尼拔和他的军队尽管有非凡的勇气和毅力,但却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达维特也曾借用这一历史故事创作了《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在达维特的作品中,拿破仑被作为一个英雄的征服者形象占据画幅中心,奔跃的马蹄和沉稳的拿破仑身姿与背景旋转的风云,组合成“人定胜天”的主场气势,作品是为拿破仑歌功颂德。而透纳也借用这一历史事件,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一面,真正强大的不是汉尼拔的军队,而是大自然暴虐的力量,巨大的暴风雪和乌云旋涡在天空中形成一個拱形的山谷,袭击着汉尼拔无助的军队,透纳将更具洞察力的视线穿透历史帷幕,落在人物命运与自然的永恒与瞬间的较量上。透纳在作品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把强大的汉尼拔形象变小,在大背景的衬托下,显得微不足道。作品采取带有谴责性质的述说方式表现滑铁卢战役,象征了拿破仑统治的野心注定失败的命运。
透纳的生活充满艰辛,父亲是理发师,母亲精神失常,使透纳对人类底层的生活有更深切的感受。透纳将历史事件引入风景创作之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战争中无论胜利与失败,受难的都是平民大众,作品表现了在灾难与暴行面前,那些平民百姓的悲惨和无助。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在强大的暴风雨中显得软弱无力,就像处于洪流中的浮萍一样随波逐流。透纳以人类的悲痛命运为题材的创作,是对劳苦大众的深刻理解和同情,是对脆弱生命持有悲剧性的特殊感受,正是在这种强烈的心灵冲击下,他才在风景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表现风格。
二、透纳风景创作中人道主义的情怀
16世纪至18世纪是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的高峰期,此时西方近代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也勃然兴起,把人当作物品进行交易逐渐受到舆论的批评和谴责。19世纪30年代末,西班牙和美国的奴隶贸易十分兴旺,这一问题引起英国的关注,1841年在伦敦召开国际会议,英国、奥地利、法国、普鲁士和俄国签订了《取缔非洲奴隶贸易条约》。到19世纪末,在英国的积极推动和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下,贩卖非洲人的奴隶贸易基本绝迹。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也是国际人权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世纪20年代初,透纳的创作有了明显的转向,在意大利旅行之后,受沃尔特·福克斯思想影响,完全脱离古典主义,将创作主题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到一起,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1781年一艘英国贩卖奴隶的商船在非洲完成交易后驶离牙买加海岸,船上的奴隶出现了异常情况,很多奴隶生病变得奄奄一息。船长鲁克·科林伍德虽然已为这些人类货物投买了保险,但保险公司只会对海上失踪的人进行理赔,而死亡的人不在理赔范围之内。于是科林伍德船长开始进行一场残忍的挑选活动,最终将132名垂死的奴隶带上铁锁,然后被抛入鲨鱼经常出没的加勒比海。这件事情发生时,正是英国奴隶贸易与社会舆论尖峰对立的时刻,132名非洲奴隶的惨死,孕育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运动。为了重现这段历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透纳创作了《奴隶船》,画面上所展现的是汹涌澎湃的大海,晨曦在旭日映衬下反射到海面格外刺目,奴隶船几乎被奔涌的海浪所吞没,海浪冲击着一些飘浮物,带枷锁的奴隶在海面慌乱挣扎,死鱼和奴隶混杂在一起随波逐流。作品空间布局十分讲究,天空并没有透纳惯常表现的暴风雨迹象,反而透露出积极乐观的一面,在画面的右上角有一块清澈的蓝色,预示奴隶制终将被废除。作品真实再现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外掠夺贩卖奴隶的黑幕,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著名评论家罗斯金在谈到透纳的风景画时曾说:“如果只用一幅画去证明透纳的艺术是不朽的话,那么应选择的就是这幅《奴隶船》。”
透纳表现人文关怀的作品中,还有一幅《海难》,又名《安菲特里忒的毁灭》,安菲特里忒号商船是一艘罪恶之船,在一次运输女囚和她们的孩子去往澳大利亚途中,遇到风浪解体了。船上的法国人建议让乘客和船员乘坐救生艇逃生,但船长拒绝提议,理由也相当的荒谬,他没有权利让女囚踏上除英国和澳大利亚监狱之外的任何地方,于是船员争先爬上桅杆,大部分获救了,而125名妇女和儿童遇难。在这幅作品中,透纳受籍里柯的作品《美杜莎之筏》启发,采用类似的构图,作品以牺牲者为主题,漫天翻卷的浪涛几乎占满绝大部分画面,人物就像翻滚的浪花一般软弱无力,众多的尸首和残骸在大海中漂流,灰绿色海浪以巨大的威力吞噬即将沉没的船只,充满鲜血和恐怖的灾难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隐含强烈的生命惋惜和道德谴责。
三、透纳风景创作的历史地位
风景作品由于缺少社会容量,感召力不强,在美术史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被人们当作喻情赏目、浪漫抒情的装饰。透纳的风景创作强调极端的天气、暴风雨等自然现象,并将历史故事和现实事件引入风景画中,使英国风景画因承载道德感情和现实叙事,提升到与历史画和肖像画等同的地位。范迪安在《穿越世纪:透纳在中国》中阐述:透纳作品揭示了风景后面隐含的大自然的力量,把风景和人类所经历的悲剧性事件结合起来,从而在绘画的“伟大风格”上面注入了属于文化关怀的“伟大精神”,这种遗产在今天仍然有着深刻的启示。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