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指引下的幼儿美工区游戏

作者:田微微 更新时间:2015-09-07 13:17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指南》 美工区游戏
【职称论文摘要】
我园是一所现代化乡镇幼儿园,结合当地环境,积极打造“环保手工”教育特色,坚持以此“激趣、启智、冶操、育人”,我们认识到:美工区游戏,融思维、操作、艺术、创造等为一体,如何有效推进幼儿美工区游戏,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细心发现
  又是区域活动进行时,走进大一班的美工区“不瓶凡吧”,孩子们剪剪、贴贴、画画,小瓶子小罐子在孩子们手里大放异彩,我不禁夸赞:“瓶瓶罐罐真好玩啊,到你们手里就大变身了!”“一点也不好玩!”我不禁疑惑:“那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个区域啊?”一个孩子说:”我本来想在罐子上画我的自画像,可是老师让我画小猪,我不喜欢。”一旁的老师听了,便过来解释道,“在罐子上用水粉画人物,对这个孩子来说太难了,而且现在我们正开始《动物王国》的主题,我就让他学着画册上的小猪,这样难度对他来说比较适宜。”
  苦心思考
  (一)开始:美工区活动时的主题往往与教学相结合的,是教师预先规划设计的,这其实也就失去了美工区让幼儿自由创作的空间,幼儿在活动过程只是处在被动的接受地位,从而失去了区角活动原有的意义。
  (二)过程:在美工区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思维缺乏足够信心,担心幼儿在自己创作过程中无法完成任务,一味地要求幼儿跟着老师做,美工活动起不到应有的教育功能,束缚了幼儿思维的拓展,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三)结束:活动后,教师对幼儿的活动过程和作品的评价存在不足。有的教师因为对美工区活动的科学内涵和作用不是完全的理解,导致对幼儿的活动不评价或评价不科学,幼儿的学习成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从而失去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用心行动
  (一)新的开始
  《指南》告诉我们: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我们在事先规划主题时,向孩子提出疑问,采取与和幼儿共同协商的办法。我们的主题来源逐渐倾向于幼儿,选择幼儿感兴趣、有较强生活经验的内容。如小一班的美工区“QQ杯”,以一次性纸杯、纸盘为操作材料,教师提出“春天的花朵”主题,部分孩子则表示不愿意,教师提出疑问:“你愿意为春天的花朵做什么?”有的孩子则表示:“我不喜欢红色的花,但我喜欢绿色叶子”。教师则跟进:“你会做什么样子的叶子呢?”并最后提出任务:“那你就来为其他小朋友的花朵添上各种各样的叶子吧。”孩子快乐地进入到游戏之中。
  (二)新的过程
  在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中,很多教师常要求幼儿画得“好看”、“画得像”,这个空洞的要求常常使幼儿束手无策。《指南》告诉我们: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指南》中的启示一:提供丰富的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我园各班在美工区开展时的基本思路是:各班选择一种废旧材料,以同种材料指向不同发展目标,如中二班的“艺碟星空”,以碟片为材料,开设了“绘画社”、“剪贴社”、“刺绣社”、“风铃社”等系列美工区,最大可能地挖掘材料的多用性。但其中的缺陷是,单一材料缺乏多元的价值取向,在“特色”的禁锢之下,美工区难以呈现别样的风采。我们在实践中放开了这种约束,将时尚界的“混搭”概念引入美工区,我们尝试准备多种废旧材料,如瓶盖、毛线、布片等,引导幼儿取用不同材料。适宜的辅材,促进了他们在活动中由此及彼进行联想,并能将以往的制作经验进行分解组合,通过夸张、变形地创造出我们意想不到的作品。教师作品,我们也有的放矢地进行呈现,让幼儿欣赏和感知优秀作品中材料的搭配、布局的掌控、技能的运用等,孩子们则利用不同优秀作品中的不同元素,通过自己的重组,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指南》中的启示二: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幼儿的想象是无边无际的,也是无意的。幼儿的创新思想并不是经过苦思冥想得来的,而往往是在轻松的环境中、游戏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它的价值在于敢想,而不在于想到什么。我们在美工区中贴出主要的制作步骤、工具的使用方法或相关注意事项等后,让幼儿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创造,这样就使得教育更有价值和意义。
  《指南》中的启示三: 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创新不是凭空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设置递进的创新阶梯,使幼儿层层迈进。如通过经验重组使幼儿在自由创造中拓展技能;或通过迁移生活经验,使幼儿在联想中丰富表现内容;还通过多形式添画提高绘画技能;结合集体操作,使幼儿相互习得、相互促进。教师通过引导,让幼儿围绕着一个主题讨论、交流,相互启迪、激励、补充,使创造性想象产生共鸣,并发生连锁反应。
  (三)新的结束
  《指南》告诉我们: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我们的评价主体有教师、家长、其他幼儿以及幼儿自身。评价的内容可以是活动的过程,也可以是幼儿的作品,注重针对、提升和延伸。如大二班的评价活动“送星星”,每人一颗小星星,让孩子观察所有的作品后,把星星贴放在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下,数数哪些作品得的星星多,在一起讨论为什么。二是针对得星星少的孩子进行鼓励:请其他孩子发现其中有什么优点,想想怎么修改会更好?以他人的评价促进自己的提升;三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商量下一次区角的活动内容、投放材料以及初步的活动规则,使此次活动得到很好的延伸。
  静心反思
  和孩子一起欣赏、分享成功的快乐,从孩子的角度去阅读、理解他们作品中所表达的内心世界,师幼心灵的沟通才能产生共鸣;同时,要从更高的角度,鼓励和激发他们产生新追求和表现欲,从而达到培养创造力和陶冶情操的目的。如此,我们的思考才能精进不休,我们的美工区游戏才能美益求美!
  (江苏省句容市宝华中心幼儿园)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