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孤岛式文化”的讨论

作者:袁春艳 更新时间:2013-05-14 22:52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李清照 闲愁 情愁 伤愁 悲愁
【职称论文摘要】
李清照一生都与“愁”为伴:少女时代是待字闺中的闲愁,少妇时期是两地分居的情愁,中年时期是乱世逃生的伤愁,晚年是失国丧家,孤苦无依的悲愁。李清照把这些愁都浓缩在她的词句中,成就了她不朽的愁章。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凭借其卓尔不凡的词章,“别是一家”的词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夺得“千古第一才女”桂冠。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女性,李清照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苦难,国破,家亡,财散,婚变,无子嗣,这些苦难由李清照的心里映射到她的词作中,落笔三千愁, “柔肠一寸愁千缕”, “愁”似乎成为李清照词的全部精华和灵魂所在。
  一、少女之闲愁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母虽然很开明,但作为一个士大夫阶层的大家闺秀,李清照像男子一样自由出入玩耍的机会也并不多。李清照在晚年回忆其少年时代时说:“中州盛日,闺门多暇。”由此可见,李清照的少女时代,大半时光还是在闲愁中度过的。
  李清照的敏感多情在少女时代就已显露。自然界的花开花落、燕来燕去无不拨动词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加上青春忧郁、闺中空旷,轻愁绵绵便自然流露出来了。如她的两首《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两首词中都用闺房中的物品和春天的景色来衬托作者此时的心情,词人领略了一份令人难以琢磨的孤单寂寞;户外景色的暗淡萧然,美景的凋零,使少女心头萦绕着一丝丝挥之不去的愁绪,待字闺中的寂寞隐然飘起一丝少女思春的情怀。作者以大家闺秀的身份,把惜春思春的心态和叹春不住的情感都表现得很含蓄又十分有意境。
  二、少妇之情愁
  李清照十八岁嫁给了太学生赵明诚,二人情投意合,婚后的生活是幸福美好的,因此短暂的分别都会引起李清照无限的思恋,如这时期的代表作《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上阕从秋日独自泛舟出游写到明月高照闺楼,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心上之人。下阕以花落水流比拟丈夫离开自己以后的寂寞寥落之感,说明彼此伉俪情深,两地相思难以消除。
  在平常日子里已经难以派遣的相思情、离别愁,到了佳节,就变得更浓、更重了。且看一下同样是李清照表现少妇离愁的杰出作品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则直抒胸臆,说人瘦胜似花瘦,最深挚最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离思之重,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
  三、中年之伤愁
  李清照的中年是在忧伤离愁和对丈夫的深深依恋中度过的。李清照45岁那一年,人生出现了重大的转折。此时,金兵已入侵北宋两年,她和赵明诚住了20年的山东青州府已失陷;家藏十余屋的书画古器被焚。李清照随丈夫南迁的第二年赵明诚就病故了,李清照带着与丈夫辛苦收藏的金石书画在战乱中奔逃。没有男人的女人是无助的,那些心血收藏一路散失,被小贼偷窃,被奸官骗走,更令她惶恐的是有人诬陷她以古器叛敌。为了表明心迹,当金兵一路追赶着高宗,李清照也带着最后一批古物,一路追随高帝的踪迹,希望把它献给朝廷。陆路水路,李清照积下了多少国愁家怨,遇到了多少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悲凉。过去曾“偏重三五”(《永遇乐·元宵》)和热衷于寻找“雪里”“寒梅”的李清照,此刻却丧失了如此兴致,只觉得“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她白天念着“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夜晚“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及至梦醒,一种“梦远不成归” (《诉衷情》)的惆怅又攫取了她的心,直教她“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捐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这些词字字血泪,声声呜咽,一派凄楚,动魄惊心,这“载不动”的“许多愁”,止不住的“千行泪”,无处倾诉的“万千心事”,全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来不得半点雕琢矫饰。
  四、晚年之悲愁
  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唯有写词可以让她忘却苦闷。李清照有一位姓孙的朋友,生有一个女孩,天资聪慧。李清照十分喜欢,愿意将自己毕生所学传给她。谁知这个女孩竟认为“才藻非女子事也”而拒学,李清照听后,不由得凄凉万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她的满腹才学得不到价值的体现,甚至得不到承认。这让李清照在形影孤独之外,更添一份心灵的寂寞。
  不久,李清照终于完成了倾注毕生心血的《金石录》。此时,丈夫的心愿终了,离愁别绪涌上心头,李清照吟出了那首催人泪下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心中的愁,虽然没有说破,但通篇看来,字字含愁,景景含愁。虽没有伤心的泪水,但读来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 颠沛之苦、孀居之哀、丧夫之痛、亡国之恨、等等,确是一个“愁”字难以概括的。
  孤苦伶仃的李清照,在漫漫的孤寂中挣扎,在伤痛与离愁的交织中,把一生的悲怆都浓缩在她的词句中,她遍尝了人间的苦,也许这所有苦,才凝成她笔下写不尽的许多愁!
  参考文献:
  [1]褚斌杰,等编.李清照资料汇编[M].中华书局,1984.
  [2]刘忆莹.李清照诗词选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