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对动物养殖的影响研究

作者:刘茜 更新时间:2018-03-07 16:10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音乐;动物养殖;影响
【职称论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得到了非常快的发展,尤其是规模化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但是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集约化的养殖状况极大地压缩了动物活动的空间,导致动物诸多正常的行为无法准确地加以表达,以至于其生理状态出现了各类不可逆的变化,极有可能会导致动物应激反应甚至抵抗力的降低。音乐能缓解人的恶劣情绪、松弛紧张的神经。一旦将音乐应用到动物养殖实践之中,自然也有可能发挥类似作用。本文分析了动物感知音乐的生理学基础,阐述了音乐对动物养殖相关要素的主要影响,并提出了音乐影响动物养殖的研究趋向。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A
因为对沟通情感、快乐生活的需求,古人创造出了音乐。据研究,音乐对于人的生理与心理均能构成正面和积极的影响,音乐的刺激通过听觉中枢的加工和处理以后,能够激发人的大脑的相关功能区域,更加有效地调控人的心率、血压以及肾上腺素水平等各类生理指标,同时还可有效缓解人所产生的焦虑与抑郁等负面情绪,切实改变人对于社会认知的能力。依据经验与实验分析,音乐同样会对各类动物的生理形成刺激性效应,一些音乐作品还能有效减轻动物的应激度。实施音乐对于动物养殖影响的探究,不但能够进一步改善动物养殖环境,而且还能够剖析运用音乐推动动物养殖的相关工作机制,让音乐在动物养殖领域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 动物感知音乐的生理学基础
一是声音自身的属性特点。就物理学视角而言,声音属于机械波。就心理学视角而言,声波运用听觉而形成的印象即为音。声波具备了振幅、频率与波长等特点。振幅代表了声音之大小,也就是声音之响度,一般都是用声压与声强加以表示。然而,现实生活中往往会运用声强级以表示音量,也就是分贝。频率主要是指声波在1秒钟之内完成振动之周期数,单位是赫兹,频率与音调呈正比。不同动物所具有的声频范围并不相同,人耳能够感知到的声波频率范围为20至20000赫兹,其中最为敏感的则是1000至4000赫兹,小于20赫兹的声波被称之为次声波,而大于20000赫兹的则是超声波。一些动物能够听到次声波,另一些动物则能听到超声波,还有部分动物不管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均可感知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境当中具有各类不同的频率与振幅构成的复合型声波,涵盖了有含义的目标声音与噪声。关于什么是噪声,当前还没有准确的含义,但美国、加拿大的研究提出,一旦噪声超过85分贝,就会形成对动物的伤害。
二是动物听觉的进化。多数无脊椎动物并无固定的听觉器官,主要是运用体内存在的机械感受器以感受到声音之振动。比如,蟋蟀前腿能感知声波震荡,中华稻蝗第一腹节两边均有半圆形鼓膜,能感知到外部的声音。大多数鱼类听觉不佳,通常只对1000赫兹左右的低频声波会产生反应。鸟类并无外耳,通常都是靠头颈部的移动来判断声音来源,其内耳虽然仅有一块听小骨,但是耳蜗较为发达。不同种类动物耳廓的形状与大小各不相同,旋转度也存在差别,对于声波收集与放大的成效存在区别。
2 音乐对动物养殖相关要素的主要影响
2.1 对动物生长状况造成的影响
一是对体重与采食量的影响。据研究表明,对雌性与雄性小鼠分别播放用古筝与葫芦丝为主的柔美乐曲,音量分别为50和60分贝,雌鼠在两种音量的音乐环境之中,其体重均出现了明显的提高。对于雄鼠的影响却存在差异,在古筝演奏下,雄鼠的体重有所提升,但葫芦丝演奏却妨碍了雄鼠体重的提升。对雌鼠来说,葫芦丝曲要好于古筝曲;50分贝音乐要优于60分贝。对雄鼠来说,60分贝的古筝曲要优于50分贝。另据研究,连续30天分别播送轻音乐《森林狂想曲》与摇滚乐《兔子舞》之后,可发觉轻音乐组肉的鸡体重大大提高,而摇滚乐组的雞体重并没有明显变化。对小牛播放轻音乐《寂静山林》之后,其采食量与体重均出现较大增长。所以说,音乐对于动物的体重和采食量影响和动物的性别、种类以及音量等均存在关系。二是对料肉比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对于音乐影响动物料肉比状况具有一定的争议。有研究证实,轻音乐能明显抑制鸡的料肉比。有研究证明,每日上午、下午各1个半小时对28日龄的杜洛克仔猪连续播放纯音乐与昆虫声混合乐30天,音乐组仔猪料肉比大大下降,从而提升了其生长的性能。但还有研究者的试验证明音乐对动物料肉比并无明显影响。在对28日龄断奶仔猪连续播放音乐《寂静山林》15天后,其增重、采食量以及料肉比等都没有明显变化。笔者觉得这有可能是和动物类别、生长期、播放音乐种类与音量等均存在关系。三是对别的生长性能指标的影响。有研究证实,小于20赫兹的重金属音乐能极大地提升艾维茵肉鸡胫围以及胫长。还有研究者对肉杂鸡播出轻音乐,可发现在高密度养殖情景下,肉杂鸡致死率明显下降。在挤奶场地中播出古典音乐,还能明显提升奶牛的总产奶量。据媒体报道,大连某养殖企业通过为所养殖的肉牛播出舒缓音乐,提升了肉质。
2.2 对动物行为造成的影响
养殖动物内心情绪与各类诉求,通常都可从其行为方面体现出来,可视为对其进行福利评价的重要指标。有研究者发现,在音量在55至65分贝之间,每次播放45分钟,每日播放2次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情况下,大鼠比较镇定,且能聚在一处,证明此音乐能够改进大鼠的情绪以及行为。还有学者使用90至95分贝的音乐,分别用水龙头、机动车以及家禽所发出的噪音对蛋鸡实施试验,可发现蛋鸡更喜欢留在音乐强度比较小的环境之中,这有可能是和鸡自己的听觉状况存在关系。有实验发现,通过播放55分贝的舒缓型音乐《安妮仙境》42天,每次3小时,每日2次,可发现断奶仔猪采食量明显增加。同时,音乐刺激也降低了其彼此打斗与攻击的行为,提升了其福利水平。其他的研究者还发现了音乐刺激能明显增强仔猪彼此玩耍的行为。另据报道,重金属音乐能够提高犬吠行为,而播放古典音乐之后则会有效减少犬类站立的行为,增强其休息的行为。同时,音乐还能改进奶牛在挤奶场中的各类行为,让其能够更加愿意靠近挤奶的设备,这对于奶牛泌乳也有相当积极的影响。依据以上研究可以发现,舒缓型的音乐对于养殖动物行为表达具有相当积极的影响,能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养殖动物的福利。

        2.3 对养殖动物生理指标造成的影响 

  一是应激方面的影响。音乐是一种富有规律的声音,有可能缓解养殖动物的应激反应。然而,在特定情境之下,还有可能变为应激源,让养殖动物形成或者加大应激反应度。一旦动物处在应激状态之时,其下丘脑、垂体与肾上腺轴纷纷被激活,下丘脑能够分泌促肾上腺激素,从而释放出激素,推进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之分泌,并且作用在肾上腺皮质之上,提升糖皮质激素之合成。依据一项研究,通过在夜间长时间播放45至55分贝《小夜曲》12小时,能够降低小鼠神经内分泌方面的反应,控制肾上腺轴与去甲肾上腺素之水平,切实缓解小鼠所产生的应激性状态。还有学者在为生长猪播出70分贝的打击乐《兔子舞》之后发现,猪的心动周期延长、心率下降、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提高,切实降低了生长猪的应激度。还有学者在研究之后发现,音乐刺激并不能降低仔猪处在抓捕状态之时的叫声,这就证明了音乐在缓和生长猪的急性应激上成效不够显著。在噪音情境下播出古典音乐,背景噪音为65分贝,音乐和背景噪音总值达到了75分贝时可以发现,音乐刺激会提升肉仔鸡对于未来的极大恐惧感,提高了鸡所具有的应激反应。这有可能和具体的实验情境、养殖动物类别、播出音乐类型以及音量等息息相关。当然,音乐对于牛的应激也能造成影响。一旦奶牛处在热应激状态之下,奶牛的血清γ-谷氨酰转和丙氨酸转移酶等物质的活性都在明显提升。此外,在对处在热应激状态之下的奶牛播放缓和而且优雅的古典式音乐,音量为70至75分贝,每天播放1.5小时,热应激状态下的奶牛血清酶的活性明显下降,证明音乐在缓和奶牛热应激上能够发挥很好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