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艺术的形式与应用

作者:白倩倩 更新时间:2015-08-07 09:39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装饰艺术形式构成功能使用
【职称论文摘要】
装饰、构成、设计,三个概念互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新旧之争、风格之辩、功能之议的不同观点中寻求互通性与多样性。装饰艺术在修改中发展,在沟通中互补。是局部与整体协调,将实用功能与形式美化有机结合,达到艺术与生活的珠联璧合。

         装饰源自人的天性,表现理想化的形式追求。伴随社会发展,装饰也具有特殊的社会文化内涵。当装饰艺术无所不在的介入生活以后,它在同社会的广泛联系中也开始出现新的问题。仅用浅表的美化之论来分析装饰是不够的,它的表现形式还具有社会化方面的深层意义。
  任何图形纹样,一旦可以纳入装饰范畴,就是以它的装饰形式来表现自身的存在,来传达其形式效应。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观者的联想和哲人的思考是装饰形式的“身外之物”。在单纯的形式中看出古老而神秘的象征意义,属于“智者见智”之谈。从审美角度来看,图腾说,象征说的是泛泛之论,始终与装饰擦肩而过。图腾和巫术反应了一种社会心理,而装饰形式则是来自人的视觉心理需要。这两个不同的特点正是宗教形式与艺术形式的分界线。如果混为一谈,不利于认识装饰形式的实质和感性特征。在对审美标准而言,作品的美学吸引力显然不是我们一无所知的思想,也不是来自我们无法辨认的象征,而是来自节奏、对称性活力这些具备的美学品质。装饰是生物秩序化与自然形态同构懂得产物。在旧石器时代大量出现的几何纹样,与其说是对自然形态的加工变形,不如强调是来自人对秩序化,单纯化、规范化的心理需要。这种秩序化的构成是装饰的重要性质。
  正是人类的共同特征和人的需要,使装饰形式成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视觉语言。它的形式建立在对基本相同的形态和结构感知中,其秩序感深藏在人的本性之中。所以特定的形式感是装饰的本质特征,是装饰效应的生命。秩序化、单纯化、简约化、规律化,均是装饰艺术的一般特征。注意不要把这些一般特征,看成是固定的程式,因为,装饰的最终效应是体现在各种关系的相对关系的相对作用之中。
  装饰艺术以形式效应取胜,从形式特点来看有两种基本取向。一种是趋向秩序化,追求整齐、条理、简化,富有节奏感和规律性。其效果是统一、协调,不会因刺激而引人注目,这种装饰形式易为视觉所把握,它以单纯、舒适感取悦于人,使人感到轻松,恢复平静。它在生活中扮演低调,如室内装饰,生活用品装饰、图案等。另一种装饰在形式感上强调变化,讲究动感,注重对比,追求特异效果,以求引人注目,具有视觉刺激和视觉冲击力。
  然而不同形式特点的基础上还有各种不同装饰风格,各种装饰风格在社会影响下的演进、变化,使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在中国,诸如汉代的古拙大气、唐代的富丽堂皇、清代的细致柔美等等的变化,均与时代的特点密切相关。由于中国近代没有经过工业革命这样的社会巨变,本土的装饰风格始终没有脱出传统装饰风格,直至当代的改革开放,才开始受到巨大的外来冲击和交融。
  在世界装饰风格的近代发展史上,经历了“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现代主义”运动、“包豪斯”风格、“后现代”设计风格。等等。从中可以看到一条繁琐的自然形态向简洁的抽象构成转变、由孤立的装饰性能向使用功能转变的清晰脉络。这是一个逐渐变化、又不断反复的过程,是“遗传与变异”相交织的发展过程。我们不去逐一探讨促成这些形式风格的社会原因,重点仍放在具有典型意义的装饰形式特征的演变上。
  例如,中国古代装饰经历了由原始的几何形式向自然的有机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国传统图案成熟期风格的形成原因同手工业方式有密切联系。此外,被装饰品的性质、质地会对装饰风格形成制约和可行性要求,加工工艺也会直接影响装饰风格,清代瓷器上,精细的纹样,变化丰富,就是熟练工艺技巧留下的风格,也是在前人古拙风格后逐渐演变的结果。当然,从现代风格的发展与进步来看,这种风格的得失是值得讨论的。有的学者把中国这种由编织工艺而来的规整秩序,和由手工绘制产生的自然纹样特点,看成是缺乏创造力的表现。就装饰的性质和功能而言,这是不可或缺的装饰风格之一。阿恩海姆说:“如果艺术品过分强调秩序,同时又缺乏具有足够活力的物质去排列,就必然导致一种僵死的结果。”而在装饰艺术中,这种单调是不可或缺的。中国图案的风格演变,以对称、均衡为主要形式感的装饰流行于民间和过去;以抽象构成的多样化表现盛行于城市和现在,它们各得其所。再看“新艺术运动”风格,渗透了当时的各个领域,从平面设计、绘画、雕塑到家具、建筑、工艺品。
  任何一种风格,当它以某种特点见长的时候,同时也隐含着欠缺;当它盛行的时候,也预示着未来的衰变,这是历史辩证法。时代的长河冲刷着社会,审美心理也在其中转变。认识艺术也没有一成不变之理,它有纵向的传承和更新性,还有横向的适合性与制约性。肯定这种变化的必然是一回事,判断它的价值又是另外一回事,新的形式与好的形式不是同义词。从审美心理来看,形式变化本身具有心理调节的价值;从需求的多样性来看,新异的形式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新的形式并不一定代表“先进”,代表更高层次的审美观念。所有的形式变化都应该朝着贴近人性需要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相反,这才是恒久的问题。
  美术院校开设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课程,是作为现代设计基础教育提出。“三大构成”的形式感,相对于司空见惯的传统形式也曾令人耳目一新,被视为新的教学模式和新风格、新概念。形式构成的意义,在于强调简化的形式感,强调抽象几何形式组合的独立作用,强调功能性。采用抽象几何形的初衷,是为了不受具象的干扰,注重纯形式因素之间的构成关系,从而更好的理解形式构成的效应和规律。在形式的结构与组织中,强调形式设计的训练方法,可以弥补某种传统图案教学方法上的不足。
  但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脱离与生活的联系,不要忘记艺术形式同人与自然的同构性,不要忘记抽象形式与具象之间的关系,不要忘记艺术类别中的相似律。对于装饰艺术,整体的形式感与装饰功能的适用性。整体观念要求注重整体结构与局部的大关系。就像政治讲究大局,哲学讲究辩证法,在装饰中也是同样道理。现代设计讲究形式的整体构成,装饰艺术也同样需要强调整体形式效应以及与实用的有机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特别强调形式的整体性,认为形式效应不是局部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整体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要注意局部装饰的细节与整体结构、形态、功能的一体化,注意各种因素的有机结合。整体与局部在相互的对比中相消相长,相辅相成。装饰设计观念还要体现在造型、材料、质地上的一体化。要注意装饰形式与被装饰物之间的整体关系,是装饰与其形态、结构、质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要求形式风格与功能相适应,与环境氛围相适应。所谓依山造势、量体裁衣也是其中道理。装饰如果成为一种分离的、附加的表面形式,就是大贬损它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再者,装饰艺术与工业设计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前者的重点是装饰,后者要注重功能与适用,不能拿工业设计功能性的先进,来否定装饰美化的观念落后,以构成形式来否定传统装饰形式,两者没有可比性。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