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京剧花旦的艺术特色及表演技巧

作者:杨洁 更新时间:2014-09-24 11:45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京剧花旦;艺术特色;表演技巧
【职称论文摘要】
花旦是中国传统戏曲脚色行当。花旦兴起于元杂剧,后来成了中国各种地方戏曲共有的性格造型。花旦扮演的多为天真烂漫、性格开朗的妙龄女子,归总了生活中年龄正青春,或性格直率,或活泼正义,或温柔善良等一系列社会下层女子的类型,以特殊的表演程式表现她们的生活和情感。影视界所称的“当家花旦”,应该就是从戏曲中借来的称谓。本文将针对京剧花旦的艺术特色及表演技巧进行探析。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017-01
  花旦大多扮演青年女性,尤其是未婚少女角色(专门称之为闺门旦),一般为小家碧玉、丫鬟使女等温雅秀丽、活泼开朗、聪明美丽的角色,也有部分豪迈爽朗、性格泼辣的中青年妇女形象。花旦都身着短衣裳,如短袄褂子、裤子、裙子等;有时也穿长衣裳。上面绣着色彩艳丽的纹样,动作敏捷伶俐,表演以做功、念白为主,念白主要是京白,韵白较少,如《棒打薄情郎》中的金玉奴、《乌龙院》中的阎惜姣、《红娘》中的红娘、《拾玉镯》中的孙玉娇、《花田错》中的春兰、《痴梦》中的崔氏、《卖水》中的梅英等。花旦中还包括玩笑旦、泼辣旦等行当,具有喜剧和闹剧角色特征,以剧情需要而设置。
  一、京剧花旦的艺术特色
  行当,至少可追溯到唐代的“参军戏”,始于优伶为了讽刺贪官污吏,为了概括生活中更多的富于嘲讽谐谑和机智多辩的人物的特征,而创造和逐渐形成的“苍鹘”(戏弄者)和“参军”(被戏弄者)一正一反的两个人物定型,从而成为行当的幼芽。
  一是穿着。大多是短衣,或裙子、袄,或裤子、袄。着裤子、袄时,配以坎肩、“饭单”(即围裙)、“四喜带”(即自腰前方,下垂于两腿中间的饰物)。《春草闯堂》中的春草、《拾玉镯》中的孙玉姣、《游龙戏凤》中的李凤姐,着裤子、袄。
  二是“四功”。以念白、做功为主。念白,多是用流畅的散白,表演要求敏捷、伶俐。如《梵王宫》的耶律含嫣、《少华山》的殷碧莲、《辛安驿》的周凤英等。
  花旦按照表演的不同人物类型分为闺门旦、玩笑旦、泼辣旦、刺杀旦。闺门旦扮演的主要是还没有出嫁的少女,其中有一些性格内向、腼腆的,就和正旦比较接近了,如《勘玉钏》中的俞素秋、《红楼二尤》中的尤二姐。玩笑旦扮演的是喜剧和闹剧中喜欢说笑和打闹的少女,如《小放牛》、《打花鼓》中的女性。泼辣旦扮演的是没有太多顾忌,不受旧时礼教的束缚,举止行为放荡、说话比较锋利的女性。刺杀旦有两种:一是刺杀别人的,如《双钉记》中的白金莲、《杀子报》中的徐氏;一是被别人刺杀的,如《战宛城》中的邹氏。
  泛指的花旦,又有“大花旦”、“小花旦”之别。大花旦,指的是虽然身份卑微,但是却成长于大户人家,这一类的主要是大家族的丫鬟使女。如《红楼梦》中贾家的各色丫鬟晴雯、紫鹃等。小花旦,或为小户人家的闺秀,如《豆汁记》中的金玉奴,或为小家族的丫鬟使女,如《花田错》中的春兰。
  二、京剧花旦的表演技巧
  (一)表演不能脱离剧情。演员在表演时为了追求舞台效果,或是为了更深地打动观众,或是为了更明白清楚地告诉观众所要表现的内容,往往在表演中夸大动作,或夸张唱腔,而背道而驰,画蛇添足,使表演虚假过火,破坏了人物的真实感,反而使观众脱离剧情。
  (二)讲究口型的审美。演员在表演时,特别是在演唱中,为了感染观众或是感情过于投入或是为了声音更加悦耳,而使面部表情夸张或僵化,口型张得过大失去了欣赏性。在此要强调一下花旦的口型问题,它既要悦目,又要悦耳。
  (三)注重角色的语言特色。闺门旦,扮演的大多数是一些活泼、天真、纯洁的少女。这些少女是一些“小家碧玉”。她们不受封建礼教的沾薰,敢于大胆地爱,她们富有同情心,怜悯那些落魄或落难的青年男子,甚至以身相许。比如《拾玉镯》中的孙玉姣,《柜中缘》中的刘玉兰,《金玉奴》中的金玉奴,均属闺门旦行当。闺门旦的表演舞蹈性强,身段活泼。唱腔以高亢、活泼、明快的西皮或以表达幽怨、纤细情感的南梆子为主,不唱二黄。念白以京白为主,有的也念韵白。
  玩笑旦,是扮演一些性格爽快、好说好笑的青壮年妇女。这类人物不同于闺门旦。闺门旦多数为少女,而玩笑旦则多为少妇;她们不同于泼辣旦,身上没有那种风风火火,说打就打的泼辣劲儿。她们是饱受风霜的底层人物,比如像《打面缸》中的妓女周腊梅,《小上坟》中的贞妇萧素贞,《卖饽饽》中的小商贩王三姐等。小旦,扮演少女角色。小旦是主要旦角的配角。比如《白蛇传》中的小青,《孔雀东南飞》中的小姑,《翠屏山》中的丫环迎儿等。但是,为了突现身份地位卑微的使女、丫环的聪慧,有些单折戏也作为主角,比如《春香闹学》中的春香,《小放牛》的村女,便是突出的一例。
  总之,京剧表演艺术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伫立于世界戏剧之林,因为她不仅具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舞台美学,还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表演手段,节奏强烈的器乐、唱腔等。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她独到的表演语汇——高度概括人物共性的行当表演艺术。在创造新的表演程式的同时也丰富了行当表演的宝库,成为进行形象再创造的手段。如此不断突破,不断积累,使艺术形象和行当表演同时得到了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任荣.京剧旦角艺术崛起之原因探析[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3.
  [2]温可丽.戏曲花旦类型面面观[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