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应用刍议

作者:郝秀江 更新时间:2011-06-08 08:23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体育
【职称论文摘要】
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存在局限性,需要进行改革,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切合了体育教育发展的要求,综合应用其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由于体育课程自身独特的学科特点,不宜盲目照搬。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以教为主,未能真正以学生为主,存在以下局限性。(1)体育教学以技术教学、技能培养为主导,以提高身体素质、运动成绩为主,忽视学生能力、个性和情感的培养;(2)注重教学的形式、手段、考核的统一性和标准化,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3)忽视教学情境设置,没有置于社会背景下进行施教,忽视了大学生学习兴趣。将体育教学看作是独立的教与学,为教而教,为学而学,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课的应用
  (一)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应用的必要性
  为了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体育教学也将发生根本性变革,需要在先进教学理论指导下,改革教学方法。高校体育不仅需要传授技能、技术和理论,而且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不仅要增强体质,而且要培养开拓意识与能力[1]。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环境要素,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2]。一定程度上切合了体育教育发展的要求,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由被动、模仿学习,转变为自觉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和创造性学习。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
  在体育课中需要综合应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抛锚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支架式教学、随机访问式教学等等[3]。
  1、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主题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本校教学资源如教学场所和教学教具,对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课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教学主题。
  2、抛锚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
  教师利用体育场地器材,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各种资源,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任务情境,让学生感受自己是生活在真实的运动世界中。例如通过世界杯足球赛的播放,了解足球比赛规则,了解参赛各队的水平特点实力的对比,观看比赛的过程,预测比赛结果,分析各队在比赛中技战术的发挥,掌握个对在实际所处的位置,从而对足球现状有更加深度的了解,使学生热爱足球项目。成功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将体育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支架式教学方法:确定教学所需资源
  支架本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形象地说明一种教学方法,即教师引导教学,通过支架将学习任务转移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最后再撤去支架。教师讲授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运动技能训练的基本要领,为学生构建完整有序的知识支架,用以引发情境的各种可能性,让学生进行探索尝试。
  (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用的优越性
  1、提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建沟主义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和张扬个体认识的差异,是一种极富人文的教育理念。建构主义主张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学生主动构建体育认知结构,学生潜在创新精神得到挖掘,逐渐形成知识迁移,最终获得知识的仓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极大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4]。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适宜的教学情景有助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细节的理解,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时表现出的肢体状态和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是由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形成运动动力定型、运动意义建构而实现的。利用情境教学因势利导,使学生更切实理解体育运动,促进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毅力的培养
  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应用的应注意的问题
  (一)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学习的主观性,学生是特定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意义建构。但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运动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在动作技能粗略学习阶段,如果没有正确的动作示范、讲解和练习等来自客观呈现的学习过程,无法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由此导致学习动机的下降,甚至不必要的运动伤害。所以体育课中动作技能的学习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二)情境要围绕目标创设
  成功的情境创设应是富于生活化的真实性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将体育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我国体育课程目标是相一致的。教学情境如果脱离教学的本质特征,或者没有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或者问题的设计过于简单、形式化,为设计情境而设计情境,反而背离了建构主义的宗旨,所以在体育教育实践中,教学情境的设置以达到教学目标为前提,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由于体育课程自身独特的学科特点,应用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宜盲目照搬。
  
  参考文献:
  [1]江巍.高校建构主义体育课程模式探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5,(4):72-73.
  [2]辛自强.建构主义教学的核心特征[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8):44-46.
  [3]程其练,詹晓梅.建构主义体育技术教学模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2):91-94.
  [4]柴娇,周登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体育教学中要深思慎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8):1105-1107.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