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与区域发展:关系、特点与构想(2)

作者:高兵 更新时间:2013-04-09 23:48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空间布局
【职称论文摘要】
按照高校发展的层次分,京津冀地区本科高校有143所,专科高校109所。从省(直辖市)间的分布来看,区域间学校发展层次落差大,本科高校主要集中于京津冀的核心地带即京津地区,有9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65%;专科高


  按照高校发展的层次分,京津冀地区本科高校有143所,专科高校109所。从省(直辖市)间的分布来看,区域间学校发展层次落差大,本科高校主要集中于京津冀的核心地带即京津地区,有9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65%;专科高校主要集中于河北地区,有58所,占专科高校总数的59%。从空间分布上看,就是京津冀核心地区的本科层次高校居多,周围地区专科层次高校居多。其中北京市海淀区是京津冀地区本科高校最集中的区域,有25所本科学校,河北石家庄是京津冀地区专科高校最集中的区域,有25所专科学校。
  可见,区域间各种层次的高校空间分布不合理,各区域高校层次发展单一,形成区域性割裂式发展,京津地区主要是本科高校的聚集地,河北成为专科高校的聚集地。而事实上,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培养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层次类型的人才,这种现状容易造成人才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流动不灵活。
  (四)从高校与人口规模的协调性来看,河北地区高等教育还不能充分满足人口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肩负着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和培养人才的责任,与区域人口发展密切相关。当前京津冀人口数量排名前三的区域是河北的保定、石家庄和邯郸,分别是1 102万人、988万人和888万人,而从每百万人口拥有的高校数来看,排名前三的区域是天津的西青区、北京的昌平区和天津的大港区,分别是22所、19所和15所。
  高等教育一方面可以促进人口流动,另一方面也是区域人才培养的主体,一个地区的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水平。以京津冀区域人口排名和每百万人拥有的高校数排名为依据发现,人口规模与高校数量分布较协调的区域有15个,即人口多的,高校数也多,人口少的相应的学校数就少,但是有30个区域人口规模与高校数量分布不协调,占2/3(见表2)。如果高校的存在可以吸引人口流入该区域的话,在这些不协调的区域中,人口规模档次低于高校数量档次的区域的存在具有一定合理性,有利于推动人口的均衡分布;而最需要关注的就是人口规模档次高于高校数量档次的区域,这样的区域有15个,占不协调区域总数的1/2,且基本属于河北省,表明这类区域中高校数量太少,不能满足区域人口的需求,不利于区域人口素质的整体提升。
  (五)从高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来看,高校数量的差距大于区域GDP的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高等教育的发展层次与质量,高等教育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当前京津冀区域GDP排名前三的区域是河北的唐山、石家庄和北京海淀区,分别是3 812亿元、3 001亿元和2446亿元,而从每百亿元负担的高校数来看,排名前三的区域是天津的西青区、红桥区和大港区,分别是10所、4所和3所。
  以京津冀区域GDP排名和每百亿元负担的高校数排名为依据发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高校数量分布较协调的区域有16个,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高校也多,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学校就少,但是有29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高校数量分布不协调,占64%。在这些不协调的区域中,每百亿元GDP负担的学校数量的差异系数是148%,区域GDP的差异系数为102%,说明学校数量的差距比经济上的差距更大。如果高校的存在可以通过科研成果或人才培养等手段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话,在这些不协调的区域中,经济发展水平档次低于高校数量档次的区域的存在具有一定合理性,只有充分挖掘这些学校的潜力,才有利于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而最需要关注的就是经济发展水平档次高于高校数量档次的区域,这样的区域有15个,占不协调区域总数的52%,这类区域负担的高校数量太少,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将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见表3)。
  (六)从高校与区域面积的协调性来看,京津地区高校密度大,河北北部高校密度最小
  从拥有的土地面积来看,北京和天津地区拥有28 383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京津冀区域的13%,有142所高校,平均每百平方公里负担的学校数是0.59个;相比之下,河北拥有188 760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平百方公里负担的学校数仅为0.058个,几乎是京津地区的1/10。高校密度高的地区由于受地域限制,教育用地紧张,不利于学校发展和学生身心健康,过多学校集中在一起更容易导致生态资源紧张。
  三、京津冀高等教育空间合理布局的现实依据
  (一)现有政策要求高等教育打破地域限制,实施开放性布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今后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提高质量、扩大开放,即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为国家、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就是在现有的高校中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调整而非扩大学校数量和规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区域发展服务。同时,2010年6月京津冀晋蒙签署了《华北五省市区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框架协议》,表明今后华北五地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力争到2020年开创以“区域创新”为标志的全新局面,为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区域性的成功经验。这就要求政府突破区域高校之间的藩篱,寻求广泛协同。

    (二)区域人口的现实问题要求高等教育在布局上要充分考虑河北地区
  京津冀区域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素质差异悬殊的问题。据统计,京津冀区域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已经达到7.66%。京津冀区域内部相比之下,河北人口老龄化进程大体要晚10年,京津两大城市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开始时间最早、老龄化程度最大的地区。③同时,京津冀人才结构不合理,据相关研究表明,京津存在明显的高学历人才资源浪费现象,高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突出,而河北人才资源总量不足。因此,高等教育布局要依据这一人口分布特点,有效引导和培养河北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缓解区域人口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三)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现实要求高等教育要形成特色发展带
  产业结构上北京市的第三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天津市二、三产业发展较为均衡,钢铁、化工、现代制造业等重化工业蓬勃开展,未来交通运输仓储以及邮电通信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河北虽是农业大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较多,但工业基础雄厚,钢材、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相应的科技支持,当前北京的技术创新环境较佳,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以及外资注入将会推动创新能力提升,河北需要充分利用京津强大的科技资源,区域高等教育布局要据此进行相应调整。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