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心理学视域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2)

作者:杨红荃 黄雅茹 更新时间:2015-11-18 11:49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职业健康心理学;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对策
【职称论文摘要】
3. 幸福感缺失:因效能感导致心理契约破裂 幸福感是个体对工作、生活中幸福程度的感知,高等院校教师的幸福感保证了教师在组织中个人目标的实现,他们通过展现出积极的力量达成组织目标,能更好地提升个人和组织绩

         3. 幸福感缺失:因效能感导致心理契约破裂 

  幸福感是个体对工作、生活中幸福程度的感知,高等院校教师的幸福感保证了教师在组织中个人目标的实现,他们通过展现出积极的力量达成组织目标,能更好地提升个人和组织绩效,同时对其专业发展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在许多高等院校中,特别是现在多元价值观的主导下,教师自身的追求很难得到利益社会的认可,同时学生自身也在多元化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对教师的认可却在降低,对教师讲授的知识不求甚解,甚至经常逃课,即使去上课也不愿意听讲,使教师疲于教学。教师在生活中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在工作中的工作成就感较低,进而致使心理契约破裂,教师工作幸福感缺失,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随之下降,一些教师在工作中出现消极负面的情绪,在工作中未能得到积极愉悦的体验,缺乏工作激情,自我价值不能得到实现,严重的甚至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4. 人际交往障碍:因人际关系耗费心理能量
高等院校中教师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与领导的关系和与家人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保障。人际交往不仅能够深化个体的认知,影响情感体验,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促使我们塑造美好的形象和完整的人格,还能保障人与人的情感交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教师与教师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学质量的基础,既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领导关系、家人关系也是高校教师工作生活中情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人际交往是教师职业工作本身必须具备的媒介,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就很难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他们在情感上相互作用,在工作上相互匹配、相互配合协调。然而,高等院校教师的人际交往障碍造成的影响是广泛持久的,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严重耗费教师的心理能量,导致教师出现不良的心理问题。不良的师生关系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不利于教学工作有效进行,既影响教师的职业发展,也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
三、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高等院校教师作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传播者,作为高等院校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其心理问题表现多种多样,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职业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在职业健康领域的分支,主要是工作压力、工作倦怠、“工作—家庭”关系以及个体、组织和环境这四个因素对人们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下将针对这四个因素探讨影响高等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
1. 工作压力是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直接诱因
相对初、中等教育的教师来说,高等教育院校教师的压力尤为突出,高校院校的教师是高等院校教学的主体,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是建设国家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和补充机制。众所周知,心理压力会影响人们的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过程,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工作者的工作潜力,而压力过度则可能引起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消极反应,产生身心失调的现象。高等院校教师和其他教师相比,他们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能力,还要具备科学研究能力,教学内容更加多元性,劳动也更复杂性,因此压力也普遍高于普通院校教师。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这三个方面:一是工作时间长,由于高等教育任务相对较重,隐性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甚至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八小时工作制,超负荷的工作导致教师身心疲惫,进而引起失眠焦虑,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水平;二是科研任务难度较大,教师的职称评定以及一定量的科研任务都大大加剧了高校教师的任务量,给教师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三是教学任务重,由于近几年我国高考逐年扩招,高等院校生师比例居高不下,教师的相对缺乏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工作负荷大,高强度的工作使教师身体不适甚至患上严重的生理疾病,高等院校教师承受的各种工作压力是导致其不健康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 职业倦怠与高等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相互影响
职业倦怠既是心理亚健康状况的表现,同时又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另一主要原因。职业倦怠造成教师在工作中产生情绪枯竭,消极怠慢工作,使其不能将精力和激情很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影响自身职业发展。用OHP来分析产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工作与角色特性。在高校院校中,高校教师随着高等院校的学校功能日趋多样化,需要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元化,教师既要树立权威,又要与学生保持亲密友好的关系,使高等院校教师角色模糊。2014年国务院出台政策,“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一些高等院校需要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教师提出了不同的期待和任务,以往的高校教师并不能在教师和技师两个角色很好转换,教师也因此产生角色冲突,身心疲惫,产生认知失调,从而导致了职业倦怠。
(2)组织特性。在高校院校的管理中,有些高等院校领导管理水平低,只注重教学成果,缺乏对教师职工应有的关切和关怀。内部管理制度不合理,奖赏制度、用人制度有失偏颇,教师不能有效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导致职业倦怠。
(3)个人特性。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还与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个人预期、职业生涯进展有关。虽然高校教师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然而高处不胜寒,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也是外人所不能体会的,其经济待遇也不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与他们内心期望的相差较大,这种落差导致高校教师心理不平衡,产生了心理失调。同时,其社会权益也未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使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高校院校教师大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对自己的个人期望较高,希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较高的成就,然而现实却面临尴尬的情境。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更容易导致产生职业倦怠。

  3. “工作—家庭”冲突影响教师心理健康

        工作和家庭是人们生活的两大领域,“工作—家庭”冲突是一种角色冲突,其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1980年Staines提出了“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理论,从中区分出了三种类型:分割(segmentation)、溢出(spillover)和补偿(compensation)。溢出理论认为,人们会将在工作中建立的情感、态度、技能和行为带进家庭领域。他认为这种溢出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溢出包括满意和激励两个方面,可以扩展到家庭中带来高水平的能量和满意,积极的溢出可以提升人们生活中的主观幸福感,令其工作生活更加满意。而消极的溢出则是指人们工作中的问题和冲突消耗了个体的时间和精力,由于个体将大部分精力过多投入到工作中,而逐渐忽略了家庭,致使他们很难充分地参与融入家庭生活中来,继而产生了“工作—家庭”冲突。由于高校教师在学校工作压力极大,工作量超负荷,投入到家庭的精力更是有限,因而产生的“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家庭”冲突导致教师在工作中将家庭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致使其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效率日益低下,有些教师由于不能平衡好工作家庭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离职,严重的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