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突发事件中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应对

作者:南大伟 更新时间:2013-03-13 23:54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微时代;突发事件;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职称论文摘要】
  摘 要:微博的产生和普及,尤其是在高校,“无微不至”带来了崭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情感表达方式、人际交往方式,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一些不良信息裂变式的传播,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对不良信息的

微博的产生和普及,微电影、微公益的出现加之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推广,微时代已经不期而至。尤其是在高校,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用手指表达一些碎片化的情绪,一些不良信息裂变式的传播,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扭曲和错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应对,不断更新观念和创新教育载体,引导大学生养成科学的价值观。
  一、微时代背景下的突发事件
  微时代的内涵极其丰富,主要包括微博、微信等传播载体,传播的即时化、便捷化、扁平化,让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个性鲜明的大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情绪自由地表达出来。然而,微时代的来临也会给青春洋溢、思想活跃的大学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时,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甚至是畸形的舆论传播,冲击着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和婚恋价值观。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和棘手性,加上网络微时代传播的迅捷性,容易导致舆论的畸变,主要有以下3点原因:一是以微博为代表的新生媒介,管理制度还没有建立,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种各样的流言和畸形舆论以一种裂变式的速度在大学生中传播,特别是匿名的发表,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恣意地抛出欺骗性的言论;二是高校比较自由的氛围,让突发事件发生后畸形舆论的传播有了生长的温暖土壤,传播速度非常迅速;三是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个性鲜明,情绪易波动,缺乏理性思维,面对突发事件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导致大学生对信息判断不准确,并且会加剧某些畸变舆论的传播。
  例如:兰州市市长戴名表事件,由于“表哥”事件的影响以及新闻媒体对事件的渲染,导致各种言论的出现,事件本身牵扯到干部腐败这个大学生比较关切的敏感问题,微博上、论坛上一时间众说纷纭。大学生根本无法也不去甄别信息的真伪,单纯依靠自己的感性去跟帖去回复,而不深究事情的真相,从而使舆论产生畸变。尤其是在网络微时代,数不胜数的微博,即时的言论集合,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种言论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已是雷霆之势,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心理、行为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微时代突发事件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形成的挑战
  当前,对我国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使其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但是,由于网络微时代的到来,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种畸变形态的舆论和流言给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一些挑战。
  1.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心理环境更加复杂
  社会心理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握社会脉动和大学生价值观念、心理和行为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心理和行为都会受到社会心理环境的影响。首先,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个性鲜明、张扬,自我意识很强,突发事件发生后,他们用特有的带有自我色彩的碎片化的独语,在微博上发表和传播各种言论和信息。其次,大学生对交往特别渴望,在对突发事件发表意见后,他们特别期待相关回应。再次,在微时代,突发事件发生后,大多数大学生都会成为“记者”,并且会释放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些不良情绪和流言就像从雪山上滚下来的雪球一样,速度极快,雪球越变越大,最后形成了猛烈的冲击力。 警惕和防范大学生群体当中这种突发事件发生后不良情绪和非理性行为的会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项崭新的课题。
  2.价值观教育主渠道受到挑战
  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微时代的背景下遭受诟病和冷遇。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教育目标理想化、虚无化,教育内容抽象化、形式化,教育方法单一化、灌输化,教育途径单一,技术手段落后等方面的问题,导致突发事件发生后,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使用WIFI上网发微博或在论坛发帖子,有的学生举手提问一些突发事件的言论是否真实、确切。由于课堂即时性和吸引力等方面都不如这些微媒介,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一种猎奇心理,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控制和引导,逃课、上网等现象屡见不鲜。突发事件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正确引导的话语权正在逐渐丧失。
  3.传统价值观教育的预设性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价值观教育的各项教育指标都是预先设定完成的,一些固定、静止、格式化的设定在微时代显得苍白无力。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和婚恋价值观等价值观念都没有定型,一些突发事件会对他们未成型的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尤其是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遭遇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追捧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的普世价值等当代社会思潮。如何变革传统价值观教育的预设模式,紧急应对突发事件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挑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微时代应对突发事件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挑战的路径选择
  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价值观状况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和人格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经历着急剧的社会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逐步建立后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关系的全面调整和利益群体的快速分化,各种突发事件接连不断,加上微时代各种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给大学生带来了强烈的观念冲击和价值观调整,引发了大学生价值观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给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因此,把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置于突发事件的“现代境遇”下进行考量,对当前突发事件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形成的挑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应对策略和路径选择,对于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大学生明辨是非,追求社会主旋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1.树立见微知著的理念,转变思维方式,主动融入,积极捕捉
  首先,树立见微知著的理念。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种欺骗、煽动性言论的形成和传播有一个酝酿、发酵的过程,主动融入,积极捕捉微媒介里细微的有效信息,要具有前瞻性地去引导舆论的方向,而不是一味去“善后”。其次,要由静止型思维向过程型思维转变,静止型思维只是用一种预设、僵化、静止的模式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知识的教育。美国教育家劳厄说过,教育无非是遗忘之后所剩下的东西。而过程型思维则用动态的、即时的思维通过具体、鲜活的事件去教育大学生,让他们在不断变化中获得一种价值的认识和优秀品性的提升。再次,要把“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贯穿于价值观教育的始终。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费尔巴哈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微媒介是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大学生都是活生生、情感丰富、个性鲜明的个体,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教育学生、感动学生,尤其是突发事件发生后,他们本身就有着对这些事件的恐惧、不确定、好奇、兴奋等不同的情绪体验。当大学生发表传播不实言论时,教师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而不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权威去压制,要把突发事件当作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关键节点,创造一种充满情感交流的教育环境。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