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野下的高校继续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分析

作者:胡锐 更新时间:2018-03-26 15:21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高校继续教育;供给侧;需求侧
【职称论文摘要】
供给侧改革既是为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战略方针。高校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是当前继续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重要课题,本文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内涵出发,围绕大数据时代对继续教育的新要求,探讨供给侧改革对继续教育发展的新定位。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一、供给侧与需求侧内涵
供给侧,是经济学上的概念,与需求侧相对。传统的需求侧包括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而供给侧则涵盖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创新五个方面。
(一)供给侧分析
供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供给与经济增长成正比关系:供给增则经济涨,反之则跌。供给与经济涨跌的持续时间和坡度也高度相关。至于经济拐点则与人口结构、劳动力供给、资源环境约束、基础设施饱和度、工业化城镇化阶段等供给侧因素的变化有关。
供给也可分为宏观供给(总供给)和微观供给(生产者供给)、长期供给和短期供给、国内供给和国外供给、经济供给和非经济供给、理论供给和实际供给等。分析经济涨跌这种宏观经济现象,也应从总供给角度进行。从时间维度看,总供给可分为短期总供给和长期总供给。
(二)需求侧分析
需求是“拉动”经济的动力。需求与经济增长成正比关系:需求涨则经济涨,反之则跌。需求与经济涨跌的持续时间和坡度也高度相关。至于经济拐点则与现有技术和制度约束条件下需求的峰值或变动拐点有关。
二、继续教育适应大数据时代挑战的发展策略
(一)不断完善继续教育发展规划
国家需要借助大数据的优势,尽可能地收集、整合、分析数据信息,从我国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人才发展规划和教育发展规划为立足点,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指明道路。由于继续教育是一项非生活必须性的事业,因此需要具备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详尽的发展规划作为持续发展的条件,在制定继续教育发展规划时,国家可以通过大数据充分分析特定地区的教育发展潜力,结合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适度超前发展。
(二)全面树立开放型的继续教育发展观念
高校在发展继续教育时,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平台,为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提供更实用、更快捷、更有效的知识技能,才能吸引和调动更多的群众参与终身教育的积极性,让更多群众接收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研究者需要通过网络或移动网络平台,实时掌握最新的知识技能动态,并且了解社会各界群众的真实需求,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借鉴优秀的继续教育办学经验,不断改革创新继续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继续教育,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在继续教育上的深度发展,最终让继续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进发。
(三)推动继续教育项目的特色化发展
由于继续教育的教育对象与普通教育的对象不同,因此,继续教育可以借助大数据时代的特点,从海量的知识信息中选取富有教学特色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科的专业优势,为成人学生量身定做合适的继续教育规划。高校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时,必须将本校的优势资源集中起来,从本校的已有学科和专业特色为出发点,在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方面、教育师资的配备方面、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方面体现本校继续教育的特色,为高校打造一个继续教育项目特色化品牌。
三、高校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与发展定位
(一)明确办学思想,培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并适当超前的人才
一是突出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人才培养上与我国的发展理念相一致,推动我国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突出发展就是突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校继续教育要了解世界、了解未来,要体现当今世界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把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调整、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根本宗旨。高校继续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在传授最新的知识的同时,还要将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向产业化与市场化“落地”作为高校继续教育一项重要内容。
二是突出需求的要求。教育的产出从社会意义上讲,就是培养人;从经济意义上讲,就是生产劳动力。无论是培养人也好,生产劳动力也好,教育都要讲求需求的原则。需求是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支撑点。需求有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两种:显性需求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市场和毕业生的就业率上,隐性需求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市场的人才储备和新科学、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上。教育既要重视与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的显性需求,更要重视超越现实生产力,代表未来生产力(更先进的生产力)的隐性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继续教育为发展生产力服务,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才能體现教育具有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双重属性的特点。
三是突出特色的要求。特色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本质。没有特色就是混沌,就不能显出千姿百态,社会变得模糊起来。与时俱进的继续教育如果缺少特色,就会与大千世界格格不入,就会培养一批与世无争、不思进取、毫无创造和创新意识的平庸之人。继续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在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国民素质提升的要求时,必须把特色与应用作为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因此,“十九大”报告中将“提升国民素质”作为继续教育一项重任来布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调整继续教育结构,培养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高质量人才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是充分竞争的,个体通过接受高校继续教育,其技能得到了提高,因此,接受过高校继续教育的劳动者比没有接受过高校继续教育的劳动者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优势的竞争地位。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发展很快,由于其有较明确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与经济结构调整联系紧密,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在95%以上,为我国经济社会培养了一大批职业性、技能性人才。然而,随着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规模发展,一大批专科学校、独立学院转为本科教育层次,相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却相对下降。尤其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浪潮中,传统本科培养人才的模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劳动力市场需求既是决定高校继续教育层次结构的前提和动力,也是不同层次的高校继续教育是否具有生命力的本质因素。

      产业结构现代化加速了劳动力在各个产业之间的移动,改变了就业结构和人才结构,从而对高校继续教育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高校继续教育结构不断地调整和改革。市场经济的主要功能就是用市场来配置和调节各种资源。在生产力不发达的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高校继续教育是培养“精英”的,只有少数具有特殊天赋的人才能受到高校继续教育。因此,那时的高校继续教育层次简单、规格单一,社会对高校继续教育的需求也是有限的,高校继续教育的质量也很少受到质疑。当今,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产品结构的多样化要求以往的人才结构要发生根本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高校继续教育,更需要与时俱进,加快其结构改革的步伐,培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高等专门人才。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