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和庄子生死观的融通(4)

作者:张文渊 更新时间:2012-12-03 19:59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孔子;庄子;生死观;融通
【职称论文摘要】
庄子也希望人能达到永恒的境界,但与孔子不同的是,庄子不赞成通过生前的名声来获得生命的意义,相反,他十分反对名声。在庄子看来,彼且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7]169,名也者,相轧也;知


  庄子也希望人能达到永恒的境界,但与孔子不同的是,庄子不赞成通过生前的名声来获得生命的意义,相反,他十分反对名声。在庄子看来,“彼且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7]169,“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恶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7]120。名利和知识是世人相互倾轧的工具,是带来祸害的根源,是不可能让人的生命得到永恒的。他说关龙逢、比干两人之所以被杀害,原因就是“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7]120
  由于庄子反对以名声来让生命的意义获得永恒,故他开辟了另外一条道路,主张用超越生死的办法来让生命的意义得以永恒,而超越生死的方式就是以道齐生死,把生死消融在道之中。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庄子对生死问题的探讨,建立在其核心思想——道论的基础之上。”[8]因为庄子认为,从人的层面和物的层面解答生死问题,仍然不过是“藏舟于壑,藏山于泽”[7]196,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只有从道的层面,把生死问题放在“道”的大背景下,才是“藏天下于天下”[7]196,方可从根本上解决。[9]42因此,庄子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处都是从超脱生死而来的,“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7]202。庄子认为,人由“道”生,最终又回归于“道”,生与死不过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既然生与死都是“道”的体现,那我们就不应该执著于生死,应该摆脱生与死的束缚,达到更高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7]186的真人境界。这种境界的人,就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7]18;这种境界的人,能超越生死,达到与道同体,能进入那种清澄浩渺、虚寂无涯、超越一切的境界之中,在那里可以尽性遨游,任意驰骋,无拘无束,无牵无挂,自在逍遥[20];这种境界的人,能将有限的生命与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道结合在一起,能让人的生命在道的层面上跨越生与死的鸿沟,能像道一样具有永恒性。[19]42
  孔、庄虽然看待生命意义的方式不一样,但目的都是追求永恒。孔子希望通过名声让人得以永恒。孔子认为,获得名声的方式就是叔孙豹的“三不朽”,由于立功一事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所以孔子更强调道德。庄子是从道的层面来观照生死的,因为“从道的层面来看待生死,就会发现,那通过聚散来控制人之生死的气,其实只是道的一种象征物”。“人的生死的终极根源乃在于气之前的‘芒芴之间’——道。”[19]41这样,庄子就得出“人之生出于道,而死亦归于道”的结论,从而使人超越生死,获得永恒。因此,追求生命永恒是二者的共同目标。
  五、小 结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孔、庄二人尽管在生死观上有分歧,但是在追求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上又是相通的。二人生死观有分歧,是因为二人对同一问题作哲学的反思时,所关注的侧重点不同。有相通处,是因为儒、道两家本身就有融通之处,正如学者张连良指出,“儒家偏重于实践理性的反思,道家偏重于理论理性的反思。但我们知道,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是人的理性整体实在性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理论理性是实践理性的基础、前提;实践理性则是理论理性的实在内容。所以,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始终是一个实践理性以理论理性为基础,实践理性统摄、包含理论理性的关系。人类理性自身所固有的这种规律性便规定了儒道融合的基本路数”[21]。他对人类自身理性反思所作的论述,依笔者看来,其所言理性也就是“人能弘道”的精神,这也就是孔子和庄子在生死观讨论中所共同遵从的信条。
  参考文献: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81.
  [2]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2.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社,1999:258.
  [4]王凯.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34-235.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
  [6]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38.
  [9]苏俊霞.孔子的生命观探析[J].齐鲁学刊,2011(6):13.
  [10]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0.
  [1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3.
  [1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44.
  [13]王德明.孔子家语译注[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5.
  [14][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陈晓林,译.北京:华新出版有限公司,1976:305.
  [1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1088.
  [16]孔凡青.孔子“一贯之道”新解[J].江淮论坛,2011,(6):68-72.
  [17]李方泽,王培.“克己复礼为仁”之本意澄清——兼论朱熹的“误读”及其意义[J].江淮论坛,2012,(3):120-123.
  [18]叶海烟.庄子的生命哲学[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67.
  [19]秦平.庄子的生死观刍议[J].学术月刊,1999,(8):42.
  [20]王玲莉,朱人求.庄子生死哲学的本体关切[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 (4):114.
  [21]张连良.儒道融合的心路历程[J].长白学刊,1994(6):15.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论文网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