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智库概况及对我国智库建设的启示

作者:周瑛 刘越 更新时间:2017-11-23 11:05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日本 智库 智库建设
【职称论文摘要】
日本智库经过二战后百余年的发展,在与政府的沟通渠道、资金筹措、运营模式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基于此,论文运用PEST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对日本智库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为我国智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四个建议。

 分类号 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7.11.017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Japan’s Think Tanks and Its Inspi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hink Tanks
Zhou Ying, Liu Yue
Abstract After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the Japan’s think tank has been developing for more than 100 years. Therefore,it has accumulated a lot of precious experience in communicating with government, financing and manag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uses the PEST model to analyze Japan’s think tank from four aspects of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and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analyzing results, it offers four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think tanks.
Keywords Japan. Think tank.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0 引言
所谓的智库是指一个由多方面的专家、研究人员组成的多学科的政策研究或者咨询机构,通过对社会、经济、军事等多领域进行研究,达到为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的目的,其目标定位是政府决策者和社会大众,主要是通过各种研究成果和公共媒体来影响社会舆论和公共政策的制定[1]。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智库已成为影响政府决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国家“软实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都在争相建设高端智库。在我国,智库建设源远流长,如夏商周时期的家臣、谋士;春秋战国时期的门客等,这些是早期的智库雏形[2]。而真正意义上的智库则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改革开放的需要,大量知识分子进入国家政策部门甚至中央参与决策咨询。至此,中国智库不断地发展、壮大和成熟。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研究项目(TTCSP) 调查发现,截至2015年,中国共有智库435家,其中有9家智库入列全球175家智库综合排名榜单,排名最高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位列第31名。然而,在为中国智库发展欢欣鼓舞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智库数量上可能成为超级大国,但质量上却让人忧心忡忡,这一点相比日本就能看的出来,日本智库数量为109家,却有5家智库入列全球175家智库综合排名榜单,并且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和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分别位列第15位和第29位。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在概括介绍日本智库發展历程的基础上,运用PEST模型分别从政治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及技术因素四个方面对日本和中国智库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存在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智库的建设与发展进行思考。
1 日本智库发展综述
1.1 日本智库的起源和发展
尽管“智库”这一名称正式产生于上个世纪 60年代,但类似的机构在日本早已有之。二战前由南满铁道公司于 1907 年成立的满铁调查部,堪称日本智库的“祖师爷”[3]。二战结束之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智库产业更是快速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发展较成熟的智库产业体系。总的来说,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5年至1970年初,这一阶段被称为智库发展的萌芽期。当时由于急需进行灾后重建,恢复国民经济,日本社会中出现了大量的智库研究机构。这些智库在推动日本社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第二阶段是1970年初至1990年中后期,这一时期被称为智库发展的飞跃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问题的日趋复杂化,日本政府进一步认识到设立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的必要性[4]。在1973年《综合研究开发机构法》 颁布后,日本综合性智库发展更是进入到了一个井喷期,如在1975年成立的“日本智库协议会”以及在1985 年成立的“地方智库协议会”等。第三阶段是1990年后期至今,这一阶段被称为日本智库发展的稳定期。在这一阶段,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加剧,来自政府、民间团体的委托项目不断减少,许多行业智库或是民间智库不得不转组关闭,智库发展热逐渐冷却,其发展逐渐趋于稳定。
1.2 日本智库的类型及服务方向
在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很多新思想、新观念、新表述、新思路等都源自于智库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政策的制定也凝聚着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智慧。同时,政党、利益集团、专家学者,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特殊群体代言人或组织的政治诉求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智库建言献策的价值取向。由此,“学—官—产”不同类型的智库及其功能定位成为日本智库的一大特点。
(1) 政府支持型智库。所谓的政府支持型智库主要是指该智库的运营资金主要由政府的财政拨款支持,它是一种综合性研究机构,公益性较强,主要职能是为政府的决策提供支持保证,一般不具有独立性。其活动范围、业务领域和服务网络覆盖日本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相比其他类型的智库而言,研究范围较广泛,如亚洲研究所、经济产业研究所等。

       (2) 企业支持型智库。这类智库主要是由日本大型的企业财团依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来的,这类智库规模大,实力雄厚,运营机制与企业相似,多为智库产业的巨头。其研究范围和领域相对较窄,主要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如野村综合研究所等。 

  (3)独立民间型智库。独立民间型智库主要是由个人独立开设的咨询公司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以及企业创办的或从中分离出来的咨询公司等,他们的研究经费大多来源于承担政府项目研究经费、大企业赞助、对外咨询业务收入等。其没有特定的研究领域和范围,主要是通过接受委托人的要求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等,如民间综合性智库综合研究所、木村经营研究所等。
2 中日智库比较分析
PEST Mode是美国学者Johnson·G与Scholes· K在1999年提出的,是用来帮助检验外部宏观环境对所研究问题影响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指根据不同组织、不同问题的自身特点和研究需要,分别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 和社会(Social) 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等因素是影响智库发展的主要因素[5]。因此,结合PEST模型,智库产业中各影响因素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2.1 政治因素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