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反腐败领域几种错误认识的思考(3)

作者:陈振 更新时间:2016-04-11 14:03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反腐败 错误认识 重刑反腐 选择性反腐 制度性腐败
【职称论文摘要】
选择性反腐论的提出,反映了对反腐败严峻形势的担忧以及力图尽快清除腐败的急躁心态。但正如历史学家所言,贪污这一现象,假如我们肯细心翻读过去每一朝代的历史,不禁令人很痛心地发现无代无之,竟是与史实同寿!


选择性反腐论的提出,反映了对反腐败严峻形势的担忧以及力图尽快清除腐败的急躁心态。但正如历史学家所言,贪污这一现象,假如我们肯细心翻读过去每一朝代的历史,不禁令人很痛心地发现“无代无之”,竟是与史实同寿!我们认清反腐败形势,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而不是笼罩在仇恨情绪下的激进反腐、运动反腐。反腐败没有一劳永逸的万全之策,必须踩着不变的步伐,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
四、对制度性腐败论的思考
这些年,一些潜规则侵入党内,并逐渐流行起来,这些潜规则看起来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听起来悖情悖理,却可畅通无阻,成为腐蚀党员和干部、败坏党的风气的沉疴毒瘤。在这种不良政治生态的影响下,有的岗位出现“前腐后继”,有的部门出现串案、窝案,有的地方出现官场“逆淘汰”,制度环境成为人们反思腐败成凶的首要因素,甚至于有的腐败分子忏悔时也抱怨走上腐败之路是制度使然,自己则是身不由己,实属无奈。据此,制度性腐败论认为,我国产生腐败的根源不是个人原因,而是社会文化环境和制度原因,是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决定了党员领导干部难逃腐败厄运。
腐败问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生成腐败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其中既有人性本能中生成腐败的原因,也有社会习俗和社会转型期中生成腐败的原因,还有制度设计和制度运行中生成腐败的原因。面对各种诱惑的“围猎”,官员反映不一,有的洁身自好,有的心存侥幸,有的主动上钩,理由总有千万种,个人因素始终是根本原凶。纵观种种“被动腐败”,与其说是身不由己,还不如说是情不自禁,是“自己扳倒了自己”。所以,我们对腐败原因要有正确认识,不能因为当前腐败现象严重,就拿制度环境说事,统统归结为制度根源,这既是不敢担当的表现,也是企图推脱责任的说辞。把社会风气当作犯错误的“挡箭牌”,只能说明,忏悔还没有到位。
面对腐败成因中的制度凶素,党中央在严惩腐败的同时,一直着眼于加强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努力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在建立新制度的同时,加强对已有制度的清理,更加突出制度的贯彻执行,加强对违反制度的责任追究。党中央提出,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法治反腐提到新的高度,这就要求加强反腐败的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管权限权的作用,最大限度减少腐败成因中的制度因素。
制度性腐败论看到了制度因素对腐败形成的共性影响,尤其是看到我国社会转型期存在的制度漏洞给腐败分子提供的可乘之机,但显然过于夸大制度环境等外界因素的作用,忽视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决定作用。从公开的腐败案例来看,很多腐败分子落马后,在忏悔书中大都会诉说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好像是因制度粗疏或制度执行不严格形成的宽松环境,使其放松了对自身的廉洁要求,其实制度并没有错,错的是他自己,制度疏漏不是腐败的理由,从思想上行动上淡化制度意识,忘记制度约束,才是腐败分子走上不归路的真实原因。
五、小结

  反腐败实践中出现的噪音杂音远不止上述四种,作为反腐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们绝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甚至随声附和,有义务也有责任仔细辨别,亮明观点,敢于发声。正在进行的反腐败实践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素材,需要我们冷静观察和理性思考,深刻理解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运用历史、哲学和文化的视角进行比较和借鉴,读懂中国反腐行动,讲好中国反腐故事,以此更加理解和欣赏,而不是脱离实际来构建中国反腐败的理想图景,并以此来批判当前的反腐败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需要我们保持政治定力,抱着必胜的信心,对反腐败中出现的种种错误认识进行坚决斗争,保证反腐败T作不受干扰,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