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S理论的土地系统脆弱性演化机制分析(3)

作者:朱艳婷 赵源 更新时间:2015-05-04 17:45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土地系统; 脆弱性;CAS理论;演化机制
【职称论文摘要】
3.4 演化方向 从对土地复杂适应系统内部各层次主体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影响机制来看,土地系统脆弱性是在自然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及宏观调控系统的不同层次、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适应中产生与演化的,


  3.4 演化方向
  从对土地复杂适应系统内部各层次主体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影响机制来看,土地系统脆弱性是在自然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及宏观调控系统的不同层次、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适应中产生与演化的,而其演化方向主要取决于政府的调控及人类行为等因素,在土地系统脆弱程度较高或有所增强的前提下,一方面政府通过识别主要影响因素,加强管理,如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布局与规模、加强生态恢复及污染防治等方式,影响人类行为、调整产业发展布局以及改善自然环境状况,降低子系统对土地系统脆弱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政府尚未认识到土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的前提下,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放任生态破坏、土壤污染以及不合理的利用土地等行为的发生,将导致土地系统脆弱程度进一步增强。在自然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及政府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彼此调整下,土地系统脆弱性呈现出相对稳定性与绝对动态性并存的动态演化特征。
  4 结语
  土地系统作为一个典型的开放性的复杂适应系统,其脆弱性的产生与演化也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特征。该研究基于CAS理论对土地系统脆弱性的演化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土地系统脆弱性的产生及演变过程中,自然环境子系统是其产生的基础原因,社会经济子系统在其发展演变中起到主导作用,而政府的宏观调控则决定着土地系统脆弱性的演变方向。在土地系统脆弱性加剧的背景下,政府通过调控人类行为、调整产业空间布局与发展规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等方式,能够改善土地系统的脆弱程度,使土地系统脆弱性朝良性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谭跃进,邓宏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系统工程,2001,19(5):1-6.
  [2] 葛永林,徐正春.论霍兰的 CAS 理论——复杂系统研究新视野[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10(3):65-67.
  [3] 王凯.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1.
  [4] 迟妍.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作战模型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
  [5] 吕荣杰.基于CAS理论的公司治理系统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8.
  [6] 傅伯杰.土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研究的主要方面[J].生态学杂志,1984,4(1):35-38.
  [7] 杨宝亮,刘卫东.土地系统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6(1):95-99.
  [8] 于文静.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地震灾害救援模型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9.
  [9] 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10]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_沿着了望塔[EB/OL].(2011-01-07)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7dccfc0100o4ws.html.
  [11] 蒙芳.龙胜小型民营旅游经济实体创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12] 梁磊,李杨,撒力.基于CAS理论的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7(1):49-51.
  [13] 刘聪.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食物链建模与仿真[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08.
  [14] 张哲.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企业协同创新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15] 季星.基于Multi-Agent的商业模拟竞赛系统的设计及构建[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16] 陈俊智.基于CAS理论的区域性矿山复杂采选系统匹配研究及应用[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
  [17] 朱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18] 蒋玄.基于CAS理论的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2.
  [19] 薄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理论与评价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20] 厉红,钱省三.基于CAS理论的大学城模型分析及演化预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1):98-100.
  [21] 李丽.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企业组网技术研究[D].南京:江苏大学,2007.
  [22] 马飞虹.社会经济系统模型及建模方法述评(上)[J].计算机仿真,2012,29(7):1-4.
  [23] 韩小妹,章磊.基于CAS理论的航空装备可靠性管理模型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9,25(9):44-45.
  [24] 韩毅,陈士俊.哲学视野中的“适应性主体”[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26(6):74-76.
  [25] 韩毅.复杂适应系统“适应性主体”的哲学意蕴[J].系统科学学报,2006,14(4):50-53.
  [26] 刘汶荣.技术创新机制的系统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9.
  [27] 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8] 杨子生.试论土地生态学[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2):38-43.
  [29] 李鹤,张平宇,程叶青.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2):18-25.
  [30] 唐克旺,唐蕴,徐鹏云.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概念、方法与应用[J].中国水利,2013(19):57-60.
  [31] 王原.城市化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32] 赵平,张经纬.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退化生态系统[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8,6(3):216-220.
  [33] 赵源,黄成敏,温军会.土地系统脆弱性研究进展和展望[J].中国农业资源和区划,2013,34(5):121-127.
  [34]GLP.Science Pla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R].IGBP Report No.53/IHDP Report No.19.IGBP Secretariat,Stockholm,2005.
  [35] 任志武.基于GIS的保山市土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1.
  [36] 许倍慎,周勇,许理,等.湖北省潜江市土地生态脆弱性时空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7):80-85.
  [37] 刘小倩,王仰麟,彭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9,24(8):917-926.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