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专业课程建设模式探究

作者:杨林 更新时间:2014-10-15 11:20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 统计学 课程建设 教学模式
【职称论文摘要】
文章在分析了统计学专业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主干课程+前沿特色课程+实践课程”的创新课程体系,探讨了如何从教材、教学、考核、教师建设、质量监控五个方面对统计学专业课程进行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Statistic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Model
  YANG Lin, MENG Xiaor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Xuchang University, Xuchang, He'nan 461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tatistical professional courses on the basis of the problem, to build the "innovative curriculum system and main course + frontier characteristic courses + practice curriculum", discusses how to from the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evaluation, teachers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five aspects of the statistic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statistics; course construction; teaching mode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中心环节,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基本途径,是有效落实培养方案的重要保证。课程建设应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并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以培养国家与地方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为重点,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
  统计学主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做出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统计学不是仅仅像其表面的文字表示,只是统计数字,而是包含了调查、收集、分析、预测等。统计学专业的课程建设是培养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有熟练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及金融、保险、证券等机构,从事市场调查、预测咨询、投资决策、风险分析与控制、信息管理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1 统计学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统计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优秀成果,但从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统计实践的需求来看,我们还存在许多问题,距世界发达国家的统计理论与应用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存在的问题可概括如下:
  (1)统计学一级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尚需完善。统计学被教育部专业新目录列为一级学科,这是统计学顺应历史潮流,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但这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甚至仍有许多统计教师认为理科的统计学就是数学。适应一级学科的学科内容及专业课程设置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与一级学科相适应的课程,理所当然的是要加大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的比重。加大数理统计与计算机的教学比重是中国统计学成熟的重要举措和主要标志。
  (2)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实践需求不适应。中国统计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于中国统计实践的需求。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统计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市场经济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更大,它要求更有效地挖掘出统计数据中信息和数量的规律性。所以统计方法类课程的开设,配合统计软件类的课程,加上专业实践的加强,可以有效提高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3)高校统计专业教师亟需培养和提高。一级学科的统计学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数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统计学理论和方法,而且要有较多的实践经验。统计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应用,应用为统计学的发展赋予活力。然而中国从事高等统计教育的教师,仅少数院校的统计教师可以适应一级学科对教师的要求,这严重影响中国统计整体水平的提高。
  2 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紧紧围绕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重新定位主干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充实调整课程内容,构建“主干课程+前沿特色课程+实践课程”的创新课程体系。在调研和总结国、内外高等院校统计专业课程设置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先进办学思想,充分吸纳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通过主干课程、前沿特色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科研成果进教材和课堂等形式,达到先进性和科学性的融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创新能力及就业率等。
  主干课程由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组成,如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应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潜能。在主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拟组建由“老—中—青”教师相结合的教学研究组,主抓精品课程建设。
  前沿特色课程如数据挖掘、试验设计与质量控制、抽样调查、非参数统计、统计分析专题等课程,用新的知识载体把统计学理论与技术的最新进展结合到应用统计学特色专业的教学中,强调“新、精”,加强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改革教学方法,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增加单位时间内教学信息量,使课内外、校内外的教学活动形成有机整体。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最新动态。对于前沿特色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引入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体现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注重教学效果及反馈信息收集,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实践课程如软件实训、文献检索与利用、社会调查与分析、社会实践、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统计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进一步研究及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实践基础。学生通过问题的寻找,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及调研报告的撰写等操作,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统计学专业的课程建设
  统计学专业的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围绕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这个核心,搞好课程的定位,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构建了“主干课程+前沿特色课程+实践课程”的创新课程体系后,对于不同的课程类型课程建设的方案在某些方面也应该不同。统计学专业课程建设主要涉及教材、教学、考核、教师建设、质量监控五个方面。
  3.1 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
  教材的选取要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基于我们学校定位为应用型转型高校,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教材要选择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存的种类。另外,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外文教材进行双语教学,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意识。进一步开发并完善网络教材,课程设计与系列讲座、电子教案与多媒体课件,形成较为完善的立体教材。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