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网络政治参与主体与信息环境的双向建构(3)

作者:曹昱 更新时间:2012-09-15 18:00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政治参与;文化符号;信息环境;信息平衡
【职称论文摘要】
如果将信息环境作为一种广义的自然环境,那么信息环境平衡则成为生态平衡的一个新方面。诚如埃瑟?戴森所指出的: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和江湖巨骗的工具


  如果将信息环境作为一种广义的自然环境,那么信息环境平衡则成为生态平衡的一个新方面。诚如埃瑟?戴森所指出的:“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在国际上,西方国家通过信息输出,在网上兜售西方的民主观念、政治模式、价值趋向和生活方式,以和平方式入侵我们的文化领域;在国内,网络上的虚假信息,例如,网络谣言、网络诽谤、网络欺诈、网络攻击等,恐怖组织、邪教组织、叛国组织充分利用网络从事非法活动。信息环境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网络开辟了信息窃取和破坏的新途径,包括侵入计算机互联网窃取情报,截取各类通信信息,破坏官方网站,等等。信息化生存的主体一方面需要适应已有的信息环境;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主动建构全新的信息环境,以维系整个信息环境的平衡。
  由于信息环境的不平衡集中反映在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不对称方面,所以网络政治参与则通过增加信息输入的多元性、针对性和多维性来调节信息平衡。在已形成的媒介信息环境的基础上,网民为维护自身权益而展开的交流实际上不断增加了信息流,为其他网民的参与提供了更多的信息选择。网络政治参与遂成为利用信息方式增加信息输入,并通过多方选择达到信息环境平衡的重要方式之一。“信息方式的特点不仅仅在于它能起到中立的数据传导作用,而且还重新构型这种传导并促进人们对此进行多重阐释。”[15]这种信息方式的调节在根本上是对信息环境空间占有的重新分配。然而,从内在的角度看,网络政治参与主体本身所具有的隐蔽性和自发性容易使分配失去统一的方向。于是,从整体上对增加的信息流进行有效地引导和管理就成为实现信息平衡的必然要求,并逐步形成了从隐蔽到公开、从自发到自觉、从外部管理向内部自制发展的动力机制。
  网络政治参与主体对信息环境的适应过程与信息平衡过程相互交织,推动了信息社会的进化。网络政治参与的信息生产引发了一系列的文化效应。在信息化发展模式中,信息社会需要在教育并激发信息生产力的同时,创立一套组织机构以实现信息流的最大化。由于在信息环境空间里没有明显的压制,没有可辨明的敌人,没有一个可以承担确切责任的权力中心,甚至连这些源流本身已变得模糊,所以需要一种转化机制将文化的、经济的和政治的三个层面整合在一起,实现虚拟空间向社会空间的转换。网络政治参与正是通过有效的信息“输入-反馈”构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形态,并形成了信息社会的新权力中心。于是,网络政治参与实现了从生产功能到政治功能最后到文化功能的递进。在信息生产的基础上,网络政治功能从直接性的利益诉求上升到超越利益诉求的政治参与实践;网络政治所关注的话题从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拓展到对社会主要的政治问题以及与政治体系相关的抽象的价值、观念、原则等问题。由于文化的提升与符号的操作密切相关,这就使得网络政治参与在建构信息环境的同时也建构起全新的文化符号环境。
  网络政治交流作为政治交流实践和文化选择融入到信息化生存的需求活动之中而成为数字化生存的一种典型。在试图达到信息平衡的动力推动下,人们将面临着全新的信息竞争。在此前提之下,信息环境的通畅、开放和公平构成了一个基本前提。政府法律在其合法性限制之内的干预,将导致政府领导信息活动的突增,加强它的支配地位。但同时,正是由于网络政治参与对信息环境建构本身就包含了一种平衡机制,所以公众就有可能以民主原则发表意见,并监督政府,而不是仅通过网络新技术来为公共利益传声。网络政治参与集中体现了主体与信息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这就意味着,信息环境的治理不仅仅只是加强网络监管力度,更重要的是要将网络媒介作为整个信息交流链条上的环节置入到整体控制之下。由此,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不仅需要从主体方面提出规范要求,而且更要从维护整个信息环境平衡的角度,对网络媒介如何与其它媒介相互配合和协调投入有力的关注。
  参考文献:
  [1]亨廷顿,纳尔逊.难以抉择[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
  [2]张一兵.何为晚期马克思主义[J].南京大学学报,2004(5):7.
  [3]周宏仁.信息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96.
  [4]逯萍.网络政治参与探析[J].人民论坛,2010(23).
  [5]全钟燮.公共行政:设计与问题解决[M].北京: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8.
  [6]甘布尔.自由的铁笼——哈耶克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48.
  [7]卡斯特.信息化城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6.
  [8]小约翰.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86.
  [9]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
  [10]韦伯斯特.信息社会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32.
  [11]王浦句.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6.
  [12]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95.
  [13]胡荣.社会资本与城市居民的政治参与[J].社会学研究,2008(5).
  [14]拉什.信息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0.
  [15]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7.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