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知行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作者:陈婷婷 肖叶君 更新时间:2015-12-09 14:48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先秦儒家 知行观 思想政治教育
【职称论文摘要】
知与行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对很重要的范畴,很多哲学家对两者的关系都有一定的阐述。本文通过介绍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对知行关系的阐释,同时分析了当前社会中出现知行相悖的一系列问题,揭示了他们注重以行为本、知行统一的思想,并试以这些思想成就指导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11.039
Enlightenment of Confucian Knowing and Viewpoint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HEN Tingting, XIAO Yejun
(School of Politics &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61)
Abstract Knowing and doing are very important category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has a certain set forth many philosopher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fucian representatives of Confucius, Menciu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ing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zes the emergence of knowing and contrary to society current series of problems, it revealed they pay attention to the behavior of the country, unity of knowledge of ideas and try to these ideas achievements guid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nfucian; knowledge and practi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1 先秦儒家的知行观
1.1 “知”与“行”的内涵
“知”的含义相当丰富,古代的哲学家们都有自己的理解。从词源上看,《新华字典》把“知”解释为:“知识、晓得、学问。”贺麟先生将“知”理解为一切意识活动,如感觉,记忆,推理的活动,如学问思辨的活动,都属于知的范围。总而言之,中国古代哲学之知,狭义的理解是指认识、知觉、知识,广义的理解不仅包括认识、知觉和知识,还包括伦理道德等。
《新华字典》对“行”解释为:“走,实际地做。”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一书中对于行的论述文字全部如下:“与知相对待的是行,行指行为、活动。在近古哲学中,行亦称为实践。”张先生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行,同时包括道德行为。张先生在他的另一本书《中国哲学大纲》中专门有“践形”一章,涉及“行”的部分也很多。贺麟先生将“行”理解为“一切生理的活动”。总之,行不仅指行为、活动,还包含道德实践。
1.2 先秦儒家的知行观
1.2.1 孔子重知于行
方克立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一书中写道:“‘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段话是孔子认识论思想最集中最完整的表述,也可以说是他的认识论纲领。”孔子明确肯定有“生而知之”的人,并且认为这种先天知识是最上等的,但是当谈到他自己的时候,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就是说他本人的知识、学问也是通过后天学习得来的。他主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他还认为,衡量人们读书效果,主要不是看他读了多少书,而是看他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由上面的话可以看到孔子是很重视“行”的。认为“行”比“学”更重要,“行”在“学”先。总之,孔子是第一个自觉探讨知行问题的思想家,为后来知行观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 孟子的知先行后
方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中阐述了孟子关于知行关系的思想。孟子继承了孔子“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发展成为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良知”和“良能”说。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他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先天的知识和才能。他还认为求知的途径不是通过实践去认识客观事物,而是通过内心的自省,去认识自己的先天本性。就像他所说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由此看出,实践是被排除在认识论之外的,那些“知行”活动只不过是“良知”、“良能”的派生物而已,人类的“行”也仅仅是实现个人先天道德原则的活动。方先生认为“孟子的‘良知’‘良能’说,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成为宋明道学中陆王一派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直接理论渊源,从认识论上对它进行清算和批判是很有必要的”。
1.2.3 荀子的知行统一
荀子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他不仅进一步地深化了孔子、孟子的知行观,而且对于孟子的知行分离的观点进行了批判。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这一段话是理解荀子知行观的关键。首先,他提出了认识的两个来源,一是“见之”,二是“闻之”,“见之”就是行动,“闻之”就是学习。其次,荀子认为“行”才是“知”的最终目的,“知”是为了最终落实到“行”上面来,知而不行,“知”的再多也无用。第三,他认为“行”为“知”的目的,强调“行之”的重要性,提出了“行”高于“知”的见解。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第四,荀子还认为知行并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尤其强调学以致用,提出了“知明而行”的命题,只有“知明”,方能“行无过”,从而使知和行得到统一。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荀子的观点在今天看到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他关于知与行的观点成为了后来批判唯心主义知行观的主要理论依据,也成为后来唯物主义知行观发展的思想基础。

          2 知行偏差在当代社会的主要表现形式 

  2.1 知而不行
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会遇到受教育者“知而不行”的情况,由于客观因素或者主观因素导致受教育者“知而不行”。例如普通大众都知道要见义勇为,但是真的遇见紧急的情况,挺身而出的人是少之又少。2011年发生的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让我们不禁反思人们何以冷漠至此。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选择离开。最后,一位拾荒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十八个路人中间不乏受过高等教育和良好的道德教育的人,但是依然选择漠然离开,道德规范成为一纸空文。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