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澄明和普及几种基本认识(2)

作者:杨义芹 更新时间:2010-11-05 08:58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社会和谐;差异和矛盾;永恒追求;历史范畴;人格和谐
【职称论文摘要】
社会和谐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 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同


  社会和谐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

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同样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历史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虽然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但是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发展状态,可以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也可以体现在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上,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和谐内涵,同一社会的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社会和谐要求。因此,和谐是具体的、历史的,与此相关,社会和谐观也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和谐观,甚至同一社会的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社会和谐观。中国封建社会赞美的和谐“盛世”和推崇的和谐观念,在政治伦理方面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在人伦伦理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强调从“大一统”的政治和谐和“推己及人”的人际和谐两个方面来实现社会整体的和谐。与此同时,封建社会的和谐“盛世”及和谐观念与标准也存在着轻视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漠视个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以及忽视人的尊严和价值与心态和谐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的历史局限性。正因为社会和谐及其观念与标准是历史范畴,所以在阶级社会里两者都具有阶级性,其所追求的社会和谐本质上是为维护和巩固统治者的统治服务的,与社会主义社会所追求的社会和谐目标与要求截然不同。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首先,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不懈奋斗和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的工作重心已由“革命”转向“建设”,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其次,社会主义的社会和谐不是以社会为本的社会和谐。而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而无论是从理想目标来说还是从实践过程来说,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因素,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充分体现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最终与马克思主义对和谐社会最高理想状态的描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相契合。再次,作为党在新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靠的是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是全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共同任务,不是仅凭少数“精英分子”的智慧和筹措运作就可以实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其本质上说,就是一种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每个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要求努力贯彻“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而不是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社会,也不是小国寡民似的“世外桃源”般田园生活。
  
  三、社会和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一种社会和谐的标志是由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和谐要素构成的,也就是说,组成社会的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次级系统的和谐,是社会这一大系统和谐的重要表现。《礼记·礼运》所怀念的原始先民古老的“大同”式的社会和谐,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盛世”景象,每个人都能做到“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等社会风尚,就体现出不同方面、不同领域的社会子系统和谐的理想状态。同样,《礼记·乐记》中所描述的通过“乐”达到的和谐也是一种系统意义上的和谐:“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这段论述表明,社会和谐是从作为社会上层系统的“宗庙”到“乡里族长”再到“闺门”(家庭)这样的底层系统的整体和谐,是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子系统的和谐状态。由上可以看出,古人已经有了将社会和谐视为一种复杂系统的认识。
  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这样的社会整合度高,社会认同感强,个体之间联系紧密,人和人之间更容易趋向和谐,而现代社会则是“陌生人社会”,社会功能系统分化加剧,社会认同感减弱,个体更加独立,人和人之间更容易排斥和疏离。因此,随着传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社会和谐的复杂性更加凸显。另外,和谐作为一种复杂的系统,不只包括社会关系内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自身的和谐,而且也包括人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间的和谐。因为在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却被严重激化,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必然也会影响到社会整体的和谐。
  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国际环境中,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此背景下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层次更为丰富和复杂。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由于和谐所具有的系统性特点,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结构性联系,任何一个局部的不和谐因素,都可能会对整体的和谐产生影响,这就要求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更具整体性和系统性眼光,既要注重全局性的和谐社会建设,也要及时化解局部和个别的不和谐因素。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