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作者:潘富伟 李康 李真 更新时间:2014-02-24 19:39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 脊柱炎,强直性;治疗;经验;中医药;中医师;李康
【职称论文摘要】
李康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病位在骨属肾,主要以正虚为主,外邪乘虚入侵,致经络气血凝滞,筋骨、关节不利,以致拘挛痿弱不用。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面总结李康教授治疗该病的经验,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及脊柱旁软组织,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而造成患者终身残疾[1]。初步调查显示,我国AS患病率高达0.3%,男女之比为2~3∶1,女性多发病缓慢[2-3]。该病好发于青年人,发病高峰为20~30岁,40岁以后和8岁以前发病者较为少见,常导致患者丧失劳动力,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4]。
  该病属中医学“大偻”“骨痹”的范畴。目前西医治疗AS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治疗,能暂时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或控制炎症,但长期服药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副作用大[5]。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李康教授从事临床、科研工作30余载,在诊治AS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中有很多关于“痹证”的论述,在《济生方》中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皆因体虚,腠理空虚,感风寒湿之气而为痹也。”《素问》指出:“阳气者,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李康教授认为,AS的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但总不外虚、实两端。并指出其病因病机主要为正虚为主,风、寒、湿、热之邪乘虚入侵,致经络气血凝滞,筋骨、关节不利,以致拘挛痿弱不用。病位在骨属肾,主要为督脉、足少阴、足太阳循行所过;在临床上常依据感受风、寒、湿、热诸邪的偏重及体质的差异,将AS分为不同证型。由于四邪均可引起气血不畅,故瘀也为各证共同的病因病机,也与20世纪80年代初娄多峰教授提出的“虚邪瘀”观点一致[6]。
  2 辨证论治
  对于该病急性期的治疗,李康教授强调急则治其标,根据临床辨证施以祛风散寒、清热利湿及化痰活血祛瘀等治法为主,兼顾扶助正气;缓解期则以扶助正气为主,辅以祛邪;临床常分为风寒湿痹型、湿热内蕴型及正虚血瘀型3种证型进行辨证施治。
  2.1 辨证分型
  2.1.1 风寒湿痹型 症见:腰骶及脊背部疼痛,晨僵不适,常伴有沉重感,活动后减轻,劳累后加重,甚则脊柱活动度减少,或合并外周大关节(如膝、踝关节)肿胀、疼痛;恶寒发热或畏寒喜暖,天气变化或受凉时疼痛较剧;舌淡、苔白腻,脉沉或沉细或沉弦。治宜祛风除湿散寒、活血通络止痛,以自拟经验方尫痹1号加减。基本方:羌活15 g、独活15 g、千年健15 g、威灵仙15 g、乌梢蛇10 g、当归15 g、延胡索10 g、蜈蚣3 g、苍术15 g、白术15 g、制川乌4 g、白芍15 g、桑寄生10 g、陈皮10 g、甘草6 g。方中羌活、独活、防风、威灵仙、乌梢蛇、蜈蚣等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疏散十二经之风邪;川乌温经散寒,是治疗关节疼痛之要药;配用当归、延胡索、白芍养血活血、止痛之品,其
  用意有二:一为痹者闭也,诸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每致瘀阻; 二为当归、白芍还可以制约诸热药之燥性,以防耗伤阴血。苍白术、陈皮、桑寄生等药物健脾理气、补肾、不忘祛邪扶正。对于畏寒肢冷、肾阳已虚者,加熟附片、桂枝等。
  2.1.2 湿热内蕴型 症见:腰骶、脊背及骶髂关节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外周关节红肿、疼痛,皮温较高;关节僵硬不适,屈伸受限,夜间尤甚,可伴有全身发热,或高热、疲倦,身重发热,口干口苦,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或濡数。治宜除湿清热、活血通络止痛,以自拟经验方尫痹2号加减。基本方:秦艽15 g、木防己15 g、黄柏15 g、知母15 g、当归20 g、土鳖虫10 g、苍术10 g、制川乌4 g、生地黄15 g、忍冬藤15 g、香附10 g、石斛15 g、甘草6 g。方中秦艽、防己、制川乌等药物具有祛风除湿、清热通络止痹痛之功效;黄柏味苦燥湿,性寒清热,与苍术相配增强除湿清热之力;忍冬藤味甘性寒,既能清热又能祛风湿除痹;当归、土鳖虫等药物补血活血止痛,具有“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之意;热之所至,其阴易伤,故配以生地黄、石斛、知母相须为用具有滋阴清热之功。《神农本草经》记载:“干地黄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除痹。”并根据病情,随证加减,活动期若邪热炽胜,加水牛角、石膏以清热泻火;湿滞较重者,加薏苡仁、泽泻之品;邪热郁久伤阴者,可加玄参、麦冬、石斛之类;久病入络,脉络痹阻不通者,可加土鳖虫、全蝎、蜈蚣、僵蚕等。
  2.1.3 正虚血瘀型 症见:脊柱、腰髋或尻尾部疼痛、僵硬,屈伸不利,甚则活动受限;或脊柱关节周围皮肤色暗,按之坚硬;周围关节肿胀变形、肌肉萎缩,或刺痛或木痛,或颜面虚浮无华、体质瘦弱;或畏寒肢冷,疼痛遇冷加重,得温痛减。舌淡或暗、苔白,脉细或沉细或弦涩。治宜扶正祛邪、活血通络,以自拟经验方尫痹3号加减。基本方:黄芪30 g、独活15 g、鹿角胶15 g、桑寄生15 g、制川乌4 g、生地黄15 g、熟地黄15 g、当归15 g、骨碎补15 g、土鳖虫10 g、蜈蚣3 g、甘草6 g。方中鹿角补督脉、壮六阳、生精益髓、强筋壮骨,骨碎补入肾补肾、行血疗伤,桑寄生补肾壮腰,强健筋骨,独活辛散通络、祛风胜湿、除痹止痛,生地黄、熟地黄、当归滋补肝肾之阴,充分体现了名医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思想;痹证日久,痰瘀痹阻,经脉不达,即所谓“久痹多瘀”,轻则疼痛不移,重则关节变形,故配用土鳖虫、蜈蚣等虫蚁搜剔之品,李康教授认为虫蚁搜剔之药可穿透筋骨、通达经络,破瘀消坚之功远胜草木之品。
  2.2 中药外治 李康教授非常重视该病的中医药外治法,常在上述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自拟外洗合剂0号方蒸热外敷患处,能达到迅速止痛、缓解临床症状的效果。基本方:川乌10 g、草乌10 g、制乳香15 g、制没药15 g、红花20 g、当归20 g、牛膝15 g、土鳖虫10 g、川续断10 g、桑寄生15 g、补骨脂15 g、千年健15 g、威灵仙15 g、羌活15 g、独活15 g、宣木瓜15 g、伸筋草20 g、桂枝20 g、细辛3 g、甘草6 g。用法:将上述药物粉碎成粗面,装入布袋中,蒸热后外敷患处,每日1次,每次30 min(注意勿烫伤皮肤)。外治方中川、草乌为治疗顽痹、 关节疼痛麻木之要药,红花、乳香、没药、土鳖虫等药物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川断、桑寄生、牛膝等补肝肾、强筋骨,威灵仙、羌活、伸筋草、木瓜等药物祛风行气、通络止痛,加上桂枝、细辛温经散寒,使全方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临床症状之功效。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论文网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