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激酶B1在冠心病中的临床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健 更新时间:2017-03-29 13:13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 冠状动脉狭窄;急性心肌梗死;肝脏激酶B1
【职称论文摘要】
目的 分析肝脏激酶B1(LKB1)在冠心病中的临床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0例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100例, 冠狀动脉狭窄100例)和2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术前30 min抽取4 ml外周血, LKB1血清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测定, 并比较各组血清LKB1水平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KB1水平为(3.03±1.05)ng/ml, 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为(3.31±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5.028
冠心病多指患者冠状动脉出现粥样性硬化而使管腔阻塞或狭窄而引起的心肌缺氧、缺血性心脏病, 炎性反应与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展以及发生的主要环节, 目前冠心病预防多用他汀类药物, 该类药物具有抗炎的药理作用[1]。为明确LKB1在冠心病中的意义与临床表达, 本院对2015年6月~
2016年8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与20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以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于本院接受医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与2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200例冠心病患者中包括急性心肌梗死100例, 冠状动脉狭窄100例。冠心病患者中女103例, 男97例, 年龄41~75岁, 平均年龄(58.44±6.21)岁, 身高152~179 cm, 平均身高(169.33±4.86)cm;并发糖尿病34例、高血压45例;健康体检者中女95例, 男105例, 年龄41~76岁, 平均年龄(57.24±7.19)岁, 身高151~180 cm, 平均身高(167.84±5.01)cm。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次研究的方案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行支架植入或药物保守医治, 无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以及血液疾病, 肌钙蛋白(cTnI)为阳性, 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射血分数<35%, 临床表现需外科干预, 肾肝功能异常, 恶性高血压, 凝血功能障碍, 资料残缺。
1. 3 方法 所有研究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安排两位医师独立评判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于术前30 min抽取4 ml
外周血, 待血液凝固后, 离心抽取血清, 将其放置在-80℃冰箱内储存。应用R&D公司的LKB1试剂盒, 血清LKB1 浓度采取ELISA进行测定。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LKB1水平比较 经检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KB1水平为(3.03±1.05)ng/ml, 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为(3.31±0.78)ng/ml, 健康体检者为(4.33±1.69)ng/ml;冠心病患者LKB1水平低于健康体检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 LDL-C、HDL-C、甘油三酯水平比较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DL-C、HDL-C、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2.79±0.84)、(1.48±0.34)、(1.74±0.77)mmol/L, 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分别为(2.76±0.81)、(1.50±0.33)、(1.58±0.70)mmol/L, 健康体检者分别为(2.63±0.79)、(1.52±0.85)、(1.60±0.82)mmol/L。冠心病患者LDL-C、HDL-C、甘油三酯水平与健康体检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常出现心肌坏死或急性缺血, 为常见性危急重症, 该病并发心律失常后可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 致使疾病预后不良且病情恶化[4]。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标准方法, 其冠状动脉支架置入能改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与临床症状、增加心肌供血量[5-7]。为研究LKB1在冠心病中的意义与临床表达, 针对本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与200例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进行充分分析。
血清LKB1是用于冠心病检测的生物标记, 在临床检验中具重要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KB1水平为(3.03±1.05)ng/ml, 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为(3.31±0.78)ng/ml,
健康体检者为(4.33±1.69)ng/ml, 冠心病患者LKB1水平低于健康体检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DL-C、HDL-C、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2.79±0.84)、(1.48±0.34)、(1.74±0.77)mmol/L, 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分别为(2.76±0.81)、(1.50±0.33)、(1.58±0.70)mmol/L, 健康体检者分别为(2.63±0.79)、(1.52±0.85)、(1.60±0.82)mmol/L。冠 

  心病患者LDL-C、HDL-C、甘油三酯水平與健康体检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2]结果类似, 表明LKB1检测在冠心病临床表达中具重要意义。LKB1是抑制肿瘤生长的因子, 作为苏氨酸激酶的一种, 生物学作用主要是调控细胞生存、代谢以及生长, 定位在染色体p13处, 最早发现该项基因突变主要在(P-J) 黑斑息肉综合征类遗传性肿瘤[3]。目前他汀类药物被广泛用于冠心病医治, 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可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 药理机制主要通过抑制体内胆固醇上的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限速酶, 而且还能减少高脂血症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率, 除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外, 还能改善患者内皮细胞功能以及保护血管的作用, 能有效稳定硬化斑块[4-6]。HMG-CoA 还原酶是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作用底物, 激活AMPK后能通过逐渐磷酸化阻止胆固醇合成, 抑制此酶活性, 而AMPK是LKB1的作用性下游底物, 通过AMPK激活LKB1能抑制体内HMG-CoA 还原酶的活性[7, 8]。LKB1功能逐渐失活后, 通过AMPK-mTORC1轴可增多HMG-CoA还原酶功能, 继而降低胆固醇水平, 早期已有多项临床实验表明他汀类药物能明显改善疾病预后且降低冠心病发生率[9]。LKB1 浓度降低对体内LDL-C合成存在促进作用, 促进冠状动脉粥样性硬化生理病理过程, 致使冠心病发生, 提示LKB1是检测冠心病的一项无创性新指标, LKB1水平越高发生冠心病的几率越小, 但是作为鉴别冠状动脉正常以及冠心病的切值水平具体为多少, 有待后期研究[10-12]。此外在单纯性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与急性心肌梗死中, LKB1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关文献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理病理过程多不稳定, 斑块破裂可促进血栓形成以及血小板激活, 致使患者管腔闭塞, 在不够稳定的硬化斑块内通常可发现炎性因子过度表达, 其中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以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13-16]。研究受各种因素影响, 未对其术前房颤进行细致分析, 有待临床再次研究。
综上所述, 冠心病患者LKB1水平较健康者低, 在冠心病检测中具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论文网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