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人间词话》的“有我”与“无我”(2)

作者:党晓龙 更新时间:2012-05-29 17:42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人间词话; 有我;无我
【职称论文摘要】
三、无我之境之中并非绝对没有我之存在 在中国文艺思想中,无我即创作主体通过个人长期的心性修养,涤除玄鉴、陶钧性情、虚壹而静,最后达到澹然无极的境界,也就是说达到《庄子?逍遥游》中所谈到的那种无己、至人


  三、“无我之境”之中并非绝对没有“我”之存在
  在中国文艺思想中,“无我”即创作主体通过个人长期的心性修养,“涤除玄鉴”、“陶钧”性情、“虚壹而静”,最后达到“澹然无极”的境界,也就是说达到《庄子?逍遥游》中所谈到的那种“无己”、“至人”的境界。王国维的“无我之境”是自然与理想的结合,也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此种境界虽称为“无我”,然而观赏外物之主人则依然是“我”,一种独特的静观方式。景物中渗有作者自己的主观情感,这情感作者并没有明白地说出来,也是要读者自己去体会玩味的。我们有时感受到“无我之境”的文本中之所以能流露出自然而静谧的情思,关键还在于创作主体在具体创作时采用了“以物观物”的审美观照方式。也就是说创作主体不是居高临下或者一览无余地把自己的情感倾泻、灌注于物,而是顺应自然,亲近万物,甚至把自己等同于万物之一分子,让那由物和物织就的“无我之境”悄然无声春风化雨般地传达出“我”之情思。如果说“以我观物”突出了主体的地位,让主体情感凌驾于客观外物之上,主体的情感规范了万物的性质特点,那么,“以物观物”则是屏弃主观的努力介入而直观写物,以非功利的无我境界表达对世界和自身生命价值的关怀。
  王国维对文学艺术的情感特点认识得十分清楚,他沿着情景为原质的文论思路,融合了西方唯意志论思想,认为“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并理解文学之要旨意为“写真景物、真感情”。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明确地把“我”在境中的存在指了出来,“有我”与“无我”是主体情感在文学世界里的不同的存在状态,都具有超越直接的功利关系的审美性。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著.悲剧心理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俞晓红著.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笺说[M].中华书局,2004.
  [4]叔本华著.李成铭译.叔本华人生哲学[M].九州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党晓龙(1988-)男,汉族,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明清文学。)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论文网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