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的学术资本增量测评与边际产出率的分析(2)

作者:李 侠 更新时间:2011-02-28 11:31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学术资本;增量测评;边际产出率;柠檬市场。
【职称论文摘要】
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于来自海外的高端人才在中国目前的人才评估体制下,存在被严重高估的现象,即学术资本增量远远大于真实的增量(△C>△C0),这部分被高估的学术资本,就是本文称作的学术资本泡沫,关键问题是这


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于来自海外的高端人才在中国目前的人才评估体制下,存在被严重高估的现象,即学术资本增量远远大于真实的增量(△∑C>△∑C0),这部分被高估的学术资本,就是本文称作的“学术资本泡沫”,关键问题是这部分泡沫要由国内研究单位买单,这种扭曲的人才政策,一方面浪费了国内宝贵的科技资源,另一方面又助长了人才市场中的源于利益最大化的投机行为,出现了弄把板斧沾一脸胡须,就可以冒充李逵的现象。造成人才评价体制的进一步扭曲,坦率地说,这种恶果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呈现,如果不及早拿出对策,人才市场中潜在的劣币驱良币现象将泛滥,这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必然结果。
  二、人才引进过程中的
  学术创造力测评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引进什么阶段的人才是最划算的?其实,这应该是人才政策中最有技术含量的部分,可惜目前我们的人才政策在这方面基本上处于不作为状态。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人才的学术创造力的测评比较麻烦,而且需要漫长的等待过程,由于时间的不确定性,导致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没有管理机构愿意付出如此耐心,况且这种模式也不符合当下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绩要求。但是,一项好的人才政策必须对此加以细致的研究,否则就会出现,花重金聘请来的却是早已成为昨日黄花的老年廉颇?在笔者看来,解决人才创造力测评的关键指标是看边际生产率的变化趋势,这个指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据笔者十年前的研究显示,科学家的峰值年龄是38岁左右(美国科学社会学家得出的结论与笔者大致相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者的峰值年龄要推后5-8年时间,即43-46岁,这个数据得得出是根据历史上著名科学家做出标志性成果的年龄统计出来的。其实这个结果对于我们在制定人才政策时有参考作用,但是这种甄别标准还停留在表层,更科学的标准应该是测算人才的边际产出率,粗略来说,这个标准的测算并不难,只要根据人才今年与上一年的产出增量进行比较即可。举例说,某人2009比2008年产出增加两个单位,而2008年比2007年增加一个单位,那么就可以判定,此人的边际产出正处于上升时期,也许此时他的名气还不够大,但是他拥有让人值得期待的未来,当边际生产率等于零,即意味着这个人已经处于顶峰,一旦边际产出出现负数,即意味着此人正处于学术创造力下降的时期,而此时由于科学界内马太效应造成的累积优势,他可能正处于名声很大阶段。在这两类人才的引进中,一个符合经济学规律的最佳选择模式应该是,选择那些学术创造力的边际产出率大于零阶段的人才,也许他的名气不够大,但是他的学术未来是值得期待的;相反,选择那些学术创造力正处于边际产出率为负的大腕级人才实在是不划算的选择,因为他没有学术未来,而且这样的人才价格昂贵,如果科技事业是一种古董拍卖行为,那么倒也无可厚非,可惜科技事业是向前看的。引进大腕级人才,相当于我们为他以前的成功再次买单,对于某一单位的科技事业来说,这种引进策略相当于重复建设带来的浪费,至于某些学术人脉之说,实在是很勉强的理由,要知道科技事业永远只关注未来,没有人真正关心曾经的辉煌。欧美等发达国家从世界各地引进不知名的有潜力的博士后人才,恰恰是看到这点,那些经过仔细挑选出来的博士后,恰恰正处于学术创造力的峰值年龄,边际产出率正处于增加阶段的希望之星,而此时他们的市场价格并不高,引进的成本收益分析非常划算。反观当下,国内各高校不顾校情不惜重金引进院士等声名显赫人才的豪迈之举,实在是人才政策中的闹剧,有那些资源完全可以组建一个前途的学科团队。中国科技事业的没落,与人才选择的退化模式有直接关系。新近推行的“千人计划”已经开始呈现出缩水迹象,不客气地说,当下的中国人才政策正以一种历史博物馆的方式陈列昔日的荣耀,在暧昧的怀旧氛围中与科学前沿与创造力巅峰渐行渐远。这种人才政策一则浪费了稀缺的科技资源,二则扼杀了科技界的创新活力,因为此种政策关心的只是过去荣耀,而不是未来的希望。
  综上,在制定新的人才政策纲领的过程中,通过对学术资本构成的准确分析,剔除当下愈演愈烈的学术资本泡沫,取消人才甄别中存在的内外有别的认知取向造成的评估歧视与潜在的投机行为,使真假李逵在擂台上一目了然。在人才引进与使用的具体实践中,要仔细测算人才的边际产出率,避免为昔日的荣誉重复买单的冤大头行为,让老年的廉颇颐养天年。通过对人才学术创造力的边际产出率指标的比较,真正做到在符合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即达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又为科技的未来大胆投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能力掌握现在的人,也没有办法控制未来。
  
  (本文系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创新基金项目《非概念性内容与语义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TS08)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