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困境及解径

作者:周军 更新时间:2014-03-05 14:21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农村低收入
【职称论文摘要】
江苏经济总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指标居于全国前列,全省农村地区仍然有很多低收入家庭,尤其在苏中和苏北部分市县农村贫困人口占比还相对较高。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我省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加快经济薄弱地区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减少相对贫困,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奔小康的

        姜堰区位于江苏中部,泰州主城区东部,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但经济发展水平在江苏苏中、苏北地区仍居于中等,农村低收入人口数量也较多。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数量,在苏中、苏北地区都比较具有代表性。
  一、基本情况
  据对2011年初确定为低收入人群连续三年的跟踪调查,姜堰低收入群体共有15734户,低收入群体人口有24454人。其中男性15603人,占低收入总人口的63.8%,女性8859人,占低收入总人口的36.2%。低收入农户中有劳动力的户4785户,占低收入户的30.3%,共有劳动力5775人,占低收入总人口的23.6%。2013年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3933元,只有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3695元)水平的三分之一。低收入农户人均耕地面积0.82亩,低于全区农户人均1.26亩的水平;人均居住面积34.5平方米,低于全区农民人均43.4平方米的水平。
  二、低收入农户基本特征
  1.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多数年龄偏大。从低收入人群年龄看,低收入农户中,50岁以上的人为17390人,占全部低收入人口的71.1%,其中60岁以上的人为14130人,占全部低收入人口的57.89%,占50岁以上低收入人口81.3%,老年人员为低收入人群的主体。
  2.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从低收入人群的文化程度看,在农村低收入农户中,文盲、半文盲的人9250人,占低收入总人口的37.8%;小学文化的9487人,占低收入总人口的38.8%。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的共计18737人,占低收入总人口的76.6%;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5545人,占低收入总人口的22.7%。低收入农户中近八成人为小学及以下文化。
  3.低收入农户家庭收入多数来自转移支付。从低收入农户家庭纯收入的收入结构看,来自第一产业的经营性纯收入人均为97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4.8%;来自务工的工资性收入人均为102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6.1%;来自转移支付的人纯收入人均为1349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4.3%;来自其他的纯收入人均为582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4.8%。转移性收入是低收入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4.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多数不能外出务工。从收入农户打工状态看,在低收入农户中,打工的人员共6736人,其中仅有2114人能外出务工,占打工人数31.4%。外出县外务工人数491人,占打工人数的7.3%,绝大多数有劳动力的人员由于要照料家庭等原因不能外出务工,限制了收入增加。
  5.低收入农户多数存在病残、缺劳力情况。从低收入农户致贫原因看,在低收入农户中,罹患大病及有残疾的11073户,占低收入总户数70.2%;无劳动力的2173户,占低收入总户数13.8%;有劳力、无技术、无资金、无门路的526户,占低收入总户数2.3%。病残及劳动力缺失的农户超过低收入农户总量的八成。
  6.低收入农户一半以上分布在经济薄弱镇。从地域分布看,全区16个镇区中南部4个经济薄弱镇农村低收入农户为5542户,人口为12817人,分别占全区农村低收入总农户的35.1%、人口的47.6%;其他镇区农村低收入农户为10247户,人口12817人,分别占全区农村低收入总农户的64.9%、人口的52.3%。
  三、贫困的主要原因
  1.因病因残,入不敷出。在低收入户中,因疾病和残疾造成贫困的农户有11072户,占低收入户的70.2%。普通农户家中只要有一人生大病,就难以承受医药费,即使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但报销的比例相对较低,低收入家庭的微薄的收入与高额医药费相比,多是入不敷出,甚至负债累累。
  2.缺少劳力,没有收入来源。在24454名低收入人群中,劳动力只有5775人,户均劳动力只有0.37人,而全区农村户均劳动力为1.68人,低收入家庭的户均劳动力不及全区均值的四分之一。低收入农户中有劳动力的户4785户,占低收入户的30.3%,近七成以上的低收入农户家中没有劳动力。
  3.文化偏低,劳动收入低。在全区低收入农户中,学历属于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为18737人,占总人数76.6%。由于受教育年限少,低收入人群普遍缺乏技术技能,只能从事一些简单劳动,这就制约了这些劳动力的收入水平。
  4.农业为主,缺少致富项目。剔除转移性收入外,低收入农户家庭纯收入来自传统的第一产业农业974元,并且主要来自农业中效益低下的粮食种植业,受土地资源、技术和劳动力的限制,获得较高收入较为困难。
  四、低收入农户的解困之径
  1.改变观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地方政府要转变嫌贫爱富的观念。要把人民的贫困看成是自己的过失,而不能看成是老百姓的罪过。多年来,许多地方给富人的扶持政策,其实远比穷人多。倘若能一视同仁,则根本不会有如此多的贫困户,多制定扶贫的雪中送炭政策,则更多的农户都会解困。扶贫不仅要改善贫困户落后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提高贫困户的素质,增强他们的致富本领,要给他们充分的尊严和自信,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灯。

     2.改善民生,消灭绝对贫困。民生的核心问题是社会保护,如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及环境保护之类,且主要应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当务之急,加强社会保障,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基本人权,并且令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孤寡老人、病残无劳力的贫困农户,无法通过扶持他们发展生产而脱贫,建议将他们纳入低保给予救助,真正实现应保尽保。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情况逐年提高低保标准和农村老年人口基本养老金标准。
  3.增加医疗投入,消除因病致贫。在确保全民医疗的基础上,再启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让人民体格强健,少得病,得了病后的医疗负担能降下来。从而解决因病致贫的问题。逐步提高公费报销比例,最终实现免费医疗。否则,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来临,因病致贫的农户将会越来越多。
  4.完善分配格局,减少相对贫困。加强社会、经济、文化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保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为实现共同富裕打好经济基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广大的劳动群众能够实现劳动致富,减少普通劳动者普遍存在的被剥夺感及贫困感。
  5.加大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差距。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产业、税收政策,“劫”富济贫,调节收入差距,将富帮贫的战略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6.针对扶贫对象,落实增收措施。增加低收入农户收入,且收入增幅要远高于物价增幅。一是实施开发式帮扶。对具有生产发展能力的贫困农户,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因户因人制宜,扶持他们兴办增收项目;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与低收入户建立协作关系,指导他们兴业或就业;拿出比招商引资更优惠的政策,壮大农村或社区经济,将培育出的公益性岗位,优先提供给困难家庭;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吸纳低收入农户参加,引导其进入到种、养、加、销等产业链,增加其经营收入。二是建立、壮大扶贫开发基金。多渠道、多形式筹集扶贫基金,用于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的扶持和奖励,发挥扶贫基金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做到帮扶一户脱贫一户,真正实现增收脱贫的目标。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