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

作者:冯帮 柯尚军 更新时间:2014-06-10 15:10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校长推荐制 问题 原因 对策
【职称论文摘要】
3.制度本身不够细化 校长推荐制在刚刚提出时并没有对推荐标准作出具体的描述,只是在对招生对象进行定义时提到过,即北京等13个省的综合素质优秀或者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因此,综合素质优秀和学科特长突出可


  3.制度本身不够细化
  校长推荐制在刚刚提出时并没有对推荐标准作出具体的描述,只是在对招生对象进行定义时提到过,即北京等13个省的综合素质优秀或者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因此,综合素质优秀和学科特长突出可看作是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推荐标准。而2014年的推荐对象则描述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基础学业成绩位居全年级前1%以内(文理科类分列,特长异禀者,报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审核后,可适当放宽标准)的高中毕业生。[10] 从推荐对象的界定中可以看出,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标准是比较模糊的,这种模糊的推荐标准使得校长在推荐学生时有较大的暗箱操作的空间。[11] 此外,在审查申请高中的资格时其标准是什么、获得推荐资格的高中学校如何选拔推荐学生、由谁来选拔推荐学生等问题上也没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这就使得公众担心校长实名推荐制会给校长权力寻租制造一个良好的机会,也正是校长实名推荐制里这些模糊的概念和标准使得公众对其普遍持一种质疑的态度。
  三、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问题解决策略
  1.扩大推荐对象范围
  针对校长实名推荐制存在的过于倾向重点地区的重点学校的问题,首要解决策略就是扩大推荐对象的范围,让贫困地区、非重点中学的学生也享有推荐入学的权利。就目前校长实名推荐制实行现状来看,其招生对象来源主要是重点中学。重点中学可以依靠“实名推荐”资格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进而招收更多更好的学生来发展自己,而普通中学却只能越办越差。为了成为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推荐对象,学生大多往有推荐资格的重点学校挤,使本来就竞争激烈的重点中学竞争更加激烈,走后门、高额择校费等现象更加严重。而没有钱、没有关系的学生只能进入普通中学就读。[12] 那么对于这些普通中学的优秀学生而言怎么才能享有入学推荐权呢?“实名推荐”所体现的公平性又在哪里呢?这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笔者认为,校长推荐制要解决上述实行中产生的问题,就必须扩大推荐对象的范围,改变推荐对象分布不平衡的现状,排除重点中学的影响,让更多的校长和教师参与推荐,让更多的优秀学生享有通过推荐入学的权利,做到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相平衡,以保证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
  2.制定科学推荐标准
  要改变我国目前校长推荐制运行过程中“唯分数论”的推荐标准,就必须制定完善的推荐标准,保证推荐标准的多元化、科学化。首先,要进一步细化中学推荐学生的可操作性标准,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考生推荐标准。[13] 笔者认为“志向远大”“社会责任感强”“具备发展潜能”等标准可操作性不强,应尽量减少这种欠缺可操作性的标准。在确定推荐标准时,应加大学生日常各方面表现的比重,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考虑,保证对于具有特殊专长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推荐制度,力争推荐方式多样化,评价学生方式多元化,切实保证具有特殊专长的学生也享有推荐入学的机会。此外,在制定科学的推荐标准的同时,要加强推荐程序的透明化和公开性,确保推荐自始至终都阳光透明,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力图摆脱高考选拔机制的束缚,实现推荐入学的最大科学化。
  3.完善落实监督机制
  由于制度本身不够细化,使得社会各界对推荐制的信心不够,公众普遍持质疑的态度,从而致使推荐制发展缓慢,要彻底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完善和落实监督机制。在目前的校长实名推荐制运行过程中,推荐制在实施程序方面不够细化,尚缺乏明确可行的监督机制,这就使得公众担心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助长教育领域的不正之风,出现权力寻租等问题,难以保证推荐制的公平与公正。因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督措施,完善和落实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来管理推行过程中弄虚作假等情况,使人们在对公示有异议时能够有地方申诉;另一方面,要将专门的监督机构和公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会大众的监督力量,使整个推荐工作在阳光下完成,接受公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避免滋生腐败。在实施过程中,促使校长实名推荐制在社会的监督下不断完善推荐标准的科学化、多元化和人性化,使得校长实名推荐制能够真正成为高考制度改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入学选拔机制,从而推动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14]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高校人才选拔制度,是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迈出的一大步,只有正确认识和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才能推动校长实名推荐制更好地发展。因此,必须要不断扩大推荐对象的范围,保证教育公平;制定科学的推荐标准,保证推荐程序的公开化;完善和落实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大众的监督力量,不断解决校长推荐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推动校长实名推荐制平稳健康运行,推动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发展。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实现路径研究”(编号:12YJC880170);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编号:2011jytq080)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黄石,435002)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2013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候选人名单[Z].2013-11-07.
  [2][10]北京大学2014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方案[Z].2013-11-04.
  [3][5][7]阚仁建.浅析“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公平性与实效性[J].基础教育研究,2011(23).
  [4]郑莹,宣力亢.“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J].教育与考试,2011(1).
  [6][11][12]郭明富.论九品中正制及其对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启示[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8]刘海峰.校长推荐制,能否打开另一扇窗[N].中国教育报,2009-12-16.
  [9]欧颖.关于高校自主招生中“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反思[J].江苏高教,2012(2).
  [13]方泽强.中学校长推荐制的实践与反思[J].湖北招生考试·理论,2012(4).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论文网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