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劳动生产要素初始分配不公

作者:井晶 王静 更新时间:2015-04-22 15:47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关键词 非劳动生产要素 初始分配不公
【职称论文摘要】
中国现阶段导致收入差距过大的生产要素的初始分配不公的种种表现及其原因。主要是非劳动生产要素在居民中分配不公,比如非劳动生产要素方面,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大学生就业难使大学生无法与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创造新价值、遗产继承导致收入分配差距、公共生产要素占有不公产生的腐败和垄断、城乡与地区之间的生产要素在居民中占有种不公等等方面。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4)10-000-02 
       一、收入分配向资本要素倾斜
  (一)收入分配向资本要素倾斜的合理方面:按生产要素分配即按照每个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来决定其报酬。这样以来,就必然使某些拥有优质生产要素的经济主体获得较高的收入,由此造成的收入差距很大。在几乎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中,资本要素的报酬和高技术要素的报酬都远远高于劳动要素的报酬,其直接后果是全社会收入的差距悬殊。
  (二)收入分配向资本要素倾斜的不合理方面:在非劳动要素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之间分配主要是由两类不同所有者之间的社会力量的对比决定的。当劳动力所有者形成的社会力量弱小或缺乏讨价还价的能力而非劳动要素所有者形成的社会力量强大时,国民收入比重就会发生倾斜。比如资本在中国更为稀缺,而体力劳动更为富裕,这使得资本所有者拥有相当大的经济权力。国民收入的分配过于向非劳动要素所有者倾斜,那么劳动要素所有者在交易中将处于不利的地位,从而导致收入分配不公。
  二、大学生就业难导致大学生无法与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创造新价值
  (一)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三)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四)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
  三、遗产继承
  社会上的很多不平等就归因于数代人之前的奋斗,落在现阶段社会中,就是遗产继承。继承遗产是一种获得生产要素的合法方式。人们可能通过继承权获得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给予者通过他们的劳动,技能,时间偏好,冒险精神等合法挣得并且节省下来的,继承者则一开始就获得了比其他人多的生产要素。现实中很多富人正是因为他们继承了财产这些非劳动生产要素,同时他们因为出身富裕,成长环境还可能为他们熏陶出一套超人的经营管理能力,则他们就会进一步多拥有了劳动生产要素,进而造成了贫富的差距。
  四、公有生产要素占有不公导致垄断与腐败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公有生产要素采取行政委托代理形式,(即把公有生产要素的控制权层层授予各级行政机构和行政机构选择的部门或者企业代理者)由各级行政机构和行政机构选择的部门或者企业代理者所控制,在这种行政性委托代理中,使两种人受益:一种是政府机构中的某些人,他们通过对这些公共生产要素的控制获得租金来满足个人的私欲,从而产生了腐败行为;二是代理人,他们不仅能够垄断性的控制这些公共生产要素,而且能够依靠其行政性授权进行垄断性经营,从而获取垄断性收入,这就是现实中行业之所以能够持久性的保持高收入的原因所在,从而造成行业间收入差距大。
  五、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不公
  (一)传统的弱质农业生产中仅有简单的劳动力要素,缺少其它生产要素。 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产品生产链条较短决定了农业仍然是一个低附加值的弱质行业。农业生产仍保持着以人畜为主要动力,依靠生产经验的生产技术方式。
  (二)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发育滞后,诸如资金、土地、技术、信息以及集体企业的产权等生产要素,有的尚未进入市场,有的市场化程度很低,而且用于农村发展的资本严重不足,这样以来,不仅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使农民增收的渠道难以拓宽。
  (三)政府干预以及政府相应的制度导致了生产要素的错误配置,导致城乡生产要素非均衡性流动。因为政府的政策通常和城市居民的利益保持高度一致,形成对城市居民的倾斜。现实中,城乡差距很大,但我们很少能够听到农民真实的声音,因为谈论三农问题的多为政府政策机关和学者,而不是农民自己。
  六、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的不公
  (一)中国东部沿海一带因为占据地域这种生产要素。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看到了东部沿海城市的繁荣和发达,这些与西部地区甚至是内地地区的发达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不难理解这就是地域因素直接拉大的东西部的差距。这不仅带给了东部沿海地区贸易、交流、改革等,还给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氛围,例如外资企业入驻沿海地区,带给了东西部地区先进的管理模式与发展模式,西部地区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和东部沿海相比较就是微乎其微了。同时,在沿海地区有着深厚历史传统和增长潜力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以牺牲中西部地区发展为代价的这种沿海地区倾斜政策,导致区域间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差异的扩大。.
  (二)地区发展政策向东部地区倾斜。中央政府从8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形成并实施了对东部地区提供优惠和鼓励的发展政策,同时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心东移,使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远远超过西部与内地,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远远高于西部与内地居民。而东部收入的资本化又使得他们能够吸引人才和其他资源,因为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也比中西部要多的多,在这种情况下就吸引大量的中西部先进人才。众所周知,市场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方面东西沿海同样也占了先机,这就造成“马太效应”,加剧着东、西部居民的收入差距。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