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发展要求,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

作者: 更新时间:2013-01-07 13:08 点击:
【论文发表关健词】发展,全面,求,展,确发,
【职称论文摘要】
明确发展要求,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永恒命题,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世界性难题。上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主流认识也是将单纯的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导致环境危机在80年代全面爆发,既制约了经济增长,也影响了人体健康、社会公平、政治稳定

明确发展要求,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永恒命题,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世界性难题。上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主流认识也是将单纯的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导致环境危机在80年代全面爆发,既制约了经济增长,也影响了人体健康、社会公平、政治稳定与文明延续。为此,《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和《只有一个地球》等警世之作相继问世,这也加速了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如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出版著名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指出过量使用农药对环境和生物具有巨大破坏作用,这是现代环保思想的开端。
  中国对环保的重视始于1978年,邓小平首先提出中国应制定环境保护法;1982年,中国将“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写入了《宪法》;1984年,中央将环保提到了“基本国策”的地位;1992年,中国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6月,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由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倡导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成为国际环境合作的基本原则;1997年,《刑法》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20世纪末,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更加突飞猛进。从1990年到2001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76%。但这样的消耗速度,迅速耗尽了国内的资源。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但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因此,我们已不可能靠国内资源来支撑发展。我国的环境也难以支撑当前这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根据环保部门的数据,我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我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我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27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13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941万吨,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美国的莱思特·布朗先生说:“由于中国如此庞大的人口,人类迄今为止走过的所有发展道路对中国都不能适用。要不了多久,中国非得开拓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这个发明了造纸术与火药的民族,目前面临一个跨越西方发展模式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的经济。中国若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光辉的楷模,为人仰慕效法;中国若失败了,所有的人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建设生态文明,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重要变化。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建立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大力创新环保机制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个重大的标志性的举措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确定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把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GDP评价干部能力与政绩,一些地方不惜以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十六大后,随着节能减排实践的深入,一系列社会与环境发展指标逐渐纳入考核,经济增长“一俊遮百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为此,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把节能减排列为约束性指标。为此,有的地方实行了“区域限批”,有的地方采取“一票否决”,还有的地方实行过“拉闸限电”。这些手段有些不是很合理,但在减少污染、限制排放方面却起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同时也在逐步探索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市场化机制,比如启动了污染排放权交易,推出了碳排放交易试点。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中,我国没有放松对环保的要求,新上项目严格执行环保标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了贡献。如完善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取消对200余种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的出口退税,对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项目不予新增贷款;完成环渤海、成渝等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采取“区域限批”、“行业限批”等措施,拒批投资近3.2万亿元的“两高一资”等建设项目;深入推进重点行业环保核查,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同时,创新治理模式,重点流域区域领域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如建立跨省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十一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项目完成率为87%,比“十五”提高22.8个百分点,累计完成投资1389亿元;解决2.15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超过规划目标达5500万人;探索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有效保障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的环境质量;制定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中央财政增设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支持5个重点行业和138个重点区域进行综合防治;中央财政安排40亿元,实施农村环境保护“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支持6600多个村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带动地方投入资金80多亿元,2400多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
  自2006年我国第一次将节能减排纳入约束性目标后,到“十一五”末基本完成了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左右的目标,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中国2009年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这个宣告,不仅明确了节能减排将继续作为“十二五”的约束性指标,而且还将增加新的考核内容。对此,地方“十二五”规划《纲要》进行了重点部署,除了与“十一五”相同的能耗和减排指标外,不少地区还明确提出了碳减排、氨氮排放指标以及新能源发展目标。如陕西提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5%,显示出继续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的坚强决心。为保证如期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均提出要发展绿色和低碳经济。作为全国低碳试点省之一,广东面对“十一五”节能降耗的漂亮成绩单和“十二五”可能到来的更大的任务压力,提出将加快产业低碳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十二五”期间,广东要把培育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两大抓手,把构建六大主体产业和八大载体作为主要任务,目的就是要尽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局面。浙江省则提出继续走生态立省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该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重点建成25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基地、30个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10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山东省未来要在环境政策和制度上进行探索,提出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财税、价格、环保等政策,实施好重大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环保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对于今后的环保工作部署,2012年6月5日,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暨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高层论坛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做好六项工作:一是要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源头控制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要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盲目扩张,坚决抑制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对未批先建、边建边批、建设过程中擅自变更规划设计、未经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即擅自投产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依法严肃追究有关部门、企业和人员的责任。二是要深入推进污染减排,以倒逼机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要突出结构减排,落实工程减排,完善监管减排,推进行业性和区域性特征污染物总量控制。三是要建立和完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体系,以环境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结合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和产业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分区域、分阶段的环境保护标准,加强对产业布局、结构和规模的统筹,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四是要增强环境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壮大环保产业。要继续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研究实施区域性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土壤污染修复与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等重大环境科技专项。五是要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以绿色生活助推消费模式转变。要坚持把环境保护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重金属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积极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六是要让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以人文关怀增强发展后劲。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对重要的生态系统实行强制性保护。(责任编辑:论文发表网)转贴于八度论文发表网: http://www.8dulw.com(论文网__代写代发论文_论文发表_毕业论文_免费论文范文网_论文格式_广东论文网_广州论文网)

发表评论
本站模板均经测试成功,请放心下载,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购买付费论文请联系本站。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